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莫东林 庞虎 [摘 要] 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推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对生态文明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单薄、教育方式单一、条件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就应当在提高生态文明的育人意识、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主流价值观的教学体系、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加大后勤保障力度等方面下气力。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建设;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95-06 生态文明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其实效性和育人性至关重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工业文明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在为社会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生态问题,如大气污染、能源耗费、气候变暖、物种减少、森林面积缩小等等,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命题,十八大明确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定位,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任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 42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自然界的生态状况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更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生态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但当前的状况并不乐观。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58.6% 的大学生不了解新的《环境保护法》,69.8% 的大学生不了解党的“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的表述,只有13.2% 的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2]。可见,目前大学生的环保知识相当缺乏,生态意识比较薄弱,这直接限制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和建设进程。因此,高校作为造就青年一代良好修养的主阵地,应该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更大作为。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的,但在教学实施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大学生成为合格的新型“生态保护者”。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仍严重不足:首先,一些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倾向,生态文明教育更是停留在“纸上谈兵”“蜻蜓点水”的层面。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高校领导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更倾向于将人力、财力集中使用于某些热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之中而忽视思政教育,致使生态文明教育出现边缘化的趋势。其次,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没有对生态文明教育予以足够重视,仍然拘泥于纯粹政治理论的集中灌输,较少关注时代变化必然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创新。最后,一些学生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加上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之大,使得他们不愿意对生态文明知识予以过多关注。上述认知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生态文明课程的教学内容单薄且重复 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前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分为4门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4年版,下简称《思修》)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版,下简称《毛概》)第八章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下简称《马原》)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观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第六章、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版,下简称《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等等。每门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是零散地穿插在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而且,有些内容存在一定的间接性,需要授课教师深入挖掘才能显现出其重要价值。就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看,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内容重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修》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马原》第一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都讲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并未以各课程的不同视角予以创新解读。因此,当前亟需对相关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系统的整體规划,才能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鲜明主题。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视 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同时也使他们陷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困惑,亟待高校课程的引导和纠正。当前,由于受时间、经费、场地、师资等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高校生态文明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基本上还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这种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既不生动活泼,又不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严重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实践性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弱化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使部分高校已经着手试行实践教学模式,但也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不少校外实践甚至没有指导教师。这种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的实践活动很难与课堂教学相衔接。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四)生态文明教学的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包括人力、财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在内的完整的保障机制,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推进。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保障机制亟待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目前,几乎没有高等院校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3]。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由于思政课的教师大都具有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科背景,缺少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训练,由此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生态文明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在讲授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内容时往往一带而过。甚至有些教师自身还没有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不能自觉地将生态文明的内容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难以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三是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重要平台,是重要的社会教学资源。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局限在所在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且数量少,内容窄,形式较为单一,很难与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有效结合。虽然有些高校选择了农村、社区、企业等作为基地,但往往只是口头上协议,既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项目支撑,更没有与部门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实践基地有时候是一次性的,随着教学活动的结束,基地也就随之拆除。这种短期行为造成了思政课生态文明教学的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三、优化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优化配置,积极探索,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 (一)提高生态文明的育人意识 思想意识是实践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4] 高校必须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勇担重任:首先,高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必须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政策,既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又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其次,提高授课教师的生态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将公共课知识与生态文明内容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生态责任感。以《毛概》课程为例,在讲授第一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应大力向学生阐释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在讲授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应向学生积极阐述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举措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应向学生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最后,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通过集中学习、讲座解读、论坛交流等形式,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使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以生态文明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主流价值导向的高校教学体系 构建以生态文明为主流价值导向的教学体系,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要之事,是要大力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每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独立版块,形成一套科学化、专业化的生态文明内容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增加有关生态文明的专题章节。比如在《马原》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专题,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毛概》中,加入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专题章节;在《思修》中加入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以及生态权利与义务的独立专题;在《纲要》中增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环境史专题;在《形势与政策》中增加新常态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以及治理思路等内容。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史料和理论相结合的系统学习中,激发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明确四门课程的具体分工,突出重點。《原理》应主要侧重于教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着重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内容进行阐述,帮助大学生理顺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知识;《毛概》应着重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及其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新思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思修》应重点讲述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知识,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感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纲要》应侧重讲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帮助大学生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的忧患意识。 同时,高校还应增设与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由政府教育部门牵头,组织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编写系列教材。教材的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适合在校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其内容大体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治理基本思路、公民生态意识养成、公民生态权利与义务等。并根据具体内容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另一方面,根据高校大学生教育的目标及原则,明确思政课与其他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基本布局。确立一套衔接紧密、特色鲜明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学分计划和考核标准。最终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趣味、普遍与特殊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标。 (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对学生能否持续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一方面,思政课社会实践环节是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内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渗透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为此,应大力拓宽社会实践教学的渠道,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如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挂职实习等等,形成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教学也是大学生塑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科学价值观的养成是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生态观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将单一的课堂教育转变为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社会实践教学经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入大自然,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态体验,提升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力度 为确保生态文明教学的持久性和连续性,高校必须提供充足保障。首先,应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高校应充分发挥培养人才、传播文明的功能,通过编写生态文明教材、开设专业课程、搭建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平台、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等措施,形成并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优势。其次,应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生态教育理论丰富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生态文明的教育效果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具体措施可以包括:通过举办相关培训,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专业知识;鼓励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基础上进行生态问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最后,应积极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和生态环保部门合作,建立生态实践教学基地。应当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相关单位开展密切长期的合作。合作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师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加深对生态理论的理解,增强学习和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相关单位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加强科研开发,提升生态建设方案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景 杰,杜运伟.当代大学生生态公民素养分析[J].见解,2015,(9). [3]于 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2011,(10). [4]习近平.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责任编辑:李利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