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驾谓劝人任职或作某事。明王世贞《答王伯谷书》之二: “元老宰公书来相劝驾,不免令舍弟一出,答其意。” ●《汉书·高帝纪》:下诏曰: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使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汉高祖刘邦广招贤能,并要求各郡,如有贤者,郡守须亲自去劝请,驾车接送。
劝驾quànjià劝: 劝勉。驾: 驾车相送。本义是劝人出山担任职务。源自《史记·高祖本纪》:“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 汉朝建立时,汉高祖刘邦考虑经过秦末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家需要治理。于是一边大赦天下,减轻赋税;一边颁发诏书,要求各地举荐人才。 刘邦在诏令中说:“有才能的读书人和官员,凡愿意与我合作的,我将尊重他们,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发挥,本领能够展现出来,以让天下人都了解我的心意。特别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各地方官员一定要亲自去耐心劝导,并驾车送他们到京师。” 诏书一下,一些有才能的人纷纷自荐或被人推荐。一时间,一些贤明之士从中央到地方,都得到了重用。 后根据刘邦诏令中的“必身劝,为之驾”提炼出“劝驾”一词。 现在“劝驾”的意思更加广泛,除劝人担任职务外,劝人出去作客,也称为劝驾。
劝驾;劝架◉ 劝驾quàn // jià 动 劝人出去担任职务或做客。〈例〉他本不想当这个主任,校长亲自来~,也只好答应下来/ 大家都来劝他的驾,他才勉强出了门。 ◉ 劝架quàn // jià 动 劝人停止争吵或打架。〈例〉两个人打起来了,快去~/ 这场争斗平息了,是我劝的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