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范文 | 吕子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8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85%,[1]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的奇迹。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取得了迅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从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向了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而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却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收入增长缓慢会制约人们的消费能力,而劳动收入的相对下降将逐步拉大与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差距,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近年来,很多研究开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和研究。而文章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进出口贸易结构;劳动者报酬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36 1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与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研究 11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研究 劳动收入份额是劳动者报酬(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通常用劳动者报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计算,本文参考张吉超(2016)采用Gollin的第二种方法,计算出 2008 年以前个体经营者的劳动报酬和营业利润,并调整到与 2008 年以后相同的范围。 从图1中可以得出,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从1995年持续上升,在1999年达到峰值626%,但从2000年开始基本保持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85%下降到2011年的471%,2012年以后又有所回升,但仍普遍低于同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013年上升至526%,2014年又下降。从总体上来看,1995—2014年间劳动收入份额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12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研究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在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中的份额,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水平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出口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和进口工业制成品占进口商品的比重来衡量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情况,数据均来源于《1997—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了出口战略导向,极大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1995—2014,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总额中地比例持续上升。2004年出口商品结构比(工业制成品:初级品)为13∶1,超过发达国家5∶1的水平,到2011年约为18∶1,工业制成品已经在出口商品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2]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总额所在比重1995—2002在80%~85%上下波动,从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在2014年下降至67%。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工业技术方面不断发展进步、企业技术改革步伐加快和产品质量提高,能生产更高品质的工业制成品以满足国内需要,因此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需求下降,而生产初级产品需求相对增加。这也与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是一致的。详见图2。 2实证分析 21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211计量模型的设定 综合考虑已有研究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本文将模型设置如下: LSt=β0+β1 IMPTt+β2 EXPTt+β3 KTYt+β4FDIt+β5GDPt+β6TECHt+β7SIt+β8TIt++β9GOVINt+β10GONOUTt+εt 被解释变量为劳动收入份额(LS),解释变量为进口商品结构(IMPT)或出口商品结构(EXPT),控制变量包括资本-产出比(KTY)、外商直接投资额(FDI)、经济发展水平(GDP)、技术进步(TECH)、产业结构(SI和TI)、政府干预(GOVIN和GOVOUT),隨机变量。 21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 主要计算方法和数据在第三部分已经详细解释,不再赘述。 (2)控制变量:资本-产出比(KTY) 白重恩(2009)指出,引入资本—产出比(KTY),可以控制要素相对价格和要素投入。考虑到中国目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资本要素投人仍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选定1096%为资本折旧率。参考江三良、李攀(2016)和单豪杰(2008)的数据,以实际固定资本形成额除以实际GDP计算出中国1995—2014资本—产出比。 (3)控制变量:外商直接投资额(FDI) FDI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百分比衡量。国内外研究都指出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用,但积极或消极并无定论,因此本文将此因素纳入,按照每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的平均值将各年的进口、出口和FDI数值换算成人民币。 (4)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GDP) 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存在的显著的影响。本文使用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数据来源于1997—2015中国统计年鉴。 (5)控制变量:技术进步(TFP) 索洛指出,全要素生产率是产出增长率扣除了要素增长率之后的剩余部分,度量了生产技术的变化。本文选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从符栋栋(2015)运用索洛残值法计算出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中,选取1995-2014数据作为本项指标的数据来源。 (6)控制变量:产业结构(SI和TI) 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通常,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劳动收入份额越高,由于PI+SI+TI=1,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在实证分析时,分别引入PI、SI或PI、TI回归。根据理论以及已有的实证实证研究,预期PI、TI的系数为正,SI的系数为负。 (7)控制变量:政府干预(GOVIN、GOVOUT)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本文分别以财政收入(GOVIN)和财政支出(GOVOUT)占GDP的百分比衡量,数据均来自各自中国1997-2015年的统计年鉴。 22实证结果及分析 221实证结果 首先,考虑到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问题,本文对应被解释变量劳动收入份额(LS)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如图3所示。 单位根统计量ADF=-0974002都大于显著性水平1%~10%的ADF临界值,所以接受原假设,该序列是非平稳的。 根据序列相关图图4,自相关(ACF)图基本呈指数递减,而偏自相关(PACF)图在1阶处截断,由非零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非常突然,所以偏自相关系数可以视为一阶截尾,由此考虑拟合模型为AR(1)。建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如下结果,判断截距项(C)和AR(1)参数的t检验和P值都具有显著性。222结果分析 回归模型1无控制变量,只检验了进出口商品结构(LNEXPT和LNIMPT)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在10%显著性水平下,出口结构回归系数为负,意味着随着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的比重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趋于下降。而进口商品结构正好相反,与之前的预期基本一致。 回归模型2加入了产业结构(SI)这一控制变量,模型拟合优度为89%,产业结构(SI)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负,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于劳动收入份额也有着很大的负面效应,也符合本文预期。 回归模型3同时加入了资本产出比(KTY)和产业结构(SI),模型拟合优度提升,控制变量资本产出比(KTY)的回归系数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说明资本深化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回归模型4在模型2基础上加入财政收入(GOVIN)和财政支出(GOVOUT)两个控制变量,模型拟合优度不变,进口商品结构(LNIMPT)不显著。财政收入(GOVIN)的回归系数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说明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对劳动份额有很大的负面效应;而财政支出(LNIMPT)的回歸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也为负,与之前预期不同。 回归模型5在模型2基础上加入外商直接投资额(LNFDI)、技术进步(TFP)两个控制变量。前者回归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 回归模型6加入所有控制变量。之前模型中显著的变量变得不显著,但此模型拟合优度为92%,比之前都有所提高,推断可能产生了多重共线性。 3结论与建议 首先,出口商品结构的上升确实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国资源禀赋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资本高速积累导致资本深化加强。同时,劳动力供给则缓慢增长且速度慢于资本深化。要素禀赋的变化导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越来越低,而工业制成品在进口中的份额越来越小。根据国际贸易中的H-O理论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充裕要素所有者将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稀缺要素所有者会受损,因此我国资本份额上升而劳动份额下降。 其次,资本-产出比的提高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国内投资者热情高涨,加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持续增加,导致我国投资金额一路高攀。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引起资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获额的收益更高,导致劳动份额的减少。 再次,财政收入增长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获得的财政收入越高,会提高政府收入,并增加劳动者负担,对劳动者的报酬产生越强大的挤压作用,从而引起劳动份额减少。 最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劳动收入份额越小。其产业增加值越多,会导致农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低。而农业生产和服务业运行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如果这两个产业的产值增长缓慢,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就越低,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就越少。 通过实证与理论分析,本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有了清楚认识,同时分析了其他影响因素。为了尽可能避免劳动收入份额再次下降,应积极开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实现劳动密集产品升级,在未来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政府应鼓励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同时,应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减少财政收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积极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收入调节作用与范围,加强保护劳动要素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肖文,周明海贸易模式转变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中国工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40(5) [2]安立出口商品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 2013 [3] Edward E LearnerWhat's the Use of Factor Content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nomics,2000(50):17-49 [4]Paul R KrugmanGrowing World Trade:Causes and Consequenses [J] Brooking Paper on Economics Activity,1995(1):327-362 [5]Paul R KrugmanTrade and Factor Pri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nomics, 2000 (50):51-71 [6] Bentolina S,Saint-Paul GExplaining Movements in Labor Share[J] Contributions to Macroeconomics,2003,3(1) [7] Harrison A EHas Globalization Eroded Labor's Share?Some Cross-country Evidence [R] Mpra Paper, UC Berkeley and NBER,2002 [8]Slaughter M JGlobalization and Declining Unio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Industrial Relations, 2007(46): 329-346 [9]Guscina A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Labor's Share in National Income[R]IMF Working Paper,2006:294 [10]李坤望,冯冰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 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1) [11]张杰,陈志远,周晓艳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抑制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7) [12]罗长远, 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 25-35 [13]张吉超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8) [14]江三良,李攀资本产出比、技术进步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