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范文

    冉芳 张颖 陈林云

    

    

    【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hs-CRP、BUA水平分组患者,用MMSE和MoCA量表评定结果。结果 hs-CRP及BUA均升高的患者设为A组,有117例;仅BUA升高的患者设为B组,有49例;仅hs-CRP升高的患者设为C组,有34例。A组平均MMSE评分为(17.85±2.42)分,MoCA评分为(17.07±1.63)分;B组平均MMSE评分为(18.07±2.80)分,MoCA评分为(16.28±1.96)分;C组平均MMSE评分为(19.34±2.54)分,MoCA评分为(16.03±1.01)分;对照组平均MMSE评分为(35.96±3.14)分,MoCA评分为(32.73±3.66)分。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发生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较对照组高,这一结果说明在基层医院能够在早期、低成本、有效监测的实验检测指标提示卒中伴认知障碍的风险,这为早期防范、有效医治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尿酸;认知功能障碍;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2

    脑梗死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大脑的一切器官和运作系统都需要非常精确的活动,一旦其中出现异常性的现象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1];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会累及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等,目前全球的急性脑梗死已经占据了一定比例,这就说明急性脑梗死正在逐渐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2];首先脑血管疾病就好发于老年人群,因为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在加速老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疾病的暴发,临床上逐渐发现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之间有某种联系[3]。有数据证实,目前我国因为脑血管疾病死亡或者并发其他各类疾病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上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40-80岁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见表1

    1.2 ?方法

    根据hs-CRP、BUA水平将实验组患者分成A、B、C三组,分别用来代表“两种指标均升高”、“仅BUA升高”和“仅hs-CRP升高”;用MMSE和MoCA量表评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障碍。

    1.3 ?观察指标和评判标准

    A组为hs-CRP及BUA均升高的患者;B组为仅BUA升高;C组为仅hs-CRP升高。每组均进行MMSE及MoCA评分(MMSE小于27分,MoCA小于26分归为认知障碍组),组间两两比较观察认知障碍组患者数量与hs-CRP、BUA二者水平的关系。

    2 结 果

    观察表2,实验组即本次所纳入的急性脑梗死者,A组是hs-CRP和BUA两种指标均呈现升高的患者,B组为仅BUA升高;C组为仅hs-CRP升高;对照组患者的hs-CRP和BUA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

    表3,A组MMSE评分说明了A组实验患者出现了认知障碍的现象,且认知障碍的程度较高,应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以尽可能减少由于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各项指标降低所导致的人格障碍现状[4]。MoCA评分明显小于26分由于本次实验组患者为高龄人群,暗示这些患者极有可能有罹患痴呆等疾病风险的可能[5]。对照组中,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健康,无不正常数据出现,且跟对照组中的任何一组相比,其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临床上逐渐发现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之间有某种联系,根据本次实验验证结果,笔者得出具体的联系主要为:急性脑梗死伴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发生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较对照组高,因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会累及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等,由于脑血管疾病就好发于老年人群,因为老年群体的心腦血管在加速老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疾病的暴发。经过本次实验,可推测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独立危险因素,且经过文献检索和临床治疗效果发现控制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可延缓卒中认知障碍的病程。急性脑梗死伴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升高时发生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较对照组高,这一结果说明在基层医院能够在早期、低成本、有效监测的实验检测指标提示卒中伴认知障碍的风险,这为早期防范、有效医治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 ? 毅,周志斌,姜 ? 昕,et al.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5).

    [2] 梁克山,谭 ? 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和IL-6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3):104-107.

    [3] 马 ? 璟,马瑞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关系的临床探讨[J].宁夏医学杂志,2013(10):26-27.

    [4] 李 ? 凤,朱余友,杨孙凤,et al.血清五聚素3、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6(2):95-100.

    [5] 程海涛,胡文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hs-CRP、FIB及HCY的关系[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4):306-3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4: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