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 |
范文 | 李亚娟 【摘要】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活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尤其是动因理论分析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尤为突出,理论界也一直热议不断。但对协同效应的单方面研究比较少,且一直没有合理并值得信服的结论。本文则主要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并购的协同效应着手进行相关文献综述,以期在该方面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并购;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兼并和收购两方面的内容,但随着并购形势的不断发展,兼并和收购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自12世纪末,全球共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且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诸多学者从并购效应理论和动机理论两个方面对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探究,也得出了异样的结论。其中,关于并购动机方面,主要是协同效应的思想,即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具体来讲即通过并购活动使合并后的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并购前两家公司分别创造的价值之和,即达到“1+1>2”的效果。对于并购效应方面,则主要指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即经理人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自身的权利而进行并购活动,但是这种目的下的并购活动会降低企业绩效,阻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此外,常见的分类为把协同效应理论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这一分类方法主要源于J. Fred Weston所著的《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一书。本文则主要从协同效应的角度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以下梳理: 一、国外研究综述 H. Igor, Ansoff(1965)最早提出了协同效应的概念,将战略要素的提升均归结为协同,在并购活动中不仅强调已有资产的取得,更强调潜在机会对提升公司绩效的因素。此后,Hiroyuki Itami(1987)在H. Igor, Ansoff(1965)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把协同效应的概念定义为“互补”和“协同”,即只有在资产真正起作用时才称为协同效应。此外,还将其分解为“静态协同效应”和“动态协同效应”,对于不同的战略要素组合,若该协同效应来源于同一时点,则为静态,否则即为动态协同效应。Granstrand和Sjolander(1990)通过对大型企业并购技术性小企业的研究,对上述的协同效应理论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验证,并建立了一个集公司规模、技术、产权、成长和控制为一体的研究模型。Mark. L.Sirower(1997)又在Hiroyuki Itami(1987)的动态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对公司并购绩效进行研究,认为在进行协同效应研究时必须放在竞争的环境中才有效。Prahalad C. K, Doz Y. L(2000)通过对各个通过产销一体化实现规模效应的相关公司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探讨,发现很难确定其间的关键环节,并认为这也是简单的价值链分析无法实现的。与此同时,强调了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经济效益分析中的作用,认为其对相互关联各方的净收益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并购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协同效应专门进行研究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引用西方经典的初步发展阶段,较典型的研究成果有:许明波(1997)从合理避税、价值估计和预期效应等方面对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说明。刘文纲(1999)分析了品牌、专利、组织文化等无形资产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并证明其确实极大提高了企业的治理绩效。王长征(2002)在文章中采用价值链分析法,将协同效应分为纯粹加强、强化、转移扩散和互补四个方面,采用价值链分析法对实现价值链重组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 以上是一些较为典型的理论分析,当然,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陈信元、张田余(1999)采用时间窗研究法发现,并购公告前后10到20日内的累积反常收益率稍有提升但不存在显著性,因此认为并购的协同效应较弱。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对1994-1998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绩效采用会计研究法进行分析发现,类型不同的并购在不同时期内公司的绩效表现形式不一,但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唐建新,贺虹(2005)采用我国1999-2002年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的相关面板数据,对其进行财务指标统计分析,以对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表明,协同效应在短期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长期内却是消极的;收购与公司相关股权可以产生正向的协同效应,而横向和混合并购则相反。张瑞稳、冯杰(2007)选用2005年我国86家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并购活动实际上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且并购方的企业价值受到负向的影响。此外,不同行业的协同效应差别不大,但若属于关联交易的范畴,则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王宛秋,张永安(2009)在进行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时,着重采用案例分析和专家访问的方法寻找影响并购的协同效应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结构解释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并以联想并购IBM这一经典案例对得到的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并证明了这一模型的可行性。周绍妮、文海涛(2013)在《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不同企业并购动机的不同,并受到产业演进不同阶段的影响,并对各阶段进行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发现,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理论基础较不充足。正确认识和评价协同效应对并购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关乎企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进行并购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并购双方达成交易价格的依据,甚至决定着并购事项的成功与否。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理论依据不足,实证结果多样性是该类研究的一个显著缺陷。因此,我们应对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一)对并购的动因进行深入的研究,理清协同效应的微观层含义,找出合理的分类标准并明确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断丰富协同效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二)在丰富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用数据证明理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运用价值链分析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对协同效应进行预测和评估; (三)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给企业并购的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政府干预方面的研究要予以加强。 参考文献 [1]Jensen M.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 323-329. [2]Dushnitsky G, Lenox M J. When do firms undertake R&D by investing in new ventur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26): 947-965. [3]Puranam P, Singh H, Zollo M.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Managing the coordinatio autonomy dilemma in technology acquisi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49): 263-280. [4]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9):47-55. [5]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1):54-61. [6]张秋生,周琳.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3(6):44-47. [7]朱红军,杨静,张人骥.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协同效应还是财富转移------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5(4):116-131. [8]唐建新,贺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5(5):93-100. [9]王宛秋,张永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104-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