标题 | 做好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的路径分析 |
范文 |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消防安全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直以来,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落脚点是在城市,急需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当前农村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持续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着诸如防火先天性不足、缺乏总体规划等一系列问题,给火灾的发生带来了可乘之机。因此,正视农村消防安全现状,找出正确的应对之策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应对之策,希望对更好地对开展农村消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消防;现状;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92 1引言 无论经济和社会水平如何发展,消防工作始终是社会安全的基石,消防安全则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社会水平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农村消防工作是我国消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消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短板,农村消防和事业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影响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正视农村消防安全现状,掌握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对策,加强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保证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是整个社会主义农村事业发展的基石。 2农村消防安全的现状分析 21农村防火先天性不足 农村森林火灾和农村建筑物火灾是农村火灾的两种主要类型。从造成农村火灾的原因方面来看:一方面,自然因素,诸如雷电,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分布结构不合理,林木阻燃能力等其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人为产生火种也是农村火灾高发的重要原因,并且近几年一直处于高发态势,管理也相对较困难。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民俗差异很大,导致农村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差异较大。对于北方大部及东南某些省份来讲,农村建筑主要采用泥砖、木梁柱等材料,而对于诸如西南大部、湘西一带的区域,农村建筑多采用木、竹构筑,而木、竹均属于可燃物,因此其防火性能远不及以泥砖为主材料的北方农村建筑。[2]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建筑的构造普遍比较简单,种类繁多且耐火极限不高,同时私拉电线、频繁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加之农村建筑物线路老化问题十分突出,使得农村的消防安全状况急剧恶化,消防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22农村消防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农村消防设施的不全是农村消防工作中的普遍现象,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消防设施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一些沿海较为发达的省市的农村地区以及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农村消防设施体系。但是,在西北欠发达省份,由于地方财政,领导决策等因素的影响,每年投入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专业的消防设备。即使在近几年才开始规划建设的新农村建筑也没有配套建立相关的消防设施。上述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农村建筑出现了基础设施和装备器材缺失等现象,这也一直是解决农村消防安全的一大难题。另外,在我國农村,房屋建筑主要取材于木和竹,这两种建筑材料本身就属于可燃物,因此决定了房屋的耐火等级普遍很低,如果在没有配备专业消防器材和专业人员,且缺乏现代化的消防技术和消防水源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没有太多的有效手段阻止火灾蔓延,只能是任其发展,往往会出现小灾最终酿成大祸的情况。在我国一些农村区域,交通极其不发达,信息闭塞,发生火灾时专业的消防设施和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火场,往往只能靠村民自救灭火,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经济建设和消防建设的不平衡已经发展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3] 23村民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薄弱 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明显,随之而来的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以及残疾人士数量的急剧增加。而这些人又属于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较弱的人群,绝大部分消防意识淡薄,严重缺乏消防基本常识。在发生火灾时,自救能力差,更谈不上互救了,儿童及年老体衰者同时还缺乏一定的逃生能力。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这些人员不得不经常从事一系列相关的日常劳作,诸如生火做饭、生炉取暖等。在一些农户家中,甚至出现了大量囤积油品,植物秸秆在居住建筑内大量存放的现象。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防火间距的缩小,使得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大增加。另外,一部分农村的电线长期使用而得不到检修,极易引发电气火灾,加之留守人员防火意识淡薄,自救能力较差,在发生火灾时做到自救都很困难,更谈不上灭火了。在调查中就发现,个别农户在家中存放汽油、柴油,这些都极易引发火灾,一些农村供电线路特别是住宅的电气线路安全性差,多数未设保护装置,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等现象突出。尤其是在北方比较干燥的冬季,很小的火源极易引发树木、杂草及农作物秸秆燃烧,诸如,在北方,每年春节期间,由于小孩玩火、燃放烟花爆竹、上坟祭祖等引发的火灾数量庞大。 24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我国的消防工作重点一直都在城市,而对农村的消防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同时,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农村消防工作一直以来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政策支持,管理盲点和空白处频现,农村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在一些森林面积较大的民村区域,当地的林业管理部门往往只采取临时聘用护林员加强巡逻的方式来预防森林火灾,而没有和当地消防管理部门建立火灾联动机制,同时也缺乏应对森林火灾的应急预案和实施经验。而在农村村镇管理中,本身就缺乏专业的消防人员和器材,消防组织不健全,往往是由当地政府委托公安派出所来管理,由村镇基层干部充当兼职消防队,这些人员普遍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消防知识培训,且消防经费来源困难,消防措施制定和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隐患较严重。 3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加大对当地消防安全形势的摸底排查,力求较为全面地掌握本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和现状,以《消防法》和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为指导,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消防安全责任,保障消防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分行业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社会单位主动作为、村民共同参与” 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另外,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每年拨付一定的费用用于农村消防安全组织机构的建立以及专业消防器材的配备。同时做好专款专用,防止消防资金被挪作他用。各村镇也要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范畴,保障农村消防专用资金的专款专用,督促各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专业消防设备的齐全,防止出现空白或死角。 32强化消防规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大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消防专用财政支出直接用于增加或改善消防队伍的装备或农村基础设施,探讨多元化的消防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捐助消防事业。尤其是在新建的农村建筑中要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消防法》及其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做好农村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工作。根据当地实际状况,因地适宜地建立消防站,并派专人值守。在没有天然水源的农村应当建立消防水池,并配备消防水不挪作他用的保证措施。总之,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及器材,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村消防工作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33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除了要提高农村消防硬件水平以外,还需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火灾的重视程度以及敬畏感,从而预防和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另外,还应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的知识宣传工作,强化广大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学习,人人参与的局面。因此,采用尽可能简单、有效的方式推进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积极探索推动农村消防工作持续发展的各种有效途径,并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状况,突出农村消防的特色,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对消防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对消防安全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只有广大农民群众掌握消防安全常识,才能在第一时间对消防险情采取合理的措施,并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周围安全隐患的排查,有效地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34强化火灾隐患排査 《消防法》第32条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査。” [4]该条明确规定了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者以及管理者,从法律角度来看,基层派出所、村民委员会以及居民委员会应当是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基层消防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保证消防工作方针的顺利贯彻。需要强调的是,基层派出所、村民委员会以及居民委员会作为消防安全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应充分发挥乡镇、行政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督促抓好经常性的农村防火检查,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同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防区内消防安全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定期组织防火督导组前往基层考察消防安全状况以及相关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以便进行持续改进。[5][6] 4结论 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全社会应共同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时颖倩浅谈农村消防点的建设[J].规划科技信息,2009(34):191-292 [2]张彦新形势下的云南农村消防工作模式探析[J].科技资讯,2010(17):232-233 [3]鲁广斌安徽省农村消防安全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7-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防火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中華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2010年上半年火灾统计[J].中国消防,2010(7):45-46 [6]李强连云港市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97-398 [7]宋萌萌浅谈新时期新农村消防工作对策[J].科技传播,2010(8):748-749 [作者简介]周建刚(1982—),男,汉族,本科,法学。研究方向:农村消防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