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
范文 | 张平 陈喆 杨贵玲
[提要] 西安鼓乐是文化艺术的智慧与结晶,体现中华音乐的“天人合一”与民族地域文化观念,需要充分认识其价值与面临的生存危机,采取多种措施为其保护与传承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本文系统分析西安鼓乐的价值、发展脉络、活动分布、现存危机及应采取的措施,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使这一古老乐种在保护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智库重点课题(编号:HNKJZK-2020-04A);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0B560013) 中圖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19日 一、引言 文化遗产是保存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历史信息的载体,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岁月的实物呈现,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文化基因穿越千年展现给我们的“活化石”,是我们需要极为珍视的文化记忆。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因为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都被记录为“西安鼓乐”,故本文也将研究对象统一定名为“西安鼓乐”。西安鼓乐于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公布的5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中,西安鼓乐也入选其中。在为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代表性地位可见一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与原则,结合西安鼓乐的地域文化特色,对西安鼓乐的演变历程、价值等进行解读,对其活动分布、所面临危机等作了重点剖析,系统性的提出更为科学可行的解决危机的措施。不仅对于西安鼓乐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期望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二、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分布。西安是个民族融合、积淀深厚的世界性文化城市,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环境与历史空间孕育了绚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1年6月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西安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包括: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牛郎织女传说、户县眉户曲子、红拳、“同盛祥”羊肉泡馍制作技艺、秦腔、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截至2011年11月第三批陕西省“非遗”名录公布,西安另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延展性与文化承载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蕴藏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西安也因此被誉为“立体博物馆”。 (二)西安鼓乐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西安鼓乐,原为古代帝王祭祀与朝会时演奏的音乐形式,古称雅乐。传至隋文帝开皇时期,被系统整理为七部乐,隋炀帝大业时增为九部乐。唐太宗贞观时,定为十部乐,现在的西安鼓乐就是由这十部乐之首——属汉族传统音乐的燕乐演变而来。唐代遭遇安史之乱,使大批宫廷乐师流落于长安街巷之间,燕乐也随之融入于社会各个阶层,其后又在漫长年代吸收了各朝代的文化、杂剧以及古老民歌,而在长安这片土地上定居下来,不断汲取了各民族音乐与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现在的西安鼓乐。(图1) 西安鼓乐在唐代时,主要流传于京城长安及其郊区;到了明清时期,发展迅速,几乎坊坊有社,各个鼓乐社在棋盘式的古城街巷中可谓星罗棋布;到了20世纪20~40年代,西安城内的古乐社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鼓乐社多达百余家;至20世纪50年代,西安市市区内仍有40余家;文革期间,鼓乐遭受了严重的摧残与破坏,文革后西安仅剩四家乐社能勉强活动;20世纪80年代是西安鼓乐社的恢复阶段,各个乐社纷纷开始重组鼓乐社,逐渐恢复排练活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西安鼓乐保护工作的开展,西安鼓乐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但由于重创未复,仅有6个鼓乐社仍能参与正常的演出活动,人数也不过150人左右。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形成于明清,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鼎盛,其后日渐衰落,近几十年虽然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西安鼓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是由于其保护工作还依然薄弱并处于探索阶段,对西安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是我们当代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三)西安鼓乐的基本形式与活动分布。西安鼓乐根据其师承关系、演奏风格、流传地域等因素,可分为僧、道、俗三个主要流派。僧派是以“东仓鼓乐社”等为代表,其曲调高扬而热烈;道派是以“城庙鼓乐社”等为代表,乐曲风格低平而幽静;而俗家是由农民手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是“长安县何家营鼓乐社”等,其演奏颇具生活气息,将民间色彩融入到乐曲中形成高扬、浑厚的演奏特点。僧、道、俗三流派在演奏形式上基本是一样的,均分“坐乐”和“行乐”两种形式,只是局部演奏方式有所变化。 西安鼓乐作为集会、节庆、庙会等民俗活动演奏项目,与终南山南五台会、西安西五台会这两个传统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丰富的民族性文化内涵。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陕西终南山以北、渭水以南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盆地一带,形成以西安城区为主、周边相邻的郊县农村为辅的散布形式。 (四)西安鼓乐的价值。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符号,西安鼓乐在新时期印证了中华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渊源悠久,是我国境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不仅具有非遗的普遍性特点,也具有其特有的发展历程及艺术价值,这种传统的物质文化形态映射出不同民族的演变过程,演绎出了西安这片古老土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与审美取向。随着西安鼓乐申遗的成功,这份珍贵遗产已不再仅属于西安,更走向了世界。 1、西安鼓乐是很多乐种的起源,历史价值深远。西安鼓乐对世界音乐史影响深刻,目前享誉海内外的云南“纳西古乐”,正是西安鼓乐的一个分支;而被认为是地道唐代音乐的“日本雅乐”也应让位于西安鼓乐,“日本雅乐”是西安鼓乐在唐代时东传扶桑演变而来,中国才是唐代音乐的正宗。 2、西安鼓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极具审美与艺术价值。不论是曲目、曲调、结构,还是地域环境、民风习俗、演奏形式,它都蓄积了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的精华,保留了最浓缩的传统音乐特色。 3、西安鼓乐是深深扎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有助于引导各界去关心民间的音乐活动,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深入去研究属于人民的艺术。 4、西安鼓乐蕴涵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通过对它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研究,可以使我们更为清楚地认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轨迹,同时,西安鼓乐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遺产的重要资源。 三、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对于西安鼓乐来说,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且后人对传统艺术又鲜有兴趣,致使其传承人及传承方式面临威胁,同时保护与发展资金的不足也是困扰西安鼓乐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何家营、城隍庙等鼓乐社的调研与访谈发现,除了刚刚所提到的传承人与保护资金面临的困境外,西安鼓乐生存空间的消失与原生土壤的流逝等也是其面临的主要危机。 (一)原有生存空间的消失。西安鼓乐一直依附于庙会与宗教的民俗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庙俗促成了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旧时仅长安一带历代所建造的庙、寺、宫、观、祠就多达97 处,周至县的寺、庙、坛、祠有20余处,但随着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一座座寺庙道观被拆除,各种庙会活动与斗乐比赛等逐年递减,西安鼓乐已经失掉原有的生存空间与社会发展基础。 (二)原生土壤逐渐流逝。西安鼓乐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发展与西安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安的古味在逐渐淡化。西安鼓乐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其包含的“文化记忆”易随时代更替与变革从而被人们忽略或忘却。 四、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西安鼓乐这一汉唐遗韵已经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保护鼓乐艺术已刻不容缓,除了要注重传承人与传承机构的保护,合理有效地解决好经济、管理体制等问题外,还应从传承空间扩展、与地方优势资源相结合等角度出发采取措施,确保西安鼓乐的保护与传承。 (一)特色产业化的开发。依托西安鼓乐的文化资源,以现代的发展视角对西安鼓乐进行产业开发,增加参与性与体验性,发展具有文化特色与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如进行适度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具体的旅游活动形式可以模拟实景演艺模式、依托民俗节庆的表演模式、景区固定演出模式等。适度的产业开发不仅使当地居民在旅游行为中受益,也促使西安鼓乐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如,城隍庙鼓乐社依存于都城隍庙的商业与旅游、东仓鼓乐社落户于大唐芙蓉园等就是一些有效尝试。同时,在进行产业开发时要注重西安鼓乐的生存环境与活动特点,避免损害其原真性与过度开发造成的庸俗化等现象。 (二)静态与动态保护的结合。将静态与动态保护结合起来,融合记录保存与生态还原之举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方式。静态保护主要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保存工作,主要指利用图片、文字、影像等手段将鼓乐乐谱等封存于场馆内进行保存与展示。动态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场所通过文化主体(传承人或传承群体)之间的传承来实现的保护方式。动态保护可以建立原生态保护区等,注重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还原与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我国截至2011年底已建设完成10个国家级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仅有一处,是与四川共建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发展空间仍很大。 (三)物质空间的建设。每一种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特定存在的物质空间。在规划建设中注意对鼓乐的物质空间的保护与建设,如活动广场与寺庙道观等文化传承场所的建设;在西安应建设关于西安鼓乐的陈列馆、博物馆或原生态保护区等;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各派鼓乐与各大鼓乐社进行展示等。通过对物质空间的建设及其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为西安鼓乐提供了发展与交流的物质空间,也成为供养其保护与传承的土壤和空气。 (四)西安记忆的延续。西安深厚的历史积淀很适合西安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长,要想让传统文化继续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就必须加强对西安民俗文化的地域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注意保存其最原汁原味的文化背景与地域特色,否则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记忆,更是寄寓在其中的生活智慧与精神血脉。西安鼓乐除了分布在城区内在周至县等农村也有存在,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西安鼓乐活动演出、参观体验、场所营造等,集合乡村旅游发展要素,实现西安城乡记忆的延续。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在不断地继承与演变中存活,并通过变革与创造而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恣意徜徉,它已成为当代人寻求认同和情感归属的象征而在当代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与演绎。西安鼓乐是在历经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承、发展而存活于今的乐种形态,笔者首先对西安鼓乐价值、发展脉络、活动分布等做了论述,针对西安鼓乐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提出了采用特色产业化开发、静态与动态保护结合、物质空间建设、城市记忆延续等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建议,以确保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稳步进行与民族传统的文脉传承,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黎.西安鼓乐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N].西安日报,2019.6.17. [2]孙婧.西安鼓乐的文化性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3]李世斌.西安鼓乐——陕西传统器乐概观之六[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2). [4]王晓如,李铠.丝绸之路上的活文物——唐传长安古乐在西安地区的传承与分布[J].文博,2008(1). [5]姚朝文,袁瑾.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苏洁.千年绝响——长安道情、古乐简介[J].西安档案,2006.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8]杨晓玫.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