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及其发展之路
范文

    【摘要】村镇银行是国家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填充”,旨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在我国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几年间,村镇银行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不可小觑的一支金融力量,同时不断充实和完善着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但其仍存在着风险管理薄弱、金融服务水平低、营销产品匮乏等诸多的问题,近年来,村镇银行的股权频繁被出售,盈利难仍是当前行业的一个问题,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风险隐患的逐步加大将直接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也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众多研究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严格内控管理、培育优秀人才、建立信用风险预案等方面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防范信用风险。文章研究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困境,从创新日常经营方式防范机构信用风险方面着眼思考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之路。

    关键词: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经营方式

    1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底,全国金融机构数共4588家,村镇银行就有1616家。村镇银行的建立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丰富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国家发展也要求村镇银行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开展农村金融工作,金融系统要敢于啃硬骨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主力军。村镇银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成员。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村镇银行将会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产生的弱小的农村金融组织,运营时间短,业务单一,信贷业务是其核心业务,发展得不够充分。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风险逐步暴露,尤其为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防控重点。

    一方面,村镇银行贷款的需求主体多为农户,客户分散,且其缺乏担保和抵押品,农户自身的信用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村镇银行进行贷款的信用风险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落后,信息不对称状况颇为严重,再加上机构资本规模较小,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差。总的来说,在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农民风险意识的薄弱性和农村金融环境的限制性下,村镇银行面临着更高的信贷风险。

    近年来,多家银行打包“甩卖”村镇银行股权。比如:2018年7月,建设银行打包转让27家村镇银行股权。这一方面体现着国有大行的政策调整,另一方面表明村镇银行发展的困窘。

    2村镇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困境

    2.1管理体制方面。

    大多村镇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不成熟。主要是由于村镇银行整个行业主体成立时间短,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内部风险管理模型相对简单,风险管理技术和水平较低,大多数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也是参照发起行银行的信用管理方法,小微企业的风险防范不是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能力差。一方面思想观念陈旧,前期经营发展过多重视对业务的拓展,而忽视对信贷风险的把控。另一方面制度不健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成立之初的制度设定不贴近实际,后期对制度的完善执行流于形式,导致机构内部监督制度缺失。

    2.2 人力资源方面

    大多村镇银行专业性人才短缺。机构职工流失率较高,很大一部分为地方资源型员工,只经过短期培训便完成上岗。而中层领导基本上都从职工中提拔,缺少真正的金融领域人才,尤其是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高级管理层中,大部分又处于兼职领导,对于机构的经营发展监管不到位。因此,普通员工不熟悉机构组织的基本内部控制制度,操作程序和合规要求,对复杂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较差,合规意识较弱。专业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少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2.3风险控制方面

    村镇银行信贷客户财务数据不准确,直接导致了村镇银行无法管控信用风险。相关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虚报财务数据,对村镇银行信贷管理造成误区。再加上村镇银行成立之处,由于客户资源匮乏等原因,信贷业务的发展主要依靠关系人进行推动,个别客户信息将被人为掩盖,从而造成村镇银行信贷管理的混乱,贷款三查执行乏力。

    2.4区域经济状况方面

    村镇银行大多处在经济较落后地区,而其主要客户群体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他们抗风险能力较差。农民管理不善,收入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地质,导致农户的收入很不稳定,同时又缺乏有效抵押物,无法做到贷款与风险的有效匹配。因此,一旦这些客户群出现经营困难,很可能无力偿还银行债务,给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信用风险。

    而经济下行压力又增加了小微业务的运营风险。村镇银行所在的县域小微企业多为小型制造企业,受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速减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信用违约事件频频发生。社会上不乏有“跑路”、恶意逃债等现象,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村镇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

    3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之路——经营方式思考

    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产品及服务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用风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创新“服务+引导+差异+效率+形象”的经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贷质量,有利于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把控。

    “服务”:银行的竞争,将逐步体现到服务的比拼。当今社会处于客户体验时代,通过客户的反馈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让客户感受尊重与理解,抓住客户的注意力,了解客户需求,设立产品体验服务,引导客户的潜在消费行为。小区域金融服务将逐步成为一种方式,构建与周边小区的战略合作,社区贴近群众,逐步扩大着其影响力,为一线的接触点,日后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人际关系和社区居民的互动服务所得到的“信息资产”,将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用风险。

    “引导”:村镇银行业务单一,对客户的关注和引导将集中在信贷层面,引导将更多的体现在产品的介绍和客户需求的了解上。同时,这需要配套的特色信贷产品服务,比如可以同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指导农民投保农业险,或同融资担保平台做合作,为小微贷款提供切实可行的效用,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等。适当考虑推出脱贫授信政策,参与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农村创新金融产品,积极破解涉农贷款担保难题。 并可以通过与工商、税务、发展和改革等公共服务部门信息的对接,開发银税合作,银商合作,银信合作等产品。

    “差异”:关注每一客户在金融服务各个细小环节的差异化需求,并据此设计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尤其对于村镇银行的小微信贷,其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将有利于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多样化的信贷产品更能降低信用风险的爆发,提升服务水平。产品创新要更加丰富、更加体现差异化,针对农户、小微企业轻资产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房地产和土地抵押外,可以创新客户的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商标、政府订单等新型抵质押产品业务发展。

    “效率”:借助所掌握的客户信息等进行信贷决策与风险评估,降低银行客户识别成本,并围绕农户、小微企业“短、小、频、急、散”的融资特点,依托其法人优势,在速度流程上吸引客户。推出更加贴近客户需求的融资服务项目和信贷产品,特别是“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借、随还”类的产品,类似于“小微快贷”、“秒贷”等线上的信贷产品值得推广。

    “形象”:村镇银行所推出的信贷等产品,往往更贴近于社会实际,但常常受限于宣传推广有限,无法覆盖到真正有需求的客户。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自身影响力。通过多媒体来扩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村镇银行发展情况,提高公众的认可度。再者,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获得监管部门的支持,积极造福当地,提升群众自己的银行的潜意识。最后,多线并举,多多下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金融服务产品的宣传推广,让真正需要的人了解、认同。

    参考文献:

    [1]潘枫.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王小艳.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及防范路径[J].时代金融,2017(17):114-115,117.

    [3]王小艳,吴雪宾.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3):243-244.

    [4]秦小惟.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8.

    [5]樊鹭.新形势下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究[J].时代金融,2018(09):97-98.

    作者简介:姚靖宇(1991—),男,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中国人民银行清徐县支行,研究方向:金融与投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