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云南省经济发展与居民储蓄关系研究
范文

    范志浩 韩赟

    摘?要:以2000—2018年云南省储蓄、生产总值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模型,对其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探究储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云南省GDP的增加没有带动居民储蓄增加,居民储蓄的增加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但其变动系数小于1。据此,应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对企业的资金帮扶,提升储蓄投资转化率。

    关键词: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协整分析?Granger检验

    一、引言

    很多学者都曾尝试研究储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资本的增加作为国民财富的源泉,而资本的增加又依赖于储蓄。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储蓄等于投资,而投资可以通过乘数作用影响国民收入,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索洛模型则从动态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凯恩斯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探究储蓄引起的资本存量变化在较长时间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appelli(2010)认为储蓄在收入和消费中起到稳定平衡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1]。Feldstein(1980)认为经济发展与储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并且得出储蓄的变化具有增长效应的结论[2]。

    从现实角度来看,近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多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以前的经济大国变为现在的经济强国,这也带动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增加了我国的居民储蓄规模[3]。对于储蓄率和储蓄规模上升的原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比如,樊纲和吕焱基于二元经济模型对国民储蓄率上升进行解释[4],Fujis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角度对国民储蓄率上升进行解释[5]。而居民储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币的发行,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国家对宏观政策的实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用于制定宏观政策,保持一定的储蓄率,也是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手段[6]。所以如何合理配置居民的储蓄,并合理利用居民储蓄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云南省2000年至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住户储蓄余额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储蓄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根据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统一口径原则,本文以2000年至2018年《云南统计年鉴》中云南地区生产总值(用G表示)代表云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年末住户储蓄余额(用S表示)代表居民储蓄水平。由于对各序列数据选取对数并不改变其动态关系,同时为了降低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影响,本文研究对上述变量做对数化处理,处理后分别记为LNG和LNS,并记其一阶和二阶差分别为DLNG、DDLNG和DLNS、DDLNS。本文的相关计算和分析均在运行EViews100的基础上完成。

    (二)平稳性检验

    本文使用ADF检验法,根据AIC定阶法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对序列LNG和LNS进行平稳性检验,观察时序图发现这两个序列均为上升趋势,故选擇时间趋势和常数项。检验结果表明,序列LNG和LNS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位根,即不平稳。所以采取差分法处理变量序列重复上述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结果可知,LNG和LNS都是二阶单整序列,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三)协整检验

    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储蓄之间的变量关系,故选用EG两步法对序列LNG和LNS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这由表2结果可知,序列LNG和LNS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因此,使用Granger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与方向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四)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的作用是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使用其来判断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储蓄间的因果关系,并分别选取滞后阶数为1和2进行研究,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无论滞后期为1或是2,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LNS?does?not?Granger?Cause?LNG”,即有由LNS到LNG方向的格兰杰原因。同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不拒绝“LNG?does?not?Granger?Cause?LNS”,即不具有由LNG到LNS方向的格兰杰原因。也可以说居民储蓄是引起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是单向原因。

    (五)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结果,对住户储蓄年末存款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结果显示,回归方程的系数具有较高的显著性,且有较为显著的拟合优度。同时可以确定LNG和LNS变量间存在长期的经济关系。具体来说,云南省第t年住户储蓄年末存款每变动1%,该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将会随之变动088682%。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GDP的增加没有能够带来居民储蓄的增加,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7],且该群体数量占比较高。按照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规律,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高于低收入家庭,致使居民储蓄未能同步增长[8]。建议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设计收入再分配项目来减少收入不平等,同时应该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储蓄率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9]。

    居民储蓄增加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但是其系数小于1,说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还有提升空间。因为储蓄需要转化为投资才能变成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所以沉淀的储蓄资金较难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作用。上面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云南省投资渠道不够畅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资金浪费现象,金融中介作用亟待发挥。由此应当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好“看不见的手”,提升储蓄投资转化率。同时还要提升金融中介机构的工作效率[10],适当放宽贷款审核,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建设,从而提高居民储蓄资金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JappelliT,PistaferriLThe?Consumption?Response?to?Income?Changes[R].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2010

    [2]Feldstein,MartinThe?Optimal?Level?of?Social?Security?Benefit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85,May

    [3]李波波我國城镇居民储蓄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7

    [4]樊纲,吕焱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民储蓄率提高:刘易斯模型的拓展与应用[J].经济研究,2013(3):19-29

    [5]KUJIS?LHow?Will?Chinas?Saving-Investment?Balance?Evolve[R].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No5,2006

    [6]陈舸,陈舸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中国外资,2012(09):7-8

    [7]赵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分析[J].现代金融,2020(01):3-7

    [8]甘犁,赵乃宝,孙永智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经济研究,2018,53(12):34-50

    [9]吕采霏,田冉中国国民储蓄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1):140-142

    [10]杨天宇破解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之谜[J].?经济学家,2019(11):14-22

    〔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编号:YH2020-C13)阶段性成果〕

    〔范志浩、韩赟(通讯作者),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