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信息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营销实务实战》课程中的应用
范文

    肖盼

    摘? 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加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围绕课程教学的优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基于信息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四双”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汽车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对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性人才需求大幅增长。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主要培养基地,其教学模式、方法和水平等影响着学生知识汲取的程度及未来就业的效果。

    一、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现状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制为三年,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偏重于理论教学,课时设计、安排常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缺乏社会实践机会,常规的实习多安排在最后一学年,但由于理论与实践处于相互脱节的状态,导致学生不能将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融会贯通,对知识的消化理解不到位,不能胜任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就业效果不容乐观。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大多沿袭传统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抽象,教学效果不佳

    理论教学中,常以构造原理、维修理论及实验为教学内容,采用板书、图片及幻灯片放映的形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只能借助文字或图片等常规形式被动的接收知识,内容抽象,不易理解,课堂教学多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现象。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安排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进行理论与实操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接收到理论知识后,不能及时进行实操练习,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及高水平人才培养。

    三、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四双”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高职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训、教学研究等融为一体,以先进教学设备作为基点,运用实物教具、实训室等,实现实践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统一。“四双”教学模式是指双场培养、双师执教、双向考核、双证毕业。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实训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融合并进,在同一间教室同步进行教学。与传统高职教学模式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优选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完成实操,活跃氛围,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相对偏弱,但模仿能力强,对实物的接受能力好。“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学、做”融于一体,以行动为导向,偏重形象思维,易于理解。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四双”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实践型技术技能人才,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贯彻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四双”教学模式,要不断优化单元教学设计,创新考核办法。主要的实施办法有:

    1. 双场培养

    双场培养是指将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双场培养不是简单意义上将整个学制划分为完全独立的两部分,分时段进行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培养,需要达到三个层次,依次是认知实践需要、实训实践需要以及顶岗实习需要。

    2. 双师执教

    双师执教是指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储备,还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做到从教师开始落实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原则。

    3. 双向考核

    双向考核是指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的评测机制,实现双向考核。

    4. 双证毕业

    双证毕业是指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也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证书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

    四、结合现有实训室教学条件,实现信息化课程教学

    结合现有的实训室,借助当前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在《汽车营销实务实战》课程中实现信息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形式有:

    (一)图片、图案、视频及音频;(二)电影或电视片段;(三)Flash动画,微课、微视频;(四)计算机仿真软件;(五)虛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六)记录、智能技术等;(七)网络学习平台。

    在课程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例如职教云,易班优课,钉钉课堂以及营销仿真策划软件等,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前,借助互联网技术,在职教云平台发布课程相关内容导图,短视频,教学任务等,帮助学生高效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平台的智能化,可采集学生签到,话题讨论,课堂活跃度调查等信息,知识讲解中,利用视频等资料更加直观的展示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利用营销策划软件模拟现实,虚真结合,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营销技能;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运用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等模拟车内讲解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后,教师分析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收集的学生信息,课程满意度,课堂互动、评教等直接或者间接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的信息,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英焕宇.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7(6):185-186.

    [2]付昌星.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14).

    [3]王蕾. 浅谈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5):75-75.

    [4]周晶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初探——以《汽车营销实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5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