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范文

    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作为研究主题,在界定了绿色信贷的概念以及总结梳理了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绿色信贷? 绿色金融? 低碳经济

    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概念界定

    绿色信贷是国家的金融机构根据相关的关键经济政策及环境产业政策,对环保设施的研发及制造、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新能源的开发和运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生态农业等企业或机构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活动; 对于那些对环境会产生污染的企业及项目 进行贷款限额,并且还要对其提高贷款利率以进行一定 程度的惩罚。

    二、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动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自2004年以来,我国持续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2016年8月,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由我国官方出具的关于绿色金融的系统性政策文件,突显了我国政府对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2017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再次迎来政策东风,国务院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个省(区)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说明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绿色金融将在我国得到持续的发展。

    (二)未来绿色融资需求巨大

    中国的绿色融资需求巨大,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相关课题组研究成果显示,2014年至2030年长周期高方案下,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将达到123.4万亿元,即使是低方案下融资需求也将超过40万亿元,这说明我国绿色融资需求旺盛。不但绿色融资需求巨大,绿色资金缺口的规模也非常大。正是受到需求旺盛和绿色资金不足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银行业发展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缺乏统一的绿色信贷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的政策法规还处于正在不断完善阶段,统一的绿色信贷标准在近几年才开始建立,但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考核评价标准却迟迟未出台。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需要对贷款企业的绿色属性以及资金用途的绿色属性进行充分调查,而绿色信贷的口径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的不明确,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市场相对混乱。

    (二)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监督管理机制

    尽管我国相继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等对绿色信贷标准化、具体化的政策文件,但却一直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监督管理机制。这使得银行对国家政策号召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统计方式依旧我行我素,不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统计;二是商业银行对其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的信息披露进行有目的地选择性披露或者干脆不披露。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监督管理机制让我国的绿色信贷市场显得十分懒散、缺乏活力。

    (三)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项目大多是投资期限较长、风险和收益需要谨慎评估的项目,这对商业银行的从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许多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业务的态度不是特别青睐。而要发展壮大我国的绿色信贷市场,则需要政府在政策引导上加以对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激励措施,让商业银行克服绿色信贷对其短期业绩的潜在不利影响。

    (四)地方保护政策与国家绿色发展政策的冲突

    由于地方保护政策的影响,还有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之下生产经营,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尤其在一些资源性省份,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的存在能够对当地的GDP影响较大。导致地方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存在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无法做出正确抉择。

    四、发展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政策建议

    (一)以商业银行为载体,建立绿色信贷观念

    目前,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改革都是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其进程和时间都以政府的判断和决定来安排,具备了很高的稳定性。这样的制度可以保证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手段来主导改革,增强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引导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观念的培养,进一步 激发金融系统对社会及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这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之间日趋紧张的中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商业银行的环境责任

    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任何风险因素都可能最终影响贷款收入的实现。银行所追求的,不能是单纯的“利 润”,而应当足“效益”。这个“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 包括环境效益在内的社会效益。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对商业银行的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 是,很多的商业银行会把追求回报和环境责任进行对立, 对其所处的特色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三)完善绿色信贷监管制度

    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立法明确地方政府及商业银行法律责任,对于可能给环境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项目,要求银行坚决予以抵制,且地方政府不得干预。同时,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与银行责任追究机制,扫清一切障碍,真正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

    (四)建立綠色信贷激励机制

    首先,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和补助政策并进行公示,其次,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愿意开展节能环保项目的企业实行优惠贷款,之后,银行转向政府部门申请相应的财政贴息。这种激励政策的实施,既可以从源头上遏制污染源的产生,又可以激发银行开发绿色信贷产品的积极性,能够进一步拓宽绿色信贷发展的道路,推进绿色信贷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何永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视角[J].南方金融,2017(05):84-89.

    [2]段雅超.我国新型绿色保险的发展及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17(04):109-111.

    [3]王去非.绿色金融发展困境[J].中国金融,2017(05):99.

    作者简介:

    唐江涛(1994年)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宁乡,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湘潭大学,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