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调结构、优布局、谋创新推动“十三五”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
范文 | 张一婷 刘栩畅
“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开放合作步入关键的十字路口。在此全球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稳中提质,不仅巩固了贸易大国地位,同时在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贸易创新、积极构建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一、对外贸易稳中提质,贸易活力持续迸发 (一)从贸易总量看,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稳固 2016年至2020年,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21.6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3%,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速降低2.5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出口11.9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6%;累计进口7.6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5.5%。自2017年起,我国连续三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逆势增长,规模达到4.65万亿美元,增长1.5%;以人民币计价达到32.16万亿元,增长1.9%。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各国已公布数据,2020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占全球份额达到12.8%,较“十二五”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占全球份额达到14.2%,较“十二五”末提高0.5个百分点,进口占全球份额达到11.5%,较“十二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我国防疫物资出口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海关统计,2020年3—12月,我国出口的主要疫情防控物资规模达4385亿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3.7%。 (二)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比稳步提升 202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25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5.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较“十二五”末提高5.8个百分点。同年,加工贸易进出口7.64万亿元,较“十二五”末下降1.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3.8%,较“十二五”末降低7.7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进出口贡献持续增强,提升了产业链价值和贸易竞争力。 (三)从经营主体看,内生动力不断提高 2020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3.1万家;2019年以来,民营企业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最大外贸主体。2016年至2020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由9.28万亿元增长至14.98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38.1%增长至46.6%;其中,出口由6.35万亿元增长至9.99万亿元,自2015年起连续六年保持最大出口主体地位;进口由2.93万亿元增长至4.99万亿元。202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44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8.7%,较“十二五”末下降7.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4.6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4.3%,较“十二五”末下降2.1个百分点。 二、商品结构优化升级,市场布局更趋平衡 (一)从贸易商品看,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02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66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0.9%,占出口总额的59.4%,较“十二五”末提高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37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1.8%,占出口总额的29.9%,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疫情期间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医疗仪器及器械等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增幅分别为15.0%、12.0%和41.5%。出口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占比达到近20%。“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主动扩大进口,向世界开放市场,下调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取消部分产品进口关税,促进国内供给体系质量提升。2020年,我国原油、金属矿砂等资源型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了7.3%和7.0%,粮食、肉类等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了28.0%和60.4%。 (二)从贸易伙伴看,国内国际市场布局明显优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与前四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美国、日本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近50%,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合作潜力不断释放,正在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2016年至2020年,我国对拉丁美洲、非洲进出口累计增长49.5%和16.5%,2020年对拉丁美洲、非洲的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6.8%和4.0%。國内区域布局更加合理。2020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比17.5%,较“十二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 三、贸易创新能力日益提高,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 (一)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2020年,新业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31.1%,市场采购出口增长25.2%,新业态已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总数达31家,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105个,推动建设海外仓数量超1000个,先行先试8个加工贸易保税维修项目,支持10个省市开展二手车出口试点并实现批量出口。外贸对产业升级引领促进作用愈加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自主开拓多元化市场发展新业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二)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360.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6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15.9%。积极推动“丝路电商”平台成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已经与五大洲的22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的合作机制。近两年,我国积极参加中日韩等10余个自贸协定电子商务谈判,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中国—新西兰自贸升级等电子商务议题谈判。同时,还推动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电子商务工作组等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框架下的电子商务磋商及合作,并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一)从全球服务贸易看,“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保持全球第二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额为6616.3亿美元,2019年提升至7838.7亿美元。我国服务出口额由2016年的2095.3亿美元,稳步扩大至2019年的2831.9亿美元,2019年服务出口在全球的份额为4.6%,居全球第五位,与排名第四位的法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我国服务进口额由2016年的4521亿美元,增至5006.8亿美元,2019年服务进口在全球的份额为8.6%,保持全球第二位。贸易差额方面,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由2016年的2425.7亿美元收窄至2019年的2174.9亿美元。 (二)从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看,近年服务出口增速高于货物出口增速 根据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达到5.42万亿元,2016年以来服务贸易规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保持在14%以上。2018年、2019年我国货物出口增速分别为7.1%、5.0%,服务出口增速则分别为14.6%、8.9%,大幅高于货物出口增速。 (三)从服务贸易结构看,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提高 根据外汇管理局数据,2016年以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速高于服务贸易整体增速,2019年相差约8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型服务在服务贸易中的占比稳步提升,2016年为32.4%,2019年升至36.4%。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两个细类在“十三五”期间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至2019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3.9%、16.1%。而旅游、运输、建筑三大传统服务贸易的规模占比逐步下降,2019年为62.1%,较2016年下降4.1个百分点。 五、开放平台体系加快构建,贸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从开放平台看,外贸集聚区、贸易促进平台等建设积极推进 2016年以来,我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试点城市等建设稳步推进,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创新管理制度,有力支撑了外贸发展。成功举办3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等综合性展会,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020年,新设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逐步扩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范围,2020年在全国28个省、市(区域)建立了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 (二)从贸易环境看,持续推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发展 我国积极构建高水平法治化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贸易便利化,建设和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一体化运作职能和服务水平,提升通关效率。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达到21个,并高水平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已有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面推广,正在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同时,更好统筹了发展和安全,有序推动重点商品和服务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出口管制法》,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六、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稳妥应对经贸摩擦 (一)从多边贸易体制看,我国坚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地位 我国始终支持并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2018年,我国发布《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实践,阐释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的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阐明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愿景与行动。同年,我国提出世贸组织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五点主张,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合理必要改革。 (二)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看,自贸区战略加快推进 我国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柬埔寨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智利、新加坡等国签署了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特别是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作为一项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貿协定,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进展,为我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迎来新契机。 (三)从应对经贸摩擦看,稳妥处理中美经贸分歧并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2018年3月以来,美国政府单方面对华挑起经贸摩擦,我国政府一方面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基本原则,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妥善处理分歧,同美国开展多轮对话磋商,最终于2020年初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中美双方管控分歧、推动经贸合作奠定重要基础。同时,我国积极应对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有效维护我国正当经贸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 七、对国民经济作出新贡献,为全球贸易注入新活力 (一)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外贸继续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为我国稳增长大局提供强劲动力 2019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1.0%;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贡献率仍保持为正。外贸带动就业人数约1.8亿人,进口环节税收贡献超11%的全国税收总收入。2020年货物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较“十二五”末减少9.9%,保障了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主动扩大进口优化了国内供给体系,提升了出口产品和服务水平,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惠及全球 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促进了全球范围资源合理配置。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0.8%,较“十二五”末提高0.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我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与世界各国经贸联系和互利往来越来越密切,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多双边经贸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冠疫情以来,我国以实际行动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尽己所能扩大防疫等物资出口,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和世界经济贸易复苏。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