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空间し植继卣骷坝跋煲蛩胤治
范文

    于林娟 黄佛君 朱双玲 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尤木

    摘 要:以空间视角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对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得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范围内,孔子学院的分布类型为聚集-随机分布,在各区域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呈随机分布类型;各区域空间分布呈不平衡状态,主要集中于东南亚、中东欧和东欧地区;在泰国和中东欧西南诸国形成两个高密度区;国土面积、GDP总量、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量与孔子学院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一带一路” 孔子学院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1],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行性、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2],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在增进外国对中国的理解与共识、提供教育公共产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思考孔子学院全球分布的空间特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从空间关系视角审视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3]。关于孔子学院空间布局的研究较少,周汶霏[4]、曾征[5]、高永安[6]、袁礼[7]等人对孔子学院的空间分布做了相关的定量分析,总体来说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采用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浅谈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二、数据准备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准备

    孔子学院的相关数据来自国家汉办网(http://www.hanban.edu.cn/),人口总量来自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GDP总量、与中国之间的进口量和出口量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https://comtrade.un.org/),国土面积、二三产业就业率、国家教育总支出、城市化率来自联合国数据库(http://data.un.org/en/iso/af.html)。本文在地理区划基础上,结合王辉(2016)、周庆生(2018)、方英(2018)等人的研究,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界定为65国,并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东欧和北非八个地理区域。

    (二)研究方法

    1.最近邻点指数。孔子学院在大尺度下以点状的实体而存在,目前,测量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的方法中使用比较多、相对成熟的是最近邻点指数方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Da是个孔子学院点与其最近孔子学院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N是孔子学院的个数,A是沿线国家的总面积。当R≦0.5为聚集分布,0.5

    2.不平衡指数。不平衡指数反映了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其公式:

    式中:n为区域的个数;Yi为各区域内某一研究对象在总区域内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介于0和1之间,如果研究对象平均分布在各区域中,则S=0;若研究对象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则S=1。

    3.地理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是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此指数计算孔子学院的集中程度。其公式为:

    式中:G为孔子学院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区域孔子学院数量;T为孔子学院总数;n为区域总数。G取值在0-100之间,G值越大,孔子学院分布越集中;G值越小,则分布越分散。

    4.核密度估计法。核密度估计法认为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地理事件发生的概率不一样,点越密集的地方,地理事件发生的概率越高,点越稀疏的地方,地理事件发生的概率越低。本文运用ARCGIS中的Kernel Density對135所孔子学院进行核密度分析。

    三、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分布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一带一路”沿线65国共有孔子学院135所,孔子课堂128个。其中东南亚11国有孔子学院31所,孔子课堂33个;南亚7国有孔子学院11所,孔子课堂12个;中亚5国有孔子学院13所,孔子课堂22个;西亚20国有孔子学院20所,孔子课堂5个;东亚一国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5个;中东欧16国有孔子学院29所,孔子课堂35个;东欧4国有孔子学院26所,孔子课堂14个;北非一国有孔子学院2所,孔子课堂3个。

    (二)空间分布类型

    本文以孔子学院为主进行研究,在地理区划的基础上,从整体、大洲和各区域三个层次分析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的分布类型。为了更精准的描述分布类型,将随机分布划分为聚集-随机分布(0.5

    在“一带一路”整体范围内,最近邻点指数R为0.63,呈聚集-随机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分别呈现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聚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具体表现为在北非呈聚集分布,在中亚、西亚、东欧呈聚集—随机分布,在东南亚、东亚、南亚和中东欧呈随机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看似聚集分布的中东欧却呈随机分布。

    (三)空间分布均衡性

    1.均衡程度分析。使用Excel进行公式(2)的计算,衡量孔子学院在各区域的分布均衡状态。计算得出,其不平衡指数S=0.4074,表明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分布不平衡。根据孔子学院在各区域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图1)可以得知,孔子学院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东欧和东欧三个区域,共86所,达到总量的63.7%,平均每国的孔子学院拥有量为2.8所,其中俄罗斯、泰国、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6国的孔子学院就有53所。

    2.集中程度分析。根据公式(3),利用Excel计算得到孔子学院的地理集中指数G=41.75。如果孔子学院平均分布在各区域,地理集中指数G=16.88,41.75远远大于16.88,这说明,从区域的角度看,孔子学院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欧和东欧地区。

    3.空间分布聚集区域分析。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分布形成了2个高密度区,即东南亚的泰国和位于中东欧西南方的各国。泰国拥有15所孔子学院,大部分都位于首都曼谷;位于中东欧西南方各国因国家领土小,城市分布紧密,且每个国家至少有一所孔子学院,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密度区。

    四、孔子学院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不论是在整体、在各区域还是在各国家,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的特征,随机类型突出。一个随机型的分布并不说明随机分布的地理现象一定是随机产生的,它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10]。孔子学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所形成的空间与诸多因素相关。孔子学院的建立在本质上是一种“需求-供给”模式[11],是中外共同商议的结果,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国的需要,影响因素从孔子学院所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更合理,因此,本文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GDP总量、国家教育支出比、城市化率、二三产就业率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量等因素进行浅析讨论。运用SPSS软件将这些因素与孔子学院分布数量做相关性分析。(见表2)

    如表2所示,孔子学院数量与所在国的土地面积、GDP、对中国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所在国教育支出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与所在国二三产就业率和城市化率呈极显著相关,与进出口量之间也呈极显著相关。

    表面上看是汉语热催生了孔子学院的建立,究其根本则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中国不仅是巨大的消费国还是巨大的生产国,因此GDP总量和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量是推动孔子学院建立的根本原因。国土面积代表国家的资源禀赋实力,其极大的影响了本国的进出量和GDP总量,因此与孔子学院数量也有紧密联系。叶英认为,孔子学院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对汉语的需求,还有一个原因,即一些国家在外语教育经费方面存在短缺现象[12]。教育经费不足,市场又急缺中文人才,中方资助的孔子学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为各国所欢迎。因此孔子学院所在国的教育支出比与孔子学院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

    上述因素之间互相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些因素虽然与孔子学院数量没有直接的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间接的联系,比如人口数量。人口数量虽与孔子学院数量没有呈现显著关系,却与GDP和进口量紧密相关。一种现象的产生,一个空间的形成,伴随的原因多种多样,关系复杂,需要更深入的挖掘。

    五、结论

    总体来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孔子学院空间分布都成不平衡状态,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和欧洲,在泰国和中东欧形成两个高密度区。在影响因素方面,孔子学院数量与所在国土地面积、GDP总量、和中国之间的进出贸易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所在国教育支出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其他因素虽与孔子学院数量没有直接关系,但也不能完全认定没有联系。各因素之间关系也十分复杂,有些呈正相关,有些呈负相关。总之,孔子学院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互动增強等经济因素而生,经济因素是根本所在,但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也不能忽略。

    参考文献

    [1]李宇明.“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N].人民日报,2015-09-22(007).

    [2]周庆生.“一带一路”与语言沟通[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2).

    [3]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25(05)

    [4]周汶霏,宁继鸣.空间分析视域下的孔子学院全球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7,(10).

    [5]曾征,杨红娟.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15(03).

    [6]高永安.十年来孔子学院的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7]袁礼,郑晓齐.孔子学院招生规模及区域分布结构预测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8]李秀丽,刘占波,赵军.石羊河流域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

    [9]刘平,刘纪平,赵荣,冯亮.近邻点指数法测度澜沧江流域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J].测绘通报,2007(10).

    [10]李军,田小红.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15(04).

    [11]叶英.从外媒报道看孔子学院的海外形象[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12]王祖嫘,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1-2014)[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