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范文 | 虞新波 徐向东 摘? ?要:由于自然环境较恶劣、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业供给侧问题突出等原因,安徽省南部地区不适宜普遍使用大型农机。但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又要求提升农机普及率,还要注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质量。因此,针对安徽省南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为了促进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出了农艺农机有机融合、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发展高端农机、细化农产品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五项策略,五位一体,相辅相成。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供给侧;产业升级;安徽南部 中图分类号:F327? ?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1-0038-03 一、安徽省南部农业机械化亟需质的飞跃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2019年3月16日,在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指出,“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20年9月,農业农村部在京召开秋粮抢收减损工作部署会议。会议强调,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收获效率、减少收获环节损失,归根结底要靠提升良田、良种、良制、良机、良法“五良”融合水平,要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能力,助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对于市场需求,农业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短缺等难题一直存在。近年来,国家对推进农业机械化以促进农村供给侧改革十分重视,但现有相关研究多以是农村现有条件的限制为切入点解决农村机械化问题。本文认为,对于安徽南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产业升级,不仅要提升农机普及率,更要注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质量,要因地制宜地促进农艺与农机有机融合,以市场变化的需求为导向,创新农村商业经济发展模式,避免出现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等问题,这样的发展对策比一味推进农村机械化更有意义,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供给侧改革的有效策略。 二、安徽省南部农业机械化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安徽省南部地区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等9个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茶叶等,种植结构呈现出较明显的山区特点。2017年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 312.9万千瓦。近几年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提高了农业技术的转化率,但是在农业机械化产业升级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安徽省南部地区地理环境多为丘陵,大面积连片耕地较少,受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不易实施大型机器耕作。同时,由于安徽省南部地区土地规模小而分散的地理特征,使得绝大多数农户基本沿袭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业供给侧问题突出 个体农民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非组织化,使其对消费市场的敏感度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造成农业供给过剩或结构性供给短缺,使得市场资源调节失灵等问题。基于此,盲目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并不能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农业供给侧问题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战略性指导问题。 (三)农村人口结构的影响 201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安徽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数量46.5%,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全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29.8%为小学程度,54.7%为初中程度。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同时人口文化程度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农村机械化推广的瓶颈。在推进农村机械化发展进程中,考虑农村人口结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科研资金投入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7年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在农业总产值比重仅为0.77%,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安徽省南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发展水平低,与全国相比,安徽南部农业科技投资更显不足,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化大企业的支撑,农业投入规模小、缺口大。农村机械化发展需要加大农村科研经费投入,培养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特别是在茶叶等经济农作物方面,需不断开创和研发茶叶生态种植技术,引进先进机械化制茶加工技术等,有效加快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 三、加快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今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如何保障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稳步提升,还需根据安徽省南部的自然环境、农村人口结构等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避免供给测问题,实事求是地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 (一)农艺农机有机融合 由于地理位置、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使得安徽南部农业不宜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在耕地、茶园、水田方面,小型农机相比于大中型农机更加得心应手,因此,采取发展小型农机才是其发展之道。为适应当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加强小型农机的研发力度,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要加大对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研发投资,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眼光,引领当地先进技术人员,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艺的有机融合,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政府还要大力宣传和鼓励农民购买小型农机,推广农村购买农机优惠政策,例如农机购买补贴,并配套向农民传授农机使用知识技能的培训课程等。只有真正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发展,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推动农艺制度的改革和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跨越。 (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化农机设备 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层次单一,或者不适宜实施于当地农作物的生产环境。要改变安徽南部地区农机现状,安徽省南部地区亟需投入科研经费,结合当地特色,研发适宜的农机。同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引进专业农机设备和专业人才,丰富和优化种植机构与科技人才,最终实现农产品品质的优化。而以目前的科研技术研究来看,许多科研技术还只是浮于表面,并未落到实地,未能发挥科研带动生产的效用。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减少科研经费乱用;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鼓励当地科研机构、学者或有实干精神的农民实地研发农产品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等,使科研经费切实地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发展生产高端、特色农产品的农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生态、绿色、有机、健康等高端农产品需求旺盛。因此,应紧跟市场,引导农民发展高端农业,例如,针对食品农作物的水稻、油菜、茶叶、菊花等,大力发展生产高端、特色农产品的农机,紧紧围绕健康、生态的主题,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提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位,保证农民增收,从而提高农民积极性,以此为开端,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做好铺垫。 (四)细化农产品产业链,配套优质农业机械 目前来看,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发展依然比较原始,其农产品从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都有很高的精细化研究发展价值,只有使农产品生产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精细化,打造精细化产品生产环节,最终使整个产业链成为农业经济的商业体系,才能打造、完善和促进安徽省南部地区农村经济体系的发展。而整个农产品生产产业链的生产加工又离不开农机的配套。因此,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农机发展趋势,应在传统家庭作坊加工生产的模式上进行改进,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精细化产业链后的生产环节服务,例如,在农作物的种植环节,对于高端农产品,应配套有较高种植技术的农机,有效提高农作物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农作物的加工制作环节,根据不一样等级的产品层次,配套不同加工等级的农机,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丰富入市品级层次,凸显各层次农产品优势。 (五)依赖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安徽省南部农村经济多数为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科研技术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和市场需求把控能力都较低,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化往往导致农业供给过剩或结构性供给短缺等问题。因此,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依赖新型农村经济模式,如农村合作社、农村经济社区、社群服务、农企合作和打造农村历史文化底蕴等新型农村发展模式,扩大和提升农村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注重农产品有效供给,依靠农村合作社、经济社区和社群等捕获市场需求的能力,引导农民尊重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而不是盲目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出现供给过剩或短缺。第二,跟随新型农村经济模式,让农民的机械化生产和加工面向终端消费群体,既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又面向终端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利润率。第三,为保证农产品稳定有序的销售,避免出现农产品滞销等情况,要依靠农村合作社、经济社区和社群等,还要与企业长期稳定合作,切实改善农业机械化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第四,打造农村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别和特色,挖掘农村历史文化不仅为保留和传承中国文化历史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同时,安徽省南部地区历史文化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里去,成为经济农作物产品中活的灵魂,使农村商业产品变得有生命力,并得以长存和延续,使市场对农村商业产品的需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从而对供给侧问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四、结论 目前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定发展,但是如何提升机械化产业升级,则需要考虑安徽省南部的实际情况。本文根据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性、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文化程度低、农业供给侧问题突出、科研投入不足等实际情形,提出了五项针对性的策略。这些策略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例如,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发展农机农艺结合、产业链的细化、发展高端、特色农产品、研究新型农业经济模式等都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市场为导向解决农村供给侧问题对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产业链的精细化又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所以,五项策略发挥五位一体功效才能有效促进安徽省南部的农机产业升级,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 ?伍旭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谈农业科技有效供给[J].中国经济问题,2008,(2):37-42.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YU Xin-bo, XU Xiang-d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03,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ba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low education level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it is not suitable to use larg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However,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quires to improve the popular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to real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strategies: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gronomy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ing high-e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fin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ccelerating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upply side; industrial upgrading;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責任编辑? ?张宇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