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效果观察 |
范文 | 邝敏 郭翠华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心理疗法治疗,研究组予以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心理量表因子分差值。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Weisss功能缺陷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研究组的Conners父母问卷中冲动-多动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药;心理疗法;儿童多动症;临床效果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多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常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若未采取及时的治疗,容易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甚至职业发展等产生影响。中医学认为,儿童多动症属于“脏燥、躁动”的范畴,可采取辨证论治对患儿的脏腑功能进行调整,但单独使用中药治疗的药效显效较慢。西医以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为主。西药虽然起效快,但不少家长对药物治疗存在担忧,而且家长不理解疾病、亲子关系不佳、患儿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均会对药效起不同程度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注意缺陷障碍患儿进行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由2名从事发育行为儿科的高年资医生,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确诊[2];②未服用过专注达、择思达等药物。排除标准:①躯体或智力障碍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④药物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 将被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心理疗法治疗:①健康宣教、家长学堂等:通过开展家长学堂,让家长认识和理解ADHD,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调整教养模式和家庭氛围;②行为管理:通过向家长教授家庭代币制等行为管理方法和技巧,正向强化患儿的目标行为,减少问题行为发生;③注意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通过经典的注意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方法,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帮助患儿建立时间概念,逐步学会计划组织日常生活。 研究组予以中药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根据《中医儿科学》第六章第四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中的证治分类,通过辩证分为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和痰火内扰证,分别给予杞菊地黄丸散剂、归脾汤和甘麦大枣汤散剂、黄连温胆汤散剂免煎中药治疗,随证加减,持续用药治疗3个月。心理疗法治疗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1.3.1 Weis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 该量表用于评估症状及患者行为或情绪问题对临床上相关的功能领域的影响程度,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常用于ADHD的症状评估[1]。量表含50个条目,分为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管理、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等6个分量表,可评定患儿的社会功能损伤情况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中文版信效度良好。治疗前后由家长填写量表,比较总分、各因子分的差值。 1.3.2 Conners父母问卷 适用于评估3~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临床应用发现对多动症儿童敏感,对情绪障碍也有一定辅助作用[2]。问卷共48个条目,分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6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比较两组患儿的冲动-多动因子分值在治疗前后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5.0软件行数据分析,年龄、量表得分、因子分、治疗前后分差等计量资料以(x±s)形式显示,再行t检验获得统计值;当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获得统计值;P<0.05时为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40例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中,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年龄为10岁,平均年龄(7.82±1.15)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病程(1.12±0.34)年,对照组中,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年龄(7.84±1.16)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病程(1.14±0.3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比较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Weis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及Conners父母问卷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Weis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及Conners父母问卷各因子差值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Weis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各因子及总分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总分各因子分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onners父母问卷冲动-多动分值交前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冲动-多动分值及多动指数分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等,若未及时治疗,会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报道显示,单一药物治疗儿童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效果欠佳,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4]。但部分家長对孩子服用西药治疗存在担忧,对祖国传统医学方法似乎更容易接受。中医学认为,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主要病变在心、肝、脾、肾,治疗应以脏腑、阴阳辨证为纲,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5]。本研究中辩证为肝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潜阳,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方中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山药、茯苓健脾养心,菊花、牡丹皮、泽泻清肝肾之虚火,若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盗汗者加浮小麦[6];辩证为心脾两虚者,治宜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用归脾汤和甘麦大枣汤加减,党参、白术、大枣、炙甘草补脾益气,茯神、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若睡眠不熟者加五味子、夜交藤;辨证为痰火内扰者,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宁心,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连清热泻火,陈皮、法夏燥湿化痰,枳实理气,石菖蒲化痰开窍,茯苓宁心安神,若烦躁易怒者加钩藤、龙胆草[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