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探究
范文

    高菁菁

    

    【摘要】目的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对其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60名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为实验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没有发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60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对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和采取预防措施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肿瘤分化程度低、进行手术治疗和没有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几率较大。结论 对于妇科恶心肿瘤住院患者,导致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肿瘤分化程度低、进行手术治疗和没有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几率较大。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1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和肺栓塞,致亡率极高[1]。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概率为1%~8%,特别是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概率更大[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妇科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对其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60名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为实验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没有发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60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25-57岁之间,平均年龄(39.39±1.52)岁;实验组的患者年龄在28~55岁之间,平均年龄(35.73±1.19)岁。这两组患者的以上信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实验组

    纳入标准:①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者;②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凝血障碍者;②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但是无并发症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2 对照组

    纳入标准:①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者;②没有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凝血障碍者;②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且有并发症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统计学方法

    ①单因素分析:对所有变量进行分析,资料首先进行赋值,然后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用四格表、P值、OR值和可信区间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用均值、标准差、t值和P值表示。

    ②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进行筛选,然后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将12个变量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肿瘤分期、肿瘤分级、高脂血症、手术和有无预防措施为两组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计量资料包括:住院天数对数值、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PT、APTT、TT、D-二聚体和FIB,结果显示,TT和D-二聚体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进行筛选,然后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返现分化程度、手术史及是否预防,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血栓栓塞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且近几年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数量逐年增多[3],为此,本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和采取预防措施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肿瘤分化程度低、进行手术治疗和没有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几率较大。由此可见,对于妇科恶心肿瘤住院患者,导致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肿瘤分化程度低、进行手术治疗和没有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几率较大。

    参考文献

    [1] Jr SJ.Malignancies,prothrombotic mutations,and the risk of venousthrombosis[J].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5,293(6):715-722.

    [2] Croninfenton DP,S?ndergaard F,Pedersen LA,et al.Hospitalisation for venousthromboembolism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a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Denmark,1997-2006[J].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11,103(7):947.

    [3] Chew HK,Wun T,Harvey D,et al.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its effecton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common cancers[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6,166(4):458-464.

    本文編辑:吴 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