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门诊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临床分析 |
范文 | 张桂香 李婧 【摘要】目的 探讨对饮食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于门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6例在2017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将其中接受常规饮食指导服务的23例儿童设为参照组,将另外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服务23例儿童设为试验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饮食问题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饮食问题改善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分较低,两组数据存在对比差异,P<0.05。结论 对前往门诊诊治的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可改善儿童饮食问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门诊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6..02 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儿童出现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概率逐渐升高,逐渐成为儿童时期常见现象,多发于1~5岁儿童,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普遍存在挑食、偏食等问题,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此类问题日益突出,会降低儿童免疫力,诱发各种临床疾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1]。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儿童的饮食指导,纠正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帮助儿童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减少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对儿童身体的危害,对儿童进行科学喂养。基于此,本院选取部分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饮食行为问题改善效果,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共有46例,均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研究年份为2017年2月~2019年10月。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分为两组。试验组共有23例儿童,儿童年龄范围为1~5岁,平均年龄为(2.8±0.2)岁;其中包括男性儿童7例,女性儿童16例。参照组共有23例儿童,儿童年龄范围为1~6岁,平均年龄为(3.4±1.4)岁,其中包括男性儿童8例,女性儿童15例。两组参与本次研究儿童各项资料经对比显示,组间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采用常规饮食指导服务。试验组给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服务,主要包括:(1)个性化喂养干预:根据每个儿童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对患者采取有效喂养干预措施。例如:对于胃口较差的儿童就餐前不允许患儿吃零食,使儿童有饥饿感,增加食量。(2)宣传相关知识:对儿童家属展开健康教育,通过给家属发放宣传手册或给家属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指导家属对儿童饮食问题进行干预,控制儿童就餐时间和饮食量,并对儿童饮食现象进行分析,让家属明确儿童存在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3)纠正患儿不良习惯。儿童在就餐期间,家长应叮嘱儿童不可移开食物,杜绝一边玩一边进食现象;并严格按照就餐时间进食。若患儿存在偏食现象,家长应适当减少该种类食物量,增加儿童对食物的兴趣。(4)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避免在进餐时训斥教育孩子等行为。(5)规定就餐量,在对儿童进行喂养干预时,需规范每日儿童就餐量,并让其明确每位兒童就餐量都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和其它儿童进行攀比,以免儿童勉强进食增加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试验组和参照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改善情况。主要从食物恐惧、饮食行为不良、挑食和偏食、厌食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上症状出现越少,证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改善情况越佳。(2)观察试验组和参照组不良行为发生率。主要从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发育不良两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分值与不良行为发生率成负相关。 1.4 数据处理 本次采用的专业统计学软件为SPSS 19.0,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评分表示方式和检验形式分别为(x±s)和t检验;不良行为发生率表示方式和检验形式分别为(n,%)和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 2 结 果 2.1 对比试验组和参照组饮食行为问题评分情况 试验组饮食问题评分相对较低,参照组饮食问题评分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尤为显著,P<0.05。见表1。 ?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有23例,不良饮食习惯患者有2例,发育不良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3/23)。 参照组患者有23例,不良饮食习惯患者有5例,发育不良患者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82%(11/23)。x2=6.5714,P=0.0103。 3 讨 论 目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属于普遍存在现象,多与家属喂养方式和喂养环境有关,儿童因缺乏对饮食的认知,所以极易养成挑食、厌食习惯,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采取积极干预措施,纠正儿童错误饮食习惯,培养儿童饮食兴趣,保证儿童机体摄入食物量,维持儿童体内营养,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改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从而使儿童养成按时吃饭、好好吃饭的习惯,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2]。 临床比较常见的护理干预方式有常规护理服务和综合护理服务。常规护理服务虽也能对儿童饮食进行干预,但是无法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干预效果较差[3-4]。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引导儿童合理饮食,改善儿童饮食习惯,从而纠正儿童饮食不良行为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饮食行为问题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与参照组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组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前来就诊的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采取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改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儿童的配合度和家属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 燕,郭 锋,殷刚柱,et al.合肥市1873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9(5). [2] 曾 婧,李永俊,程光文,et al.武汉市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7(12):1090-1093. [3] 赵蓉萍,王文志,程改平,et al.成都311例中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综合营养评价及饮食行为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06):551-555. [4] 王菲菲,李 雪,刘 靖,et al.孤独症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18). 本文编辑:董 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