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遵义山区稻田养殖产业大规格鱼种初步效益分析 |
范文 | 田茂源+陆敬波+夏秋平 [摘 要]稻田养鱼指的是将鱼和水稻放到同一块田地里进行成长,新开发的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是生态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光明村、先锋村稻田养鱼取得了亩净利润达2287.3元的较好成果。 [关键词]稻田;养殖产业;生态渔业;效益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4.090 1 实施过程 1.1 实施地情况 光明村、先锋村分别位于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东南面和西南面,平均海拔800米,地貌以坝区为主,丘陵在其间交错分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75天,年降雨量980毫米。两村共有63个村民组,1896户,7645人,稻田面积15340亩,水源非常方便,很适合发展稻田养鱼。 1.2 田块选择 在光明村高寨、羊田和先锋村龙田、长榜4个组成一片相连土地块,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资源质量优秀、排水灌溉简单、长期旱天不干、洪水无法造成太大损害、土地质量较好、能够涵养水资源的田地作为实施用田。以178亩田地为场地进行实施,其中有80%的田地面积在1亩或1亩以上,其余田地面积为1亩以下占20%,最大的田块面积达到6亩。 1.3 如何建设稻田工程 建设时间:在春季之前即3月前期进行稻田工程建设。 田埂巩固:将田埂加宽至顶宽40厘米,底宽60厘米,加厚至比田面高出25~35厘米。 开挖鱼沟:在插秧时挖设临时性鱼沟。鱼沟宽度和深度相同,保持在35~45厘米。鱼沟开挖呈“田字形”或者“井字形”,做到与鱼凼相通。 拦鱼栅设置:以对角线形式确立进排水口设置点,在进排水口处设置鱼栅,保证鱼栅形状为“⌒”或“∧”,宽度要比进排水口宽出40~60厘米,上端高度要超过田埂。 1.4 施肥与插秧 基肥要保证每亩十斤左右的复合肥,在插秧前施肥。使用丰优六号香稻作为水稻品种。在五月初以每行之间相差32厘米进行栽植,每株之间相距25厘米。 1.5 鱼种投放 在5月中期秧苗出现返青后将健康正常,没有受到过损害的鲤鱼种以250克的规格投放,每亩最多投放25斤,不低于20斤。在投放之前要对鲤鱼种进行3分钟以上的食盐水浸泡消毒,食盐水浓度不要高于5%。 1.6 日常管理 每天保证三次以上日常巡逻,监测病虫害情况是否发生、水位高度是否符合标准、田埂之间有无坍塌漏水情况、进排水口是否有拥堵现象、拦鱼栅是否足够坚固、有没有敌害进入;洪汛时期要经常对拦鱼栅上的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排水系统完好无损;时刻注意鱼苗动向,如果浮头等异常情况出现要及时解决;注意新鲜水资源注入,让田间水位保持常态。 1.7 疾病防治 尽量在疾病发生前就做到预防疾病。在鱼种放养之前使用食盐水浸泡3分钟以上,但不要超过5分钟,浓度不要超过5%,可以防止鱼苗携带病原体进入养殖稻田,引发规模性疾病。如果未能阻止疾病发生,可以先将水排出后将鱼放到鱼沟当中,等到鱼沟水位和田面持平之后停止排水。将病鱼捞出后诊断疾病,对症下药。待到施药3分钟左右之后,将稻田水位还原。 1.8 捕捞与水稻收割 在捕捞前7天左右,对鱼沟进行杂物和淤泥清理。然后将水放出,让鱼集中在一起便于捕捞,9月最终阶段称重。 2 结 论 2.1 盈收 共计在178亩的田地面积中,得到总共约21.71万斤收成,经过加工之后得到稻米9.77万斤(出米率45%),售价每斤5元(除去加工费),稻米总产值48.85万元。总产鲤鱼8654.36斤,售价15元/斤,产值13万元左右,稻鱼总产值可以达到62万元左右。 2.2 投入 田地面积共178亩,每亩投入稻种为50元,投入鱼种为225元,复合肥料花费30元,插秧花费160元,田间工程花费130元,打田花费200元,稻谷收割花费240元,其他投入共计花费150元,所有投入相加得到结果共投入1185元。 2.3 经济收入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每亩投入成本为1185元,总共得到收入3472.3元,减去投入可得出利润为2287.3元。在178亩产地前提下,总获得利润达到41万元左右。 3 实验分析 3.1 稻谷稳定产量和稻鱼增收程度 稻田养鱼是“一亩面积,二亩产量,三亩效益”。养鱼稻田产稻谷每亩1220斤,和不养鱼稻田相差不大。养鱼稻田稻谷加工出的整米较多、光泽度高、售价高,达到每斤5元左右;不养鱼稻田稻谷价格约为每斤2.5元。养鱼稻田稻米比不养鱼稻田的稻米增值1371元/亩(1219×45%×2.5-720=1371),田鱼增值504.3元/亩(729.3-225=504.3),共计1875.3元。就利润而言,养鱼稻田2287.3元/亩(1219×45%×5+48.62×15-1185=2287.3),不养鱼稻田651元/亩(1219×45%×2.5-720=651)(见下表)。 3.2 稻鱼相辅相成,降低生产资料投入 稻田不光帮助鱼类提供生存场所,也帮助鱼类提供生长营养成分。稻田里有水生植物36种,藻类7门67属,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21种以及大量的真菌、细菌,其生物量为:水生植物在4600~37400kg/公顷,藻类达3.2~6.1毫克/升,浮游生物8.1~1.21毫克/升,底栖动物7.1~11.2克/平方米。让它们成为鱼儿直接食物(潘建林,2003),减少了鱼类饵料支出。 鱼类可以帮助稻田清除杂草,帮助水稻获得更多营养成分,保证肥料利用最大化,被称为稻田的天然除草工。鱼类也可以通过排出粪便帮助稻田进行施肥,其中含有丰富稻田所需营养成分,帮助养殖人员减少投入,不使用大量外来肥料污染土地;在进行觅食过程中可以对土壤进行反动,帮助土壤改善结构,有充足养分,将稻田中潜在幼虫和虫卵捕食干净,以免农药过多喷洒对稻田造成损伤。根据实验表明,养鱼稻田蚊子幼虫密度只有不养鱼稻田的20%。 4 总结和体会 4.1 总结首先是通过稻田养鱼法,将水稻种植模式多元化,让稻鱼相辅相成形成立体式种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其次,资源循环集中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果,帮助生态完成持续可循环发展,增加了稻田收成和收入效益,而且投资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再次,今后贵州乌江流域养殖网箱全部撤出后,商品鱼市场供应量会大幅减少,因此更应该在贵州广大农村宜渔稻田大力发展稻田鱼。 4.2 体会一是稻田养鱼成功的关键点在投入大规格鱼苗和加强田间管理;二是为便于田间管理和提高单产,建议将田埂进行标准硬化处理;三是可以将养殖品种进行优化,推出名鱼、特种鱼、优品鱼等新品种,帮助稻田种养效益进行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昕升,王思明.江苏稻田养鱼的发展历史及生物多样性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9(1):139-144. [2]黄太寿,宗民庆.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中国渔业经济,2007(3):27-29. [3]王武.鱼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王艳.基于课程教学的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4(40). [5]张竞珂,罗善军,韦世川.海南省生态敏感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模式研究——以清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5(12). [6]王静慧.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J].中国市场,2014(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