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转型背景下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范文

    李沐遥

    [摘 要]随着新的内部审计准则的实施,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正面临由“查错防弊型”向“价值增值型”转变。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弱和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提高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聘用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并强化后续教育;从内部审计章程、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三个方面完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转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184

    1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缺少独立性

    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四条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第三条高等学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年收入5亿元以上或教职工人数在3000人以上)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成员不但要满足相关职业资格等规范的要求并且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文书、建设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独立设立,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职能分离,并且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保证隶属层次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多为两种情况: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纪检部门合署办公。据统计,我国高等学校中[ZW(]吴国萍,朱君.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5):18-23.[ZW)](主要是吉林省21所高等学校)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占52.38%;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占47.62%。其次,被校长直接领导的审计部门占19.05%,校长主管委托副校长或纪委书记协管占23.81%,由纪委书记领导占57.14%。

    1.2 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较差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熟练的实务技术,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审计政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目标的达成及职能的实现直接由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

    从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上看,据吴国萍、朱君的调查[ZW(]吴国萍,朱君.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5):18-23.[ZW)],近10年来,校内其他职能部门转入和应届毕业生的加入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来源;另外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里有38人具备会计、审计、经济中级等以上职称的,有26人具备工程系列中级以上职称的,13人具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资格证,18人具备高级职称;48人拥有会计、审计专业背景, 17人拥有管理专业背景, 8人拥有经济专业背景, 3人拥有法律专业背景,20人拥有建设工程专业背景,2人拥有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的;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时间在1~5年38人,5~10年的24人,10~15年的18人。因为高等学校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财务部门调转或从应届毕业生中选用的,所以他们专业单一、无法构造一个完整的知识层级、缺乏审计知识、实务经验、风险调控能力弱、谨慎度不够,无法与日趋复杂的内部审计工作相适应。

    1.3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为了能够保障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秩序、控制内部审计风险、保证内部审计质量,高等学校应完善制度建设。目前,来自高等学校外部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国家规范、地方法规、行业法规、部门法规等。例如:《教育部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然而,目前国内多数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制定不及时,存在滞后的现象,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中主要存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不高以及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制定滞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约束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和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2 解决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

    2.1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审计职能可以履行、审计作用可以充分发挥,提高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当下高等学校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高等学校,要尽可能提高内部审计的隶属层次,让其直接向校长(或校长分管,纪委书记协管)纪委书记报告工作,及时报告发现的重要线索并且实时提交内部审计报告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效率;第二,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为了可以专一地从事内部审计工作,避免受到其他部门干扰和控制,应该聘用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第三,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若要顺利开展,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级别层次应该比其他平行各部门的领导层次高;第四,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接受其主管领导的管理和监督,并保证沟通的及时、高效;第五,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成员之间在内部审计工作上也要及时沟通,这样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完整、有效开展。

    2.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首先,高等学校若想从本质上改变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架和学习背景,使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合理化,那么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通过公开招取,广泛吸纳社会上一些经验丰富、具有充足的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并且对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才加入,通过逐级选拔,从中选择一些具备相关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其次,内部审计部门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从增加硬件设施方面来加大对内部审计资源的投入,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聘用复合型人才,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在软硬件设备齐全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审计数据的搜集、转换和分析,实现内部审计的数字现代化。再次,针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的新知识的现状,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在岗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大力支持业务精英人员参加审计知识技能层次高的专业培训、研讨会计交流会。条件允许的高等学校,还可以与事务所校企合作,让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到社会内部审计中,以便积累经验。最后,高等学校之间也可采用建立联谊,使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等内部审计资料与其他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共享,形成资源互补。

    2.3 完善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制度保障和依据,以便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高等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内部审计章程、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内部审计章程是顶层文件,高等学校应该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对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范围、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标准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第二层是内部审计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运行过程中的一般性行政管理和内部审计项目业务工作得到控制和规范。第三层是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细则,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可依据章程和管理办法,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业务指引,以便提高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最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为了能更好地规范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应该根据本单位的规模和特点,编制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手册。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完善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为高等學校达成内部审计目标,实现价值增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国萍,朱君.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5):18-23.

    [2]鲍国明,刘力云.现代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3]董丽英,马宏双,吴佳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4(36):9-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