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到区域价值链:中国产业的跃迁
范文

    张慧

    

    

    摘要:自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额逐年上升,并在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贸易出口额并不能很好地衡量贸易的实际利得。为了更好地衡量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实际利得并且更好地分析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探究我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区域价值链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本文尝试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中国)2005-2016年间区域价值链中的RCA指数、RGVCA指数和全球价值链中价值链位置指数等指标,判断我国能否通过价值链的转换促进我国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价值链转换;产业升级;“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贸易增长幅度较快,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的政策导向,对于出口贸易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支持,包括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等,二是借助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资源要素在产品的加工和组装环节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加入到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粗放式的增长,造成了三种不良后果。一是造成了我国的环境恶化;二是这种增长处在价值链附加值比较低的部分,难以向价值链附加值高的部分攀升;三是我国一直借助廉价劳动力处在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本文借助“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探究我国通过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重建并且主导区域价值链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

    1.研究方法以及数据

    1.1研究方法

    国际贸易从产业间贸易渐渐变成产业内贸易,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以总值统计的对外贸易出口额无法衡量各国在出口贸易中的实际利得。为真实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实际利益,Koop-man以增加值作为统计口径,提出了KPWW方法。在KPWW方法中,一国的出口总额被分成两大部分,分別为出口额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部分,而出口额中的国内增加值又可以继续分解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作为最终产品被进口国直接消费的部分、作为中间产品被进口国使用,继而生产出其国内所需商品的部分、作为中间商品被进口国使用,继而生产出商品出口至其他国家的部分以及作为中间品被进口国使用,继而生产出商品并经其他国家返回本国的部分。

    1.2指标选取

    1.2.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测算服务出口在一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指标的比值,从而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因此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服务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之间的比较优势。

    1.2.2 RGVCA指数。随着价值链垂直分离和“碎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由产业内不同产品分工转为产品内不同工序分工的变化, RCA 指数已经无法满足度量各国在产品内部各工序环节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的要求。

    2.数据说明、实证结果分析

    2.1数据说明

    本章采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最新2018版本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统计数据,此外,本文也选取了TIVA数据库中统计到的65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以判定中国制造业整体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所组成的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

    2.2实证结果分析

    2.2.1 VCA指数分析

    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提出的 RCA 指数强弱划分标准,当RCA < 0.8 时,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弱;当 0.8 ≤ RCA < 1.25 时,该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不显著;当 1.25 ≤ RCA < 2.5 时,这一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当RCA ≥ 2.5 时,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沈国兵,2007)。从上表对RCA指数的测算可得,2005-2016年中国的RCA指数均在1.25以上,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在“一带一路”各国中的竞争力比较强,并且指数在0.8以上以及1.25以下,说明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其余各国的RCA指数大都在0.8以下,说明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弱。并且观看各国的RCA指数都比较分散,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区间。 说明各国制造业之间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表1中的 RCA 指数值数据显示,中国在产业层面中国具备了主导“一带一路”RVC的条件。

    2.2.2RGVCA指数测算结果

    本文深入到产业内部,讨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品战略、研发、设计、制造、流通、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创造过程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表2中的 RGVCA 指数将价值链中的各环节统一归纳为高附加值环节与低附加值环节。当 RGVCA > 1 时,代表产业内更多的企业从事高附加值活动;当RGVCA < 1 时,产业内的主要企业处在低附加值环节。从制造业产业内部来看,中国的RGVCA指数值并不理想,都在1以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2012、2013、2014和2015年中国的RGVCA指数分别为0.91、0.92、0.93和0.96,照这种增长趋势,我国2018年制造业的RGVCA指数应该会超过1,说明我国制造业内部更多的企业从事高附加值活动。以上两个指数说明我国具备领导“一带一路”价值链的基础。

    结论及启示

    本文首先从理论方面简单叙述了中国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进而利用相关数据测算中国是否有能力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进而主导价值链,如果中国不具备主导区域价值链的条件,那么构建区域价值链对中国而言只是全球价值链的简单重复,构建区域价值链并不能实现我国的产业升级从而改善我国的产能过剩、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经济问题,通过相关数据的实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具备主导区域价值链的实力,并且有如下两个结论。

    第一,中国具备主导“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条件,从2005-2106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RCA指数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各国之间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所以能够具备组成区域价值链的条件,并且由于中国的RCA指数值大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因而中国能够主导区域价值链。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中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得中国从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转变到区域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而非仅仅局限在加工组装这些附加值低的环节。只有通过这种转换,我国才能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实现我国的制造业转变。

    上述测量结果显示中国已经具备主导区域价值链的条件,并且通过RCA、RGVCA指数测算以及全球价值链指数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不仅可以看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区域价值链不仅有利于中国摆脱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俘获”“锁定”的状态,而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并且促进中国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参考文献:

    [1]刘维林.中国式出口的价值创造之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J].世界经济,2015,38(03):3-28.

    [2]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7(05):39-4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