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对经济法理论的挑战探讨
范文

    吴成晨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各个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毫不例外,互联网发展也对经济法理论研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国家大力支持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发展,各个行业也开始积极响应,努力与“互联网+“相结合。本文将从”互联网+“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对于经济法理论的挑战与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法;机遇;挑战

    国家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战略后,各个行业都针对互联网的发展特色对自身进行优化与调整,利用信息技术,将行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紧密地联合到一起。行业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各项技术,将发展和互联网连接,为“互联网“的新发展构建做出了努力。本文将在“互联网”与经济法理论的这个关系的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在新时代下正对挑战,把握时机。

    一、“互联网+”的理念与发展特征

    (一)“互联网+”的理念

    “互联网+“其实是基于”互联网“的进一步理念成果,利用通信技术以及相关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的行业进行结合,创造全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点,将互联网深度地与经济、社会融合,提高我国的经济创新能力。

    (二)“互联网+“发展的发展特征

    1、第一个特点:互联网合作代表着跨界合作。“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就是变化、开放和再融合。只有将两个没有交集的产业进行融合,才能体现出超越国境的意义,同时也能使革新具有独立性。创新的基础——一定要与之紧密协调,这样做跨境产业就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研究开发到逐步形成产业化就会更加顺畅。其实融合本身也是身份上的融合,将顾客的消费转化为投资或其他形式,保证融合更好。

    2、第二个特点:创新驱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于原始资源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采取创新的模式来助力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本质,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与发展特点进行变化和创新,使各行各业可以产出更多的能量。

    3、第三个特点:尊重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民主法制社会的需求。总而言之,网络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发展能力,在于它尊重和敬畏人的主观意识,尊重人权,在此之上又保证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4、第五个特点:开放的生态性。生态是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特征,即互联网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整个互联网建立在开放与自由之上,开发人员应对市场进行准确的调查。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也不是绝对的,互联网也受国家的管理与监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互联网相对开放的。

    二、对教学观念的影响

    网络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到来,与此同时,人们心中“网络”的观念越来越深,随之变化的还有经济法教育时使用的案例教育。我们的经济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提升而不断丰富起来,而这些丰富的经济活动为经济法的教育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日常教学更加具体化。因为互联网的影响,这些案例可以一瞬间就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或许这对某些群体来说是一个很便利的事情,但这不是每个人的心声,有些人也深受其害。经济法教育是结合理论与实际的教育,单方面进行理论或者单方面注重实践都不能很好的進行教育。可是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理论与实践都是非常难处理的,这就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使得教师无法在授课过程中更好的结合现实中的例子进行教学,这就为后续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三、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法理论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不仅慢慢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也开始逐渐渗透进人们的工作当中,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看法。最主要的是互联网改变了许多关系,其中包括人们与法务之间的关系,同时经济法的概念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例如,在以往的生活中,公共产品一般是指路灯、阳光、空气、水资源等。但随着互联网进入大众的生活与工作,许多私人物品也不得不开始免费向大众开放。其中几个免费的软件在网上人们可以进行下载和后期的使用,而且使用的时候也会影响软件自身的价值,其实这个过程是属于公共产品的变革。但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提出疑问,下载的软件是否属于公共产品,或者我们应该赋予公共产品新的概念。

    (二)市场层面

    1、市场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需要国家的介入。首先,因为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地位上存在不平等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国家对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但是,如今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而且更加快速、简洁,这对信息的对称程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互联网+”的出现也改变了市场缺陷的概念。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互联网+”的角度,对教学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经济法将会面临的挑战,我们加大重视力度,促进互联网的和谐稳定发展,注重信息保护,完善执法,确保经济法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文颖.“互联网+”对经济法理论的挑战[J].法制博览,2019(22):96-97.

    [2]金伟.“互联网+”对经济法理论的挑战[J].法制博览,2019(11):222.

    [3]陈云良.“互联网+”对经济法理论的挑战[J].人民法治,2016(01):65.

    [4]王莹, 沈雨婷, 张协萍."互联网+"背景下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 2018 (22) :56-5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