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人力资源教师职称评审中分类评价及量化计分问题研究
范文

    摘 ?要:本文在对高校人力资源职称评审的现状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提出进行职称评审的分类评价基本原则,以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并重岗为例,具体从6个方面对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分项量化计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职称评审;分类评价;量化计分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高校职称评审的分类评价及量化计分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2019—3150。

    一、高校人才职称评审现状分析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制度。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职业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为客观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制度保障。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高校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全国各地对职称评审的原则、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积极研究,从整体来看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职称评审的现状,分析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2.结合所从事专业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对科研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的重要性;3.对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评分的方法研究。因此,结合职称评审工作的特征,确定分类评价及量化计分的基本原则,给出量化计分的实施方案和计算方法,科学定量地做好科研管理工作, 对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科研积极性, 提高各机构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工作管理水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类评价基本原则

    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各省职改办关于“自主评审权”和“分类评审”的政策,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公正、规范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实现对教职工的分类和分层次评价。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教学科研并重岗、管理教辅人才岗等岗位,明确各类岗位人才应承担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根据岗位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相结合。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规律和特点,在职称评审中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价。对于获得重大奖励,如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管优秀专家及以上层次专家或人才称号等,可以通过等额推荐直推评审。通过多途径鼓励,使各类型人才在各自具有特长的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加精准地激励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量化计分问题研究

    以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并重岗为例,具体研究如何进行量化计分。

    首先,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现状,结合高职教育特征,可以将参评人员职称材料从教师基本情况、常规教学工作、业绩成果、论文著作、社会影响力以及学院重大任务等6个方面进行量化。

    其次,每一方面给出具体分项和评分标准。

    (一)教师基本情况可从学历学位、现任职称级别评审年限、年限内考核情况、获得荣誉称号(如: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奖章,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分项考察,逐一量化。

    (二)常规教学工作根据承担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考核、参加学院各类教学比赛获奖等分项计算。其中教学工作量可以设置必要条件,如专任教师年均教学计划学时须在XX学时以上,否则不能参与职称评审推荐。在满足基本条件后,年均每增加XX计划学时增加1分。

    (三)业绩成果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教学成果奖,其他教科研奖项,未获奖的结项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以及艺术基金、其他国家各部委项目、省级、厅局级项目等,根据不同级别分别赋分,对于非指令性课题在确定分数标准时可适当打折甚至减半。另外,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等也要分级别进行赋分。

    (四)论文著作方面,论文可分为SCI、EI、SSCI收录(期刊发表)、中文核心期刊、C刊(非扩展版)及部分报刊理论版文章、其它论文三个级别赋分;专著与教材可分为公开出版专著(或译著)、国家统编(规划)教材、其他公开出版的教材(含校本教材),再根据主编(排名第1)、副主编、参编赋予不同分值。

    (五)社会影响力可从教师个人大赛获奖、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含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横向课题、取得专利等方面考虑。获奖情况按级别赋分,横向课题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及基础科学类,按照到校经费累计计算,专利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外观专利等赋予不同分值。

    (六)学院重大任务主要指参评人员参与学院重大任务、工作,所在项目团队成效良好,根据团队和本人贡献情况,按照“个人申报、部门认定、评委打分”的方式赋分。重大任务主要由国家高职教育引领和学院发展现状所决定,如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含通识课程改革)等。

    最后,有几点简要说明:(一)业绩成果中同一项目,不重復计分,取最高分计;(二)多人完成的核心论文、成果等,个人得分按排名乘以递减系数;(三)国家统编教材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为准,不在名单内的即为其他教材;(四)各类比赛,选拔阶段的获奖与最终获奖不重复计分。另外,为更加突显参评人员业务水平,也可以限定各项内容申报数额,以“代表作品”为评审资料。

    参考文献:

    [1]屈振辉,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评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1):47-52;

    [2]王晋,从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三重关系之省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9(01);

    [3]王玲玲,王舒琦.“放管服”视域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

    作者简介:

    魏会贤(1980-),女,汉族,河北鹿泉,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人事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