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研究
范文

    张东华 杨帆

    摘 要:在协同创新环境下,从联盟合作社会趋势、馆际共性合作基础与信息技术建设支撑等方面分析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的可行性,深入构建涵盖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组织管理协同、资源聚合协同与公共服务协同的三位一体建设模式并提出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

    Abstract: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cross-system archives information alliance construction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operative social trends in cooperation, inter-library general cooperation foundations, and support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nd in-depth construction of cross-system archives information alliances,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and The three-in-one construction model of resource aggregation collabo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collaboration and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system archives information allian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ross-system;Archives;Information alliance

    协同创新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符合全球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潮流的重要创新方向。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提出“社会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协同创新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适应协同创新环境并支持协同创新的发展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协同创新能有效推动信息资源在各创新主体间的有序流动,社会公众、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通力协作,促进协同创新环境下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变革。[1]档案馆作为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聚集地,可为各协同创新主体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并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长期以来档案馆对于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探索有所重视,协同创新环境对跨系统档案馆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各系统档案馆创新馆际合作,建设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 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的可行性

    协同创新是指将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匯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2]。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是在一定范围内将来自于不同系统的档案馆通过成员馆共同认可,自愿组织结合的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的具有合作优势与活力的档案信息联合体。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的初衷是充分利用公共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以及科研院所系统等不同系统档案馆所存的特色馆藏信息资源与服务方式势差,形成档案信息资源与服务互补效应,从而提升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信息资源整合程度,降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成本,满足不同层面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

    1.1 联盟式理念符合社会协同创新趋势。协同创新政策的实施给创新体制带来重大变革,档案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协同创新要素日益受到各协同创新主体的重视。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合作日益密切并出现集群用户,档案信息资源集群用户的产生导致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变革,单一系统档案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与集群用户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社会协同创新趋势下,各系统档案馆采用联盟式发展理念,建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进行各系统档案馆馆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互补。依托协同创新环境,以建设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为共同发展方向,有效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交互,缩短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间距离。

    1.2 档案馆馆际共性奠定联盟合作基础。各系统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节点,在社会属性与职能、服务模式与工作流程等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首先,档案馆作为集中保管档案并提供档案服务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各系统档案馆在履行档案收集与档案贮存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还具有相近历史记忆职能、资政决策职能、社会教育职能、学术研究职能、信息传递职能、智力开发职能与公共消遣职能[3]。其次,各系统档案馆的服务模式近似,基本涵盖档案服务人员、档案信息资源与档案用户三大要素。此外,各系统档案馆的工作流程基本包括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信息保存,档案信息转化与档案信息传播等环节。

    1.3 信息技术发展提供联盟建设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媒介的运用将档案馆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服务引入以计算机管理与全媒体传播为主的智能化发展轨道。同时,各系统档案馆产生与保管的档案资源数量与日俱增,档案种类与载体日益多样。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长久保存与有效利用,保证用户获取档案信息的时效性与便捷性,各系统档案馆的也从实体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迈进。可见各系统档案馆虽然在馆藏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馆藏资源数字化已成为各系统档案馆共同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为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使各系统档案馆通过搭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信息联盟的框架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

    2 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模式

    2.1 信息联盟组织管理协同。在协同创新环境下,为缩短不同系统档案馆的馆际距离,增进馆际了解,简化档案信息传递环节,降低管理成本,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应是自发组织、自主运作的协同合作的团体。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组织管理协同模式可采用协议模式、联席会议模式以及理事会模式。(1)协议模式。协议模式是指信息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联合服务的组织管理协同模式。即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各成员在进行合作时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确定共同认可的合作章程,规定合作范围、合作程度与合作方式等内容。(2)联席会议模式。联席会议模式是指信息联盟各成员定期举行会议,商讨联盟事宜。即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中由某一系统档案馆牵头定期举办会议,进行沟通、协作、决策等,以规范信息联盟的管理与服务,推动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建设与发展。(3)理事会模式。理事会模式是指跨系统信息联盟的成员成立理事会作为最高领导决策机构,发挥领导职能。即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通过成员推选成立理事会以及相关的机构,负责信息联盟日常事务与决策,组织协调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正常运转,并提供咨询、参考等多方面的服务[4]。

    2.2 信息聯盟资源聚合协同。档案信息资源的聚合协同是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的基础内容。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资源聚合协同方式主要包括社会记忆数据库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1)社会记忆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把社会推进到声光电时代,档案记忆是历史记忆的现代传达,对当代社会记忆建构形成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力[5]。在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资源聚合过程中,应对社会记忆构建性进行准确分析与挑选,综合各系统档案馆的资源,构建相对完整的合理化的社会记忆数据库。(2)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在协同创新环境下,以协同创新主体的需求为驱动,注重特色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编制特色馆藏目录与导航并在各成员馆中进行深度共享,为相关优势行业与优势学科的协同创新主体提供特色档案信息资源保障。(3)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资源聚合与共享的关键环节,将信息联盟的特色档案信息资源与社会记忆数据库进行统一加工,建立统一的资源格式标准、转换标准和表现形式以及资源交换机制,将公共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以及科研院所等不同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重组。

    2.3 信息联盟公共服务协同。满足协同创新环境下各创新主体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是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的最终目的。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公共服务协同包括建立协同创新关联机制、面向创新主体提供服务以及搭建公共服务技术平台。(1)建立协同创新关联机制。在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发展初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或者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主动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过程中调整服务方式,与协同创新主体建立由点到面的广泛关联,增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针对性。(2)面向创新主体提供服务。在建立与协同创新主体广泛关联的基础上,面向创新主体的利用需求,为创新主体提供档案信息专题服务、档案信息增值服务以及二次档案文献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减少协同创新主体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的盲目性。(3)搭建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搭建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是指为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各成员提供技术帮助与应用创新,是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信息联盟各成员馆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向平台申请技术支持与指导,依托专业技术机构提升信息联盟服务与协作水平,保障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协同创新发展。

    3 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建议

    3.1 秉承分众核心理念,打造扩散性联盟成员结构。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在进行联盟成员结构选择时应当适应协同创新主体多样性的特点,充分了解协同创新主体的特性与信息需求指向。秉承分众核心理念,广泛吸收公共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以及科研院所系统等不同类型的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成员,形成覆盖面广、辐射范围大的信息联盟网络,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满足各协同创新主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在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成员结构建设过程中,适当模糊各成员馆间的行政边界,在各成员馆间通过协调沟通自组织形成一种多中心的成员结构[6]。由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成员共同选取若干社会综合影响力大,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程度高且具有较强技术与服务创新能力的档案馆作为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核心成员,广泛吸引相关行业的档案馆加入,使之成为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扩散成员。

    3.2 应用数据关联技术,整合一站式联盟档案资源。为满足协同创新环境下各创新主体的需求,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内部各成员馆应在整合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各档案馆间档案信息资源的跨系统一站式整合程度。首先,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资源整合应当充分考虑联盟辐射范围内的优势产业、前沿学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寻求各系统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跨领域、跨学科结合点,重点开发协同创新主体分布集中、档案信息需求旺盛的领域;其次,整合一站式联盟档案信息资源需要解决各系统档案馆间档案资源开发重心与开发能力间的差异问题,对联盟各档案馆的成员、资源结构、传递与共享方式等进行充分协调,强化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交流沟通意识,解除意识层面的整合障碍;最后,应用数据关联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转换为格式统一、标准规范的可识别数据,并可以实现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关联访问,有效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效率[7]。在广泛应用数据关联技术的基础上,信息联盟将形成内外部相互联接的一站式信息资源数据库,有效扩大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范围并创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

    3.3 构建多级运作模式,提供多维度联盟信息服务。为满足协同创新环境下创新主体的多元需求,保障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运行效益,各系统档案馆进行资源与服务能力上的互补。在各系统档案馆进行跨系统协作的过程中,应形成涵盖公共文化服务、特色馆藏服务与主体定向服务的多极化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运行模式[8],依托不同系统档案馆的选择性联合,提供多维度的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指公共系统档案馆与高校系统档案馆进行联合,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档案知识讲座、档案展览以及推广活动,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特色馆藏服务主要是指公共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以及科研院所系统等各系统档案馆在保障公众基本利用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面向关注特色馆藏资源的协同创新主体,以推动特色行业与前沿学科的发展;主体定向服务主要是指高校系统与科研院所系统档案馆面向协同创新主体提供的档案信息定制服务,体现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信息情报定制功能,有效提升协同创新主体的档案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价值。

    3.4 完善监督保障系统,提升全过程联盟运作效能。为保障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运作效能,必须建立涵盖政策法律约束、社会监督与协商自治的三位一体的监督保障系统。首先,从国家政策与法律层面对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进行整体约束。协同创新政策积极引导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建设,鼓励各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并激发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需要对于协同创新主体的行为提出要求,有效控制协同创新主体在信息联盟建设中的行为。其次,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面向社会公众与创新主体,应当积极发挥档案相关行业协会、档案信息用户与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保障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的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社会公众与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合理处理信息联盟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的侵权事件,并以公众舆论作为重要的反馈来源。最后,协商自治是保障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成员与社会公众权益的有效手段,与政策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不同,協商自治是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间通过沟通协商达成共同认可的协议章程的自治性手段。其优势在于加强联盟内部各成员间的联系,主动遵守联盟内部规定,自发性维护联盟的发展。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基于协同创新的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研究”(项目编号:TQ171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 ] 王瑞鑫,李玲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05):17-21.

    [2] 刘春艳,马海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10):41-49.

    [3] 李晶伟,余维健.21世纪以来我国档案价值研究进展与趋势[J].档案与建设,2017(05):10-14.

    [4] 张俊.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的集群化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01):76-81.

    [5] 牛力,王烨楠.基于档案的城市记忆资源建设全过程模型及应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01):24-30.

    [6] 李杉杉.服务于协同创新的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08):61-72.

    [7] 吕元智.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语义关联聚合实现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5(05):60-65.

    [8] 冯君,赵乃瑄.我国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多极化运行模式[J].图书馆论坛,2016(09):85-92.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来稿日期:2018-06-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