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精准扶贫的现状、作用与对策 |
范文 | 都金萍 摘要:精准扶贫与脱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打赢新时期精准扶贫攻坚战。本文对高校精准扶贫的现状、作用及对策进行探究,意在做到扶贫倾心尽力,精准发力,力求实效。 关键词:高校;精准扶贫;作用与对策 2020年将是我国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之年,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要精准扶贫。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内涵特色,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实现扶贫路线多样化。 一、高校精准扶贫的现状 1. 资助现状。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实行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贫困生绿色通道为主的多元资助政策。一是从资金范围上建立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学的“三个全覆盖”制度;二是从资金效果上实现了“三不愁”。 2. 识贫现状。贫困识别不准。帮扶要做到精识贫,才能达到“精扶准”。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衡量贫困学生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各地民政部门职责不明晰,使高校无法掌握其学生真正的家庭真实情况,对贫困生的唯一认定依据就是“申请盖章”,识别缺乏细化,从而造成了资助出现混乱状况。 二、高校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1. 高校资源的扶贫作用。高校扶贫,实现双方共赢。一是通过扶贫实现双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扩大之贫困地区,将高校部分对口人才引入贫困地区,利用政策扶持,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水平,让人才引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升级、社会事业发展,既解决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同时也为贫困地区输送了人才,实现了双方共赢。 2. 高校人才的扶贫作用。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实施教育扶贫。贫困地区的特点之一就是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资金短缺、校舍简陋、设施落后、教师人员不足、教员文化程度偏低,这些都无法满足贫困地区教育的需求。高校人才济济,鼓励高校师生做志愿者,通過高校招生、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等,对贫困地区教育进行支援,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力求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3. 高校自身优势的扶贫作用。高校自身特点扶贫,实现扶贫路线多样化。发挥高校各专业优势,实现远程医疗、政策咨询、规划编制等稀有资源对口帮扶,提升贫困地区科学发展能力,将当地资源与高校科技成果相结合的扶贫,使贫困地区产业、市场实现更好的培育和链接,多措并举,达到多样化扶贫效果。 三、高校精准扶贫的对策 1. 提高思想认识。脱贫先脱愚,扶贫先扶智。在精准扶贫战役中“扶智”成为攻坚战。高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必须坚持把贫困人口作为主体地位,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把扶贫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2. 建立精准扶贫规章制度。建档立卡,精扶准。大学生入校后,学校对每一贫困生进行逐一的调查摸底,除了一些明显的贫困生外,学校对那些没有列入国家贫困户,但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也列入帮扶对象,使他们也能顺利完成学业。 3. 设立多个勤工助学岗位。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为他们设立了多个勤工助学岗位,以减轻经济负担。如:图书馆、学工部、后勤部门、行政部门、教学辅助部门等,这些岗位的设立,是高校扶贫的举措,学生通过上岗,增长了知识,磨炼了意志,提升了综合素质,收获了技能,赚到了生活费,减少了家庭负担,保障了就学,顺利完成学业。 4. 建立激励机制。(1)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设立大学奖学金。一是大学奖学金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激励制度;二是设立励志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课余时间参加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创造了财富,解决经济困难,又让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增长了才干,提升了综合素质;三是设立企业奖学金。学校和企业联合设奖,把品学兼优及贫困大学生励志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树为典型、榜样,进行奖励,目的是倡导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攀比的良好风尚,传递正能量,顺利完成学业。(2)对贫困地区设立激励制度。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物质生活匮乏、经济贫困、生活相对封闭。思想因循守旧、文化生活匮乏。文化素质偏低,这些都是贫困落后的特征。世代相传的靠天吃饭,等待国家救济生活,有些人游手好闲、懒惰是成为贫困的主要因素。2020年决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完美收官,当务之急是扶贫攻坚,有必要设立激励机制。一是人才激励机制。用国家政策吸引外来人才,用人文关怀留住优秀人才,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经济发展;二是文化扶贫激励制度。扶贫先扶智,激励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来贫困地区支教,对这些人员经济上予以补助,评职称上给予破格,使他们安心工作;三是大学生村官激励制度。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来基层锻炼,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农村扶贫工作中去,在实践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丰富了阅历。对这类人员,国家和基层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四是建立贫困人员自身脱贫激励制度。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贫困人员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勤劳致富,把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的家庭和个人树为榜样,成为标杆,让大家学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倡导劳动最光荣,懒惰可耻的新风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达到脱贫的目的。 综上所述,决战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的关键是打赢扶贫攻坚战。脱贫是国家、社会乃至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现状、作用及对策,对扶贫攻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吉雯,李敏,韩娜娜.高校“精准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1):85-86. [2]王攀,阳茂庆.对高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基于云南民族大学“四四五”扶贫工作模式[J].中国集团经济,2019(06):37-3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