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临床特点比较及治疗对策 |
范文 | 叶小红 李文艳 【摘要】目的 比较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诊的180例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病情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收缩性心衰组90例、舒张性心衰组90例。统计整合两组与基础资料和临床表现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检查对比后,发现舒张性心衰组和收缩性心衰组相关指标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在基础资料和临床表现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治疗时建议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舒张性心衰;收缩性心衰;临床特点;治疗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6..01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又称心衰,指因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使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不足,导致心脏循环障碍,而其发展到最后,即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临床多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液体潴留等,猝死风险较高。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是心力衰竭的两种类型,两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又在发病机制、治疗措施上相异,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各自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1],本文基于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讨两者的不同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诊的180例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病情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收缩性心衰组90例、舒张性心衰组90例。收缩性心衰组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60~78岁,平均(65.84±5.05)岁;舒张性心衰组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58~79岁,平均(66.52±6.24)岁。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数据,包含血压、胆固醇、白蛋白、血氯、血钠、左室舒末容积(EDV)、左室缩末容积(ESV)、腦钠肽(BNP),并进行记录[2]。 1.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x±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检查对比后,发现舒张性心衰组和收缩性心衰组相关指标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对于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临床上遵循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抑制或消除病因,矫正基础性心血管疾病,及时改善心理衰竭症状。一般治疗心力衰竭多使用药物综合治疗法,包括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心肌能量优化剂等相关药物,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为其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而除开西医药剂综合,中医辨证治疗在心力衰竭方面更具针对性特点,因其能对多种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关于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具体诊断治疗标准,尚待进一步研究[3-4]。 综上所述,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在基础资料和临床表现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治疗时建议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卫国,归 ? 青.舒张性和收缩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359-8360. [2] 周 ? 康.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临床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138-140. [3] 于彤彤,刘双双,王菁菁,王传合,韩 ? 苏,孙志军.舒张性和收缩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分析[J].天津医药,2015,43(01):68-71. [4] 黄 ? 峻.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与展望[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4,2(0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