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范文

    杨金梅

    [摘 要]随着移动支付崛起,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诸如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信用卡还款等。经过近十年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片红海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能有效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对策,以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层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3.184

    1 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颠覆人类生活方式、交流沟通以及获得信息的产品,在新产品刚投放市场时,并没有标准的运营方式和分销渠道,所以为了站稳市场,形成了新的评判标准——流量。中国是个地广人多的地方,这也是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互联网相关企业创业者享受本地流量的蛋糕,逐渐形成了内容付费、直播等主要流量变现的方式,比如抖音。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可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升温,把原有隐藏在线下的非法集资、传销等骗局也同时吸引到线上,他们披上“某某金融”的新外衣,继续发放“毒药”。随着行业丑闻不断出现,监管不断加强力度,并开始介入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集中整治,不断出台了各项监管制度。例如,在支付行业,监管机构出台了“断直连”以及备付金交存制度,将客户资金统一保管,互联网金融企业交易信息透明化。互联网金融企业是本着解决广大人民诉求而逐步产生的,但本质上依然属于金融行业,有着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其固有特点会给企业带来各种风险,如法律风险、信息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机制,使得企业可以有序健康发展。

    2 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

    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制度,并没有得到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领导最为重视的是业务发展,流量带入,对于后端管理诸如财务、内控制度建设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部分企业在推进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足,甚至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心理。在面临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良好契机时,如果公司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会使企业面临内外部风险。在行业制度收紧时,没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司是最容易被淘汰的。企业领导层不重视业务流程的规范性,随意处理企业发生的异常事件,必然会使得企业的控制环境薄弱,不利于公司解决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2.2 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

    互联网金融产业供给主体和业务模式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一些不法分子和部分企业乘虚而入,破坏市场环境,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控制环境较为薄弱。例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发生的最大案件是2015年e租宝事件,该事件涉案金额高达762亿元,罚款金额超20亿元,111人入狱,e租宝案情以“惨淡”落幕。据报道,e租宝的资产只剩下约150亿元,而按照法律清算完毕后,真正能退还给投资者的金额大约只有120亿元,覆盖率在20%~25%。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投入了100元,最多只能拿回25元,直至2018年,各平台暴雷事件如井喷式的爆发。互联网金融行业频频会报出各种丑闻案件,投资者资金打水漂无法追款。这些都体现了企业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

    2.3 传统手段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控需求

    相对于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各种产品以及服务。正是因为该特点,互联网金融企业业务量呈现百倍千倍的上涨速度。2018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这样的交易也只有在当今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时代才能发生。目前专业的内控人员仍集中在制造、贸易和服务等传统行业,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行业有明显差异,互联网金融企业参与的各方主体都是通过网络完成交易,通过网络将信息、数据在各个系统间进行传递。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时代,需要与之能够匹配的内部控制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或者正处于业务发展上升期,对内部控制制度投入不足,企业没有专业能力强的内部控制人员,缺乏满足互联网金融企业需求的先进内部控制手段。

    2.4 缺乏风险评估和防范意识

    在新型业务模式下,部分企业一味追求市场业绩的增长,对业务合规有所忽视,甚至形成了“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的经营理念。随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持续推进,大额罚单屡见不鲜,但部分企业仍然心存侥幸,违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不重视经营风险,没有建立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制度,导致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欠佳。对风险评估不充分,风险防范意识不健全,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

    3 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适宜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制度,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首先,互联网金融企业是近幾年发展起来的,相应领域专家人才比较欠缺,为了能够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建立高标准的招聘机制,聘用有专业能力且沟通领导能力都很强的人才。其次,需要建立培训制度,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和专业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最后,制定一套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给予相应奖惩的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制度。对员工的过去和现在进行考察,对工作优异且对公司有贡献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升职和加薪,对于不符合公司工作要求或者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资产损失的员工要进行批评、惩罚,严重者要进行淘汰。

    3.2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互联网金融企业是依托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的,包括交易信息传递和交易数据保留。在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经营信息和财务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仅依赖手工已经无法实现,而是需要现代信息系统协助。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也能降低手工误操作的风险,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根据系统生成各种数据、报表,能够更全面的对企业的风险情况以及未来盈利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监督。此外,内控人员还可以通过设定规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设定各种参数进行监控预警,使得监控人根据相应数据以及预警情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将事后控制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更有效地提升企业整体内部控制水平。

    3.3 建立健全企业相关风险评估机制

    在高压监管态势下,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会越来越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是首位。在互联网通信背景下,任何交易或者操作都涉及信息传输,随着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重要性提升,信息安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体现了信用风险的存在。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交易成本较低、操作效率较高的特点,更加应当引起对操作风险的重视。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系列的风险评估机制,用以识别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涉及的风险,即法律风险、信息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3.4 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地位

    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需要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保持獨立性、客观性,因此企业要提升内部控制部门的地位。只有独立于业务部门,具有一定权利的内部控制部门才能为公司争取最大效益。企业需要赋予足够的预算,支持内部控制部门开展相关制度建设以及落实工作。优秀的内控专家除了具备财会领域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IT、公司运营、监管法规等一系列与企业风险防范有关的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必要时还可以聘用专家进行指导,使内部控制人员能够更高效的履行职责,提升内部控制成效,降低企业各类风险。

    4 结论

    互联网金融企业出卖客户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诈客户等情况频繁出现,互联网金融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会引起支付风险、数据风险等更多的控制风险。因此,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矫正企业的经营理念,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制定完善的制度,有效防范并降低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付蕾,赵成国,熊侣珊.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7(8):164-165.

    [2] 郭慧度.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232.

    [3] 孙玉环. 浅谈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内控制度建设[J].财税金融,2018(33):108-1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