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研究 |
范文 | 孔相宜 侯明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自贸区建设 ?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5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1.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但是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传统经济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制约。“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这些地区很快重新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并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同时这些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深刻影响 由于人们对经济国际化的认识角度、深度和广度的不一致,目前关于经济国家化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大部分观点认为,经济国际化是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本国的国界,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实现商品贸易、资本运作等实际性的贸易活动,实现国际间的贸易相互融合与渗透,实现国际地区间经济宏观管理与微观运作的有效联动,突破国家之间政治体制壁垒,使各种经济贸易要素超越区域界限,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过程。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经济国际化的典型代表。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再一次推动了我国与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为了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开展的国际化深度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地区参与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在今后的国际化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贸易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涵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一些发展中的国家,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经济市场规模,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地区贸易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拥有的经济贸易总量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也推动了我国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具有新型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上升期,这些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要求,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中的需求相契合,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支撑这些国家和地区基础设建设的重要元素。 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地区开展国际间经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国际化是实现“一带一路”区域间产业经济合作的必经之路,将有力地推动沿线地区开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我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新的产能和动能,还需要提升就业率和地区的生产力。“一带一路”沿线的每一个国家也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愿景[1]。这就使得沿线每一个国家在制定适合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有效地与“一带一路”实现战略对接,制定共同发展经济的国际化战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互补。我国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满足了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推动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内沿线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制造业材料、轻工业产品等产业结构的发展,依据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现沿线经济共享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有力地带动了沿线地区金融产业的提升。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使我国的金融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的新时期经济模式,坚持以“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我国的“一带一路”金融产业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了我国货币的国际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使我国金融贸易发展的经济理念得到有效实施。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交易规模逐渐增长,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为代表的金融贸易圈,我国的金融产业正在向国际化迈进。 有力地增强了沿线地区参与经济国际化的能力。国际贸易步伐的加快,需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在扩大我国外汇储备的基础上,有力地增强了参与经济国际化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的边缘成本达到了实际收益的临界点,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来增加对外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外汇储备的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将实现新一轮的经济腾飞与发展,实现对外投资项目的增长,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等相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真正实现中国资本输出和投资国外实体经济的战略目标,保证我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和发展外贸,形成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经济国际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突出了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模式以及战略重点,这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与路径。 “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现状。在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报告中,我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域由18个省份构成,同时辐射其他6个省份。这份规划图,涵盖了东部、西部和中部三个地区,包括了东部的8个省、西部的10个省和中部的6个省,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三大区域经济带,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格局[2]。长期以来,三大区域经济带发展严重不平衡,这也是由这些区域经济带的历史经济总量造成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沿线地区的经济国际化,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是“一带一路”贯穿了整个三大区域经济带,实现了三大区域经济带的有效交流与融合,通过东部地區产业转移,实现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东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二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东部区域经济带已经具备了外向型发展的经济特征,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东部、中西部区域经济合理优化和产业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逐渐开展产业中西部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新的战略性产业,从而实现同步发展的态势。 “一帶一路”国外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现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沿线国外地区的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间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协作。“一带一路”倡议融合沿线各个国家特点,形成了区域内的国际统一大型市场,实现了国际间经济贸易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二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输出和工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我国劳务输出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产品的出口。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大工业出口发展迅速,规模逐渐呈现扩大趋势。三是对沿线国家资本项目的输出不断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刺激了对沿线国家资本项目的输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确立和资本互通渠道的建成[3]。“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影响巨大的重要贸易圈。“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我国要充分认识到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与我国国家战略之间的重要关系,采取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一带一路”实施到位,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积极实行沿线经济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我国要积极实行沿线经济国际化的国家战略;要严格按照沿线地区经济的经济规模进行分析、论证和战略制定。在制定国家战略过程中,实现大区域与小区域的融合与沟通,注重各区域的协调发展;要结合东部、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国家战略的实践性,实现区域间的互联互通;要以国家区域战略为重点,形成网格化的发展格局,凝聚“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合力,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进程。 积极构建沿线经济国际化的协调机制。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还要积极构建沿线经济国际化的协调机制。要有效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特点,实现沿线地区国际化协调机制的东部、中部与西部部分区域全覆盖,突出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协同效应。要把建立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协调机制作为基础,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总平台、子平台,实行分级分层设置方式,具体在相关的产业发展中突出协调,实现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资源的深度共享和整合,各沿线地区也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协调平台的构建,形成全局性的从上至下的管理机制格局[4]。 积极融入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产业链条。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我国还要积极融入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融合是实现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关键,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省域或市域区块发展观念,形成完整的沿线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链条。我国要把东部、中西部的产业链进行充分融合,利用东部的产业技术优势,中西部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共享发展,实现产业优势的有效互补,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沿线地区产业链条的深度合作,推动整体沿线地区产业的升级,为实现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提供产业基础。 积极打造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平台。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视野下的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平台也十分关键。一是要依托现有的平台基础,积极发挥现有经济国际化平台的利用,通过原有的沿线地区国家级高新产业区、国家级新区以及重点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实现这些平台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重点突出这些平台的对外辐射影响作用,保证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做好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合作平台建设。要突破传统的单一产业或者项目的瓶颈,积极构建综合性、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平台,积极引入更多的项目、产业进行对接,实现多项目、多产业的沿线地区间合作发展。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是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全面构建新时期改革开放格局创造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为特点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开展深入持久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国际化进程,对于积极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共享、普惠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实现国际化市场要素和资源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张国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推进策略》,《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第140~143页。 [2]岳敏、尚小婷:《“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14期,第172~173页。 [3]张金荣、朱颖:《“一带一路”贸易新格局与新秩序》,《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第15~20页。 [4]陈健、龚晓莺:《论“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第77~82页。 责 编∕周于琬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diversified, systematic and cooperation-based economic growth model is taking shape in China.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and platfor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s has become a new strategic direction and suppor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rovinces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ve, and will provid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itiati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Key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uilding free trade zone, international trade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