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黑龙江省农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
范文 | 白丹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智慧农业推广,我国的农业金融服务有了长足的改善。但是,农业金融的改革创新仍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所以,根据金融体系现状分析,指出现阶段金融服务的问题,并给出具体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多方信息共享机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现代涉农金融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优化金融保险产品创新。 关键词:金融服务;农业创新;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83?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6-0120-02 一、黑龙江省农业金融服务概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人民的温饱和亿万农民的生计。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要引导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助力产业纵深发展,优化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智慧农业推广,我国的农业金融服务有了长足的改善。但农业金融的改革创新仍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在农村,信贷难、贷款贵、保险少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我們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金融投入,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农村的金融服务必须要接地气,既要坚持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也要强化机制创新。将补贴政策与金融工具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不同农户的金融产品。另外,农业金融服务还要特别关注新型经营主体和规模经营,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1 500.6亿斤,居全国首位。2020年黑龙江省政府提出,要巩固黑龙江粮食在“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中的地位,当好粮食“压舱石”,保证粮食安全,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在金融领域,黑龙江省通过政策扶植、深化改革、产品创新等举措有力实现金融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服务意识欠缺、欠缺金融制度规范等问题,未来发展应增加支持强度、加强政策配合、优化金融意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二、黑龙江省农业金融服务创新成效 (一)政府扶持 政府综合利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贷款规模控制等差别化政策性货币工具,增强涉农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农业领域,缓解农业领域整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2—2017年,黑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截至2018年末,涉农贷款余额8 30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40.7%。 通过发起产业基金、项目PPP等方式,政府可以实现向涉农领域不断输送资金。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起的振兴龙江基金共分三期,向社会募集资金规模达100亿元。其中,首期封闭资金规模32亿元,由黑龙江省内企业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省产投集团、省交投集团、省农投集团联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二)开展保险农业扶贫新模式 1.政府积极开发“保险+期货+扶贫”的新型模式,防控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为有效降低登记建档农户的经营风险,保险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期货公司等相关单位合作,在省内多个乡镇设立“保险+期货”模式试点,通过新型保险产品为参与登记建档的农户的粮食生产提供价格保险。 2.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根据不同情况农户灵活产品设计。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险标的仅限于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成本,对农业经营的保障程度不足以有效防控农户的实际经营风险。基于此,部分保险机构改进了相应的涉农保险产品,创新出大量针对农户实际生产经营风险的农业保险产品。例如,在马铃薯的主产区克山县,为了农户可以放心采用新型品种种植,保险公司开发出针对种用薯的产量保险,该险种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当地马铃薯产量。针对不同农户的贫富差距,保险公司开发了新型的、分层次的、多元费率结构的产品,特别是在针对种植业保险领域,设计了一种灵活的农业保险产品,做到“保额不降低、保费有优惠”。 3.为解决涉农贷款难问题,设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活体抵押保险。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全省推出种植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以解决贫困户种地贷款难问题。目前,此项业务启动贷款总额达5 200万元,大幅度填补了黑龙江省内农业生产的资金缺口。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开发了生猪活体抵押保险品种,大力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创新“龙头企业+政府支持+银行+保险+养殖户”的“五位一体”新模式,为生猪养殖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方式。截至2018年4月,已相继保育生猪16 251头,总保险金额达812.55万元,并为113户成功授信568.785万元银行贷款。 4.助力农业产业扶贫,推动“政融保”融合。创新“保险资金筹措+政府政策支持+保险风险保护”的经营模式,通过与大规模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合作,鼓励贫困家庭用工投资,加入社区并分享运营利润。通过该项目,黑龙江省的保险机构已在4个地市的7个县和地区启动了农业融资服务,并驱动783户贫困户共计893人实现了就业和收入红利的增长。 (三)推进互联网金融涉农领域发展 数字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的特点包括:(1)覆盖广。与传统金融机构高昂的业务成本相比,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成本投入较少。(2)门槛低。互联网金融只需要农户登记申请,以信用贷款方式,省去了烦琐的贷款程序。(3)耗时短。互联网金融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户,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办理相关金融业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节省了大量时间。 近几年,互联网经济带动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农业供应链服务商(新希望、大北农)、电商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以及海尔产业金融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纷纷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互联网+农村金融”为解决农村金融“老问题”开辟了新的视角和途径。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统计,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十三五”时期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总体规模将达到3 200亿元。 三、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发展的瓶颈 (一)农业基础建设不足 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设计高新技术和信息收集、汇总、处理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加强。目前各种机构没有及时、准确掌握农户的具体信息,如农作物产量、价格、气象信息等数据,且很难收集有关的基本数据。这使得开展农业信用研究困难重重,开展保险承保和理赔工作也十分困难。此外,基于政策的农业信贷工作需要与政府财政、农业、畜牧业、有关金融机构、保险监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单独沟通。作为农业经营机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维持与各个相关部门的信息互动,会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 (二)农业保险缺乏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分析2016年地方灾害数据,黑龙江省种植业的保险费收入27.43亿元,而实际赔付额达40.6亿元,简单赔付率达到148%。保险公司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灾难储备金和再保险方式才克服巨大资金困难,渡过难关。由此可见,如果此后继续发生大规模灾难,保险公司将难以应对。 (三)新型金融产品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保险+期货+扶贫”模式的试点过程中,政府为减轻贫困地区农民的保险费用负担,已在机构登记建档的贫困户的保险费全部由当地的商品交易所和政府补贴,无须农户自行支付。这种业务合作的前提是机构给予一定的溢价补贴。然而,在“保险+期货”业务的渠道,保险公司是直接面对农民,如果没有交易所和政府的长期支持,这种业务将难以长期发展。 四、针对涉农金融服务创新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多方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政策引导 一方面,將新的财务机制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计划。政府部门作为“三农”工作的主体,必须认识到金融服务创新预防和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优势,必须将新型的金融机制纳入农业发展政策规划和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多方合作,制定政策法规,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发展新的合作模式,通过联合开展工作,为涉农信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现代涉农金融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全面的数字农业服务系统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和农业数字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等各个方面帮助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 2020年8月4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业投资集团、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它标志着数字农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的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对于促进全省数字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转化,促进全省现代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签约开启了“政企银”三方精诚合作、创新发展的战略新篇章。全面的数字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将贯穿农业“种子管理+储运+销售”产业链的主体,实现“三农”领域的数字化监督与服务,完善各种生产经营实体的协同效率,进一步促进农业质量、企业效率、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重视创新金融保险产品的优化 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设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应急储备金制度。一是加强保险公司防控风险能力,引导相关机构增加防灾减灾投入,通过实施人工技术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可能的损失,扩大防控领域并提高效率。二是保险公司要认真做好农业保险再保险安排,建立省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公司巨灾风险准备金是根据现行的农业保险巨灾准备金制度提取的,农险赔付率为160%以下时,使用公司巨灾风险准备金;农业保险赔付率达到160%以上(含160%)时,省财政给予支持,同时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永刚,高殿伟.创新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金融家,2019,(5). [2]? 刘月姣.农业部发布“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22). [3]? 黎富兵,孙小岚.县域金融创新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北方经贸,2018,(11). [4]? 张锐.农村金融:70年的创造与蝶变[J].新金融世界,2019,(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