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
范文 | 肖红良 [摘 要]内部控制对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资产的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企业要想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需要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来进行保障。国有中小企业在我们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主导位置,内部控制在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很多问题。国有中小企業有义务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文章通过分析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根据实践指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监督 1 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而建立和采取的一系列规范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内部控制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际发展战略。它要求我们企业里的每个人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做该做的事情, 它强调的是一种必须做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不择手段的用智慧和能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 国有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企业结构较单一,一般只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这种基本的制度在内部控制上往往存在较多的漏洞,其内部控制建设意义尤为突出。 1.1 保护国有中小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国有中小企业的资产是保证其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保护国有中小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对于提升其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原则,国有中小企业要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尤其是要做好不相容业务的分工、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等,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收付、使用都处于全面的控制中,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财产的损失浪费,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贪污舞弊现象的产生,避免财产的流失。 1.2 保证国家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 坚决贯彻国家有关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条例制度,这是国有中小企业合法经营的首要条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授权批准流程让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企业业务活动。另外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在进行业务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内控制度的规定来履行职责,把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条令法规的真实情况定期上报给管理层,以便于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还能够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业务流程展开全面有效的监控,避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确保国家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1.3 进一步提高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做好风险的预防措施,而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尽可能地将各类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可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增强生产经营效率的有效保障。同时,利用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可以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结合完善的奖惩机制与激励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2 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1)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许多国有中小企业虽然在形式上是公司,但缺少董事会、监事会,一般是执行董事兼任总经理,监事由其他人员兼任,即使有董事会、监事会,但其基本上与经营班子是一套人马,公司没有形成内部治理机构之间的制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根本无法保证。 (2)企业文化建设被忽视。国有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经营者的考核重在经营指标的完成,企业经营者在管理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轻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未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领导缺乏感召力,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主人翁意识弱,工作热情低,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得不到员工的积极支持和拥护,许多制度执行效果差甚至得不到有效执行。 2.2 控制活动欠规范,不相容职务分离不到位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职务必须分离,但国有中小企业不相容职务分离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办事手续烦琐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办事效率,刻意模糊不相容职务边界,纵容分管部门越职办事,掩盖错误和舞弊行为。 2.3 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内部监督属于企业内部审计评价,受制于企业内部行政,独立性弱。许多国有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内部监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限制了高层的职权和自由,内部监督工作得不到他们真正的重视。内部监督成了看领导的眼色行事,造成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找不到负责人,责任追究无法落实,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内部监督成了走过场。 2.4 信息化管理手段缺失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内部控制,可以降低控制成本,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效率。但很多国有中小企业一般只启用了的财务信息化模块,没有深刻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很少会用到完整的 ERP,工作规范化和流程化程度不高,忽视信息系统与管理思想的有机融合,内部控制信息化手段缺失。 3 加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国有中小企业应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其所有权人要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在决策、监督以及管理中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国有中小企业权力机构是由党组织、国资委等招聘和选拔干部的,不能让一个人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会需要拥有对经理层进行任免、考核等权利,保证监理会的独立性。科学的进行权力分配,使不同职能部门都有自己内部控制的目标,并且能够了解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制度的文化是口号,没有文化的制度是镣铐”。只有通过文化认同才能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没有文化认同,制度只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国有中小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制定公司文化战略来培育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使员工形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价值观,提升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国有中小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励员工积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内控制度有效运行。 3.2 规范公司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 对企业的关键内部控制环节,不相容职务应严格分离,如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等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设,各内设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先授后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检查等。对于授权批准环节。一定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明确授权批准的程序,并建立检查制度,保证授权得当。 3.3 强化外部监督和内部审计控制 从政府和社会角度来说,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建立健全相关信息交流平台,使国有中小企业所有权行使人及时获得相关情报,合力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应将国资委的股东代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强化针对企业高管对内部控制受托责任的贯彻落实与考核评价,进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让國有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复,让内控制度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充分运用媒体等外部监督力量,充分发挥舆论作用。从国有中小企业来说,应该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监管,强化内部审计监督,通过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财务总监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控制,确保内部控制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不断完善内部监控、改善内部管理。同时通过奖惩分明的激烈约束方式,有效的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激励内部控制工作做得好员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只有两手同抓,才能有效监管内部控制,达到应有的目标。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创新思维,清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方法,将信息化技术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当中去,并创造良好的信息氛围,建设完整的ERP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企业采购、生产、销售、项目、财务和人员等资源,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和管控,有条件的国有中小企业还可以进行诸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与ERP系统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控制作用,提高核心竞争力。 4 结论 国有企业尤其是大量的国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完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43-44. [2]李耿钰.国企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J].中国经济周刊,2009,11(17):52-54. [3]涂 颖.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探讨[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8,5(9):83-85. [4]刘梅玲.从信息化视角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川[J].财务与会计,201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