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三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的探索 |
范文 | 孙国芹 新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数学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准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方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有责任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当前,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有效数学教学无疑成为每个数学教师共同面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下面,我就谈谈一线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初三数学复习课堂现状 (一)复习主体不够明确 复习课中教师似“主人”,学生似“客人”. 复习过程大多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教师在强大的中考压力下,乐于多讲一些内容,不丢一个知识点,不漏一种方法,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缺乏兴奋、愉悦或成就感等积极的课堂情感体验,使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了热情和兴趣. (二)复习方法不够科学 复习方法单一、以做题代复习,即:做题—讲题—再做题—讲题,教师热衷于通过对习题的评讲来复习,以题海战术为主,重复多,复习效率低,学生负担重. (三)复习内容不全面 在复习课中只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试题再现,学生机械地模仿和重复操练,占用了大量的复习时间,“四基”中只复习了“两基” (数学的基础知识、数学的基本技能), 丢掉更重要的“两基”(数学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最基本的活动经验). 二、初三年级教学依然需要尊重教育规律 初三,教师、学生都处于“非常时期”. 但我们在关注初三特殊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教育规律的运用,不能借初三的特殊性漠视或否定教育规律,必须尊重初三教学自身的规律和要求.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 1. 基本的知识点 对于简单的概念部分的复习,完全可以交给学生. 2. 简单的知识梳理 重点抓基础知识梳理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往在这一环节复习中,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 这样做往往是教师很累,学生还收获不大,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俗话说: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是做好基础知识梳理最有效的方法. 3. 容易题目的练习 容易题目的练习复习没必要老师亲自讲解,学生做完之后,老师进行批改,对错题的讲解,交给学生完成,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不会耽误时间. 4. 中低档题目的订正 可以让学生来完成,让他们感受到复习的趣味和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以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把握、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建立起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效果会更好. 复习课的效果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思维,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一定印象深刻. (二)支持教学中的“双主体”理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就是对教学的引领作用,既点拨、启发、调控,帮助学生构建、深化、完善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完成初中复习的任务.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可是,要知道,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去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 一位教师,在校园里、课堂上,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近墨者黑,学生正是在耳濡目染间长大成人. 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重要,不能忽视.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三点: 1. 一看——看基本要求、看教材、看例题 对于复习课要讲什么问题, 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应学会什么,等等. 在第一轮板块复习时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1)下发 “复习学案”,以写带读:“复习学案”的第一部分是知识框架,让学生先看知识框架,然后再解答简单的题目,这样做对知识点的梳理效果比较好. (2)阅读教材,先读后写:对知识梳理有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通过看教材、看例题,就会渐渐能回忆起以前所学的那些内容. 2. 二列——用列表法,画流程图法、枚举法等列知识点 在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列表法、画流程图法、枚举法等,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明确重点、难点,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零散的基础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易于理解记忆. 在“学案”中为了让大家不混淆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我引导学生从边、对角、对角线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对比理解记忆. 为加强各特殊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我设计添加条件完成的流线图,以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3. 三交流——通过交流解决学生复习中的疑问 学生在自己动手整理时,或会出现对复习的内容印象深刻并有体会,或可能产生疑问,或是整理得不够全面等现象. 这时,交流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于是,我就要求学生进入此环节的第三阶段即“交流”. 在实践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进行两方面的交流:一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主要从知识和方法上进行探讨,交流自主学习的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二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从知识层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各部分基础知识. (三)重视教与学,实现“学”与“教”的统一 教师的“教”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上. 复习教学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表演. 而应让学生多说一点,多做一点,多展示一点,多参与一点. 三、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复习课的不足,体现在重复叙述,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复习效率难以获得突破性的提升. 一些课堂基本是“新授课教学浓缩版”,耗时费力,效果差. 初三复习课教学要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人施教、因课施教. 复习课的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库存知识. 所以,复习课的模式不应是单一的,应根据知识结构的需求采用多种复习模式. 我常用的模式有三种: (一)循规蹈矩型 主要适应于那些定理、概念较难,需要在复习中反复讲解的内容,如二次函数等. 循规蹈矩反复练习,使学生产生居高临下的学习效果,接受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在复习中,重点讲一下和较系统地捋一遍,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以练代讲型 主要适用于学起来比较抽象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弄清知识点,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来,如不等式解法的训练. 这些知识可以在复习中通过定量的题目练习,让学生们逐步地熟悉它、了解它,最后,教师重点讲清这些知识点. 特别是在练习中,要准确地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把握,只能通过实践的锻炼. 理论讲得再明白也不够,实践出真知. (三)专题训练型 打破章节的概念,把相关联的知识合并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体系框架、知识点更加明确,学生们一目了然. 这种复习方式对学生综合知识有一定要求. 四、复习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创造新鲜感 教师可以由繁入手,从简讲起,换个复习的角度,换一个和曾经不同的角度,可能学生的状态就会不同,可能会找到新鲜感,可能吸引注意力. 激活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复习课将不再枯燥无味. (二)巧用错误与问题,生成教学智慧 不要怕学生犯错误,更不要不让学生提问题. 没有问题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 目前的教学太关注正确率了,教师自然就太关注“教”好而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好.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疑者必善学习. ”给学生点问题,或者学生自己找点问题,让他们去动手解决,这应是复习课的要点. (三)弥补思维断点,形成知识框架 教师的作用要突出表现在“补点搭架”上. 关注、弥补学生的思维断点、盲点、难点;注重知识的归纳,形成知识的框架. (1)点状、零散的知识需要系统化,成为线状、网状. (2)疑惑点需得以澄清. (3)思想方法需加以提炼. 新授课是 “ 画龙 ” ,复习课则是 “ 点睛 ” . 五、初三试卷讲评课,也应采取多种讲评模式 学校的生源水平不一致,同一所学校各班的情况也不一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选择性地选择不同讲评模式.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性的了解. 我用过的讲评模式有: (一)按试卷题目顺序讲评模式 初三第一学期,用的多一些. (二)按试卷的知识框架讲评模式 第二轮专题练习时,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全面辅导学生,这时的讲评用“知识框架讲评模式”. (三)按照题目的难度讲评模式 第三轮模拟练习时,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压轴题由老师讲解;中档题由学优生讲解,其他题学生结对讲解. (四)根据学生的要求讲评模式 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要对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有数字说明(本班考试人数、选择题第几题正确率,等等). 要有对知识框架在做题中的正确率进行分析,有利于补知识的空缺. 数字的统计工作最好找部分学生来参与完成,极有说服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