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国内网上档案展览的调查与分析 |
范文 | 陈丽萍 摘要:作者对国内省级以上档案专业网站中的网上展览栏目进行了一番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了解我国档案网上展览的建设情况,并对该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档案网上展览建设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档案网上展览的关注。 关键词:档案;网上展览;综合档案馆:网站 1各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网上展览建设概况 本次调查选择国内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的网上展览作为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从2008年12月10日开始,截止至2009年2月26日。调查发现青海省尚未建立档案信息网站:河北省、贵州省和陕西省档案信息网网页无法显示:山西省档案信息网未设置相关栏目。因此,此次调查不针对以上省份。这样,此次调查的对象共计29个,即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其余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档案信息网站的网上展览栏目。 调查结果显示,各馆档案网上展览栏目的名称各异,多达11种,其中“网上展厅”的使用率最高,河南省档案信息网、宁夏档案信息网、重庆档案信息网、吉林档案信息网、广东档案信息网、江苏档案、浙江档案网、福建省档案局(馆)、江西省档案局以及琼南阁(海南省档案局主页)均使用该名称;其次是“网上展览”,有上海档案信息网、广西档案信息网、黑龙江档案信息网、湖北档案信息网、安徽档案信息网、内蒙古档案信息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7个网站使用:紧接的是“档案展览”,使用者有湖南省档案馆、四川档案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而天津档案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信息网则称之为“在线展厅”。其余网站网上档案展览的名称各异。但都比较相近,如“参观展览”、“网上展室”等,比较特殊的是云南档案信息网将该栏目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调查还发现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档案信息网、广西档案信息网、辽宁档案信息网、宁夏档案信息网、重庆档案信息网、江苏档案、吉林档案信息网、山东档案信息网、安徽档案信息网和江西省档案局12个网站外,档案网上展览栏目一般都设置于一级菜单中。 2国内各综合档案馆档案网上展览建设特点 2.1个别网站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 比如:北京市档案信息网,该网站突出之处,总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公布相关的实物展览信息;(2)集中发布全市各区档案馆的展览信息,用户通过市档案信息网就可以观看各区的网展;(3)网展由各区档案馆自行制作,风格迥异,形式多样:(4)选题丰富多样,贴近民众需求。同时还展出局馆职工作品,既有利于丰富职工生活,又能宣传档案事业;(5)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参观展览”栏目页面最下方有这么一行字“如果侵犯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更改。”;(6)广泛建立链接。北京市档案信息网除和各区档案馆网展建立链接外,还同“首都之窗”等门户网站建立了链接;(7)设置搜索引擎,查询条件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方便、快捷。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云南档案信息网,该网站在页面设计上处处体现以用户为本的理念:(1)进行在线人数统计;(2)提供26种字体颜色供用户选择,字体可以选择放大、正常、缩小;(3)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自行滚屏,滑动鼠标滚轮可以变焦图片,自由灵活;(4)用户可以点击该栏目下方的“留言”进行留言,也可以选择“将本信息发给好友”或“打印本页”,方便用户交流利用;(5)该站网展的文字说明详备,用户通过观看展览可以切切实实获得知识,而且部分网展配有英文译文:(6)上传网展时标注上传时间,让用户了解网展的制作时间以及更新速度;(7)对各网展的利用人数进行统计,以跟踪分析展览的利用情况。 2.2存在展览主题单调、信息量小的现象 很多网上展览沿袭了传统展览的习惯,往往办展就是为了配合政治形势的宣传,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度不是很高。甚至有一些网上展览就是传统展览的翻版,未经进一步组织整理就上传发布。传统展览由于版面限制,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少,而网络是一个无限延伸的领域。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文字介绍背景及相关知识,深刻诠释展览的主题,让用户了解、融入展览,获得知识,那将是很大的成功。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档案网站网展的文字说明简单、无力,无法提供详尽的背景信息。有的甚至只有标题而已,用户只能浏览照片,信息量少。如广西档案信息网网上展览分为“八桂伟业”、“邓小平与广西”、“张云逸”和“胡志明与广西”,主题主要偏向政治宣传,用户浏览过一次后恐怕就很少再会去浏览。 2.3展览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交互功能没能得到很好实现 调查表明网站在制作网上展览时有使用Photoshop技术,有的还会运用Flash技术。但有的网站为节省空间将大量信息用Photoshop处理后就编排在一个版面上,页面颜色搭配还不和谐。总的来讲,目前很多网展仍未“动”起来,更没有一个展览同时结合声音、视频进行展览。从全国范围内看,各档案网站在建设水平上参差不齐,甚至同一网站不同主题的网展的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差距还特别大。此外,网上展览作为一个自由的空间应该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上档案信息网来浏览,并且可以复制下载,甚至可以在线提问、留言、和其他人交流。但国内网上展览在这方面仍需改进,部分网展根本没有提供互动,用户只能被动接受。站内搜索、利用统计等工具也都没有被好好运用,调查发现仅有9个网站设置利用计数器,占33.3%。 2.4更新速度慢,宣传力度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 网展的一个特点在于制作成本低,更改容易,制作速度快。这主要是因为网展可以省去展馆建设以及展览布置等费用,而且制作也比较快捷,不用花时间等待展板制成实物。但调查发现,各档案信息网网展的更新速度缓慢,有的是一年更新一两次,有的就只是在刚设置栏目时上传一些展览,就从未更新维护。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档案网展的宣传力度十分不够。有的网站甚至主页都不对网展进行宣传报道,那么试问用户会去注意到网展吗?并且大部分档案信息网都不太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现在知识产权纠纷愈演愈烈,但很多档案馆仍未有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各个网展上展出的大量照片里,只有山东、海南、宁夏、广东、云南、湖南、福建、内蒙古和浙江九个省在照片上标注“××档案馆”。在网展中引用他人文章或言论时,有时也未注明转载来源、作者名称。 笔者认为现在国内档案网上 展览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且与国外相比具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由于各档案馆对网展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不同,认识到档案网上展览的重要性,自然会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于该栏目的建设中。目前很多档案馆还未充分认识到档案网上展览的重要性,只是跟风办展,没有认真去做。而且。目前也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规范来指导档案网上展览的建设。另外资金、人才队伍的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档案网上展览的发展。以下笔者就如何更好建设网上档案展览提出几点建议。 3提高档案网上展览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3.1重视从宏观角度提高档案网上展览的建设水平 首先,提高各界对档案网展重要性的认识。网上展览不仅比传统展览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影响范围更广,更有深度。这些特点决定了网上展览的重要性。经过调查,笔者认为档案部门对网上展览重要性的认识仍需进一步加强,网上展览不仅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只有档案部门认识到网展的重要性后才能花精力去办好网展,而好的展览才能吸引领导、用户的关注,赢得公众的认可。增进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其次。在档案法律法规中规范档案网展,解决档案网展的规范及政策问题,统一思路。将定期举办档案网展列为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法定职责,并明确办展指导思想,将极大地促进档案网展的发展。再次,加强对档案网展工作规律的研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只有充分抓住事物发展规律才能办好网上展览。对档案网展工作规律进行研究,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深入研究档案网展,同时可以同高校联合对档案网展进行深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有利于档案网展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最后。制定档案网展发展的规划。发展规划的制定有利于指导档案网展工作的开展。应由国家档案局制定全国统一的发展规划,从宏观上指导各档案部门的网展工作。各档案部门可以依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地区发展规划,有特殊情况可以对国家发展规划进行调整。 3.2做好档案网上展览的策划工作,注意抓住时机、灵活选题 同传统展览一样,办好网展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这样容易得到资金支持和赢得社会公众的青睐,取得更大的宣传教育效果。档案部门对于政治形势和社会热点要具有高度敏感性,形势研究要有前瞻性,要提前进行可行性分析。经分析可行的话,就要认真筹备,时机一到即可上传发布。调查发现各档案信息网普遍意识到要抓住党和国家以及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的时机进行展出,但同时也发现大部分档案信息网都偏向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宣传,而以当今社会热点为主题的网展则明显偏少,甚至没有。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有助于吸引用户眼球,引起共鸣。进行用户需求分析,结合馆藏资源,灵活选题。主题一经确定即围绕主题选择典型材料,并按照一定的体系加以组织,才能很好地体现展览的思想性、知识性。现在的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与个性,所以要吸引他们来利用,网展的选题就要有创意、要时尚。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的一些网展就赶时髦。如随着一些好莱坞著名电影的播映,NARA就适时展出相应的档案。同时可以考虑针对某一专业群体提供专门的网展,提供比较专业的信息。 3.3注重加强档案网上展览的网页设计 和谐大方、便于使用的网页有助于留住浏览者。网页设计包括色彩调配、导航体系、访问速度、链接等方面。档案部门进行网页设计时可以运用处理软件可以将材料加工成各种形状,选择适宜的背景,还可以添加背景音乐、动画,使展览生动有趣。NARA“在线展厅”的一些展览就配有现场录音录像。网展也可以设置成主、副版形式。在主版上可以重点突出展览的与众不同之处,而副版则可以提供大量相关信息。这样展览的条理清晰、信息量也大。仅仅依靠照片用户是无法获得大量信息的,所以做好文字说明极为重要。档案部门在制作网展时需要了解各照片的背景、相关知识,并从中挑选出精练、典型的部分作为展览的文字介绍。当然也可以通过友情链接的方式集中相关信息。使该网展成为相关信息聚集的中心。同时可以考虑将用户的部分留言、建议做成网展的介绍,丰富网展的文字说明。引导用户深入研究。此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互动的需求。用户可以发表评论,可以推荐该网络信息给朋友的现象已经在国内的档案网展中出现。但国外已经更进一步,即向公众征集材料,吸引公众参与网展的制作。新加坡国家档案馆(NAS)举办过一次网展,该展是由4位来自Temasek工业大学信息研究专业的学生创作的。他们把网络出版和多媒体设计技能运用到这个实际项目中,展示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档案意识,还有利于网展制作的多样化,值得推广。 3.4加大宣传力度,打品牌战 现在传统展览开始注重借助媒体进行宣传,而网展作为网络的一部分在宣传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与其他网站建立链接,或者交换登陆广告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现在的公共论坛(BBS)很多,档案网展也可以在公共论坛上宣传。但要注意宣传应贯穿展览全过程,动态宣传。现在,有的档案馆在宣传实物展时抓住了观众猎奇的心理而采用了一些新颖的宣传策略。如北京市档案档案馆在推出《共和国的庆典》展期间举办了一个“在展览中寻找自己身影”的活动,凡是在展出的近300幅照片中发现自己身影的观众,将获得档案馆免费赠送的照片一张。此类宣传策略也可以运用于网展中。在进行宣传时还应注意进行品牌经营,对于价值较高的网展可以花精力宣传,而对于一般的网展则可以将宣传空间让给其他栏目。另外还可以在档案馆中设置休闲区,参观者通过馆内电脑即可浏览网展。同时,档案部门要注意扩大网展的影响深度,可以考虑将网展制成书籍、光盘等实体形式加以保存、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益民,专题展览的策划与组织[J],中国档案,2004(5)。 [2]刘南山,关于当前上海档案工作创新的若干思考[J],新上海档案,2004(4)。 [3]边莹,美国国家档案馆网站的特色[J],中国档案,2007(4)。 [4]刘红兵,刘红芳,崔豫湘,档案信息网站内容组织策略[J],档案管理,2005(2)。 [5]丁枫,国际档案界动态[J],中国档案,2005(9)。 [6]连志英,办好档案展览的几点思考[J],档案时空,200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