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研究 |
范文 | 摘 ? ? ? ? ?要:延边朝鲜自治州以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位置,推动了我国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图们江一带的逐步开发,加上中俄政府的政策关注和支持,相信在接下的几年,中俄之间的边境旅游往来一定会更加密切、频繁。本文着眼于延边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剖析影响中俄旅游快速发展的弊端,并且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延边区域中俄边境旅游行业的建议。 关键词: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 一、延邊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优势 延边朝鲜自治州处在中朝的边界,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朝鲜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在政府大力支持的政策下,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拉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自然条件与人文特点优势 1.资源丰富、物产富饶 20世纪80年代,长白山因为其特殊的环境保护区域成了“人与生物圈”的保护基地。在保护区中,生长着大量的植被,高山、流水、瀑布,还有著名的天池,是我国乃至世界人民都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色奇观,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像一座天然形成的博物馆,汇集了千万余种生物的基因。首先,长白山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脉,长白山天池还是我国东部的火山口湖,发源了多条河流,如鸭绿江、松花江,还有延边地区的图们江等;其次,著名的长白瀑布和其他的小型瀑布共同形成了浩瀚、壮丽的瀑布群,是人们观赏游玩的胜地;当然,正因为拥有天池和瀑布,这一地区的泉水资源丰富,富含矿物质,还有很多其他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这一因素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并且,长白山保护区还有温泉资源,存在身体保健的功效;最后,保护区内资源以各种森林植被为主,面积达到了30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占延边地区总覆盖面积的80%。 2.少数民族及边关风情浓郁 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的饮食习惯主要是米饭为主,搭配各种汤食、咸菜。冷面和糯米做的打糕更是代表了他们的特色饮食,一提到朝鲜族,首先想到的就是朝鲜冷面;朝鲜族人除了说汉语以外,从小学习朝鲜语,朝鲜族学校也开设朝鲜语课程;在服饰风格方面,主要是白色搭配其他颜色,简单高贵,传统的服饰没有纽扣,靠布带打结的方式固定衣襟;朝鲜族人特别重视特殊的礼节,如周岁宴、传统节日的祭拜庆祝等等;别具特色的边境标志形成了独特的边境旅游资源,国界线、国界碑都成了游客心之向往的特殊风景区。 (二)区域政策规划日趋完备 1.延龙图新区建设 吉林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延龙图新区,也就是吉林延龙图文化旅游区,包括帽儿山、磨盘山里面的恐龙文化园以及考古公园,新区的设立,带动了这一区域的文化、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将延边以及周围各大小城市打造成了具有东北亚特色的国际性的旅游区域。 2.兴边富民行动 融合长白山地区的物产资源和地理特征,发展特色的延边旅游文化。扩大旅游区的地理范围,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体验小镇供游客观赏和体会,如:三合镇、敬信镇等等,争取把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俗小镇上升为国家级别的旅游景点。同时,加大对休闲娱乐、国际旅游、观光体验一系列羡慕的投资和建设,共同推动延边区域的旅游特色文化和各国边境地区的交流、沟通和融合,进行多样化的国际旅游协作。 3.旅游兴州 延边是第一批次进行旅游地区改革的试点区域,大力发展延边地区旅游项目,高速推动旅游经济下的社会经济整体进步,改革管理体系,创建新形式的发展模式,平衡各区域发展水平,不断推进延边旅游行业的高速运行,逐步深入进行整个旅游体系。正因为延边地区拥有者其他地区替代不了的位置优势、环境资源、特色人文等关键文化要素,才可能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区域,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和实力增长。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依靠旅游业拉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延边区域紧紧抓住了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机。这一发展战略同时也是延边州委和延边州政府的重要决策,是对绿色发展的实际践行和发展,最终达到振兴延边经济的目的。 二、促进延边地区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的对策 虽然中俄边境旅游业还有一定的不足和弊病,我们仍然要看到这些地区在发展旅游行业方面的自身优点和不可代替性,其自身资源独特,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本文根据中俄边境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中俄地区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增加不同地域间的相互协作 中俄之间的协作更是要在两国的边境地区开发建设各自的旅游主体,根据相应的市场规则,采取相互之间协商、交流的方式共同建立合适的旅游圈,重组与规整彼此相应的旅游自然资源,相互促进,融合成更大范围、更高规格、更具有价值的中俄边境特色旅游经济主体,目的是为了产生更强大的经济利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化,中俄旅游作为一种需要更多交流、协作、融合发展的经济项目,更应该着眼于现存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阻碍行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优化资源配置,资源不断整合,取长补短,弥补不足,进一步完成中俄边境的协作目标,增强国际间的地位,促进中俄旅游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政府在发展中俄旅游方面发挥着主要的积极作用,市场将个区域之间的资源和经济进行关联,各种规格的企业则是根本。进行中俄之间相互交流能更好地分配资金、更好地占有市场份额、更好的优化产品质量以及更好的配置旅游专业人才等等。为了扩大现有的旅游市场,杜绝不和谐的竞争关系出现,提升中俄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提升综合力量,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最终目的。 中俄边境旅游不但满足两国的国内经济发展需求,而且还能促进彼此旅游业的发展,刺激消费。中俄边境本身拥有着非常适合发展旅游行业的自身条件,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经营战略,现在亟须通过区域间旅游战略协作来实现共赢,虽然以前有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游客们的旅游需求有了进一步提升,单一化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更多的是需要不同区域、不同特色、不同环境的、类似边境旅游的新形式旅游,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成功的旅游产业。这也弥补一些旅游资源不丰富地区的不足,达到自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现在逐步形成了彼此都是客源地、彼此都是目的地的旅游新模式。新形势下,怎样更好的推进中俄边境间的资源融合,提升市场上的份额,推动当地民族旅游的进步,已经是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够高,即使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旅游贸易合作,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统一的旅游行业统一模式。所以提高中俄边境旅游行业的发展进程,关键还是要建立统一的战略体系,推动延边地区的特色旅游脚步。认识到图们江区域的重要地理位置,中俄两国政府机关相互协商、共同开发,为此应成立特殊的旅游业的职能部门,设立新的权威机构,一旦在进行时期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及时调整,及时解决,保证中俄两国的旅游行业顺利开展。并且,出台一系列的旅游政策,建立合作战略目标,在实际进行过程中,第一,推进中俄两国调整不相应的旅游标准;第二,对于旅游现状进行细致调查,同时,研发新型的周边相关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地推出完全相同的旅游附加产品,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只有满足了游客的多种类的需求,才能将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全面开发利用,使得旅游产品的本身得以再次循环,反复利用,达到真正统筹兼顾;第三,对于市场特征反复探索,争取早日独立研发新型的旅游相关产品。 (二)加快图们江区域边境地区的信息化进程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行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求,不但能够欣赏到从未见过的民族文化和知识内涵,还能够在出行过程中,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放松自己的身心,忘掉工作的疲惫和生活的压力,还能享受到不同类型的娱乐文化和购物文化,是自己得到相应的放松和满足。这是人们选择购买旅游产品的原因。游客在其他地理位置购买了相应的文化旅游产品,并没有真正拥有这些东西,而是在一定环境中,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观感上的极大刺激和满足,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盈。游客们在外地旅游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游客本身,因为他们购买了不同类型的产品。高效、快速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对旅游有着强大需求的游客,这一特性就意味着原有种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旅游行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要想让中俄旅游进入世界人们的视线当中,必须先协调好延边地区和俄国境内之间的信息往来,建设大数据网,打造电子信息的专门途径,并且,还应该增进各区域之间的网站的联合,进行有效地信息对接,以便双方随时互动、沟通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拓宽了营销的路径,降低了经营成本。互联网精简了支出,加快了宣传的速度,扩大了广告影响的范围。网络搭建了有旅游需求的游客和经营旅游产品的商家的联络平台,密切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为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优化旅游产品内容,加大市场份额;同时带领当地居民参加到旅游服务当中,增加了居民收入,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 (三)构建中俄边境旅游一体化的战略框架结构 中俄边境独有的地理区域和环境相互融合,成就了它不可替代的旅游地位,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边境地区的地理位置确定了发展这一旅游形式的必然。因为这一地区位于国家边界,并且两国之间国民文化相互交融,发展旅游行业就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和构造,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坚持环境资源的不断发展为首要目的。依据旅游地区现存的基础设备、旅游的发展前景,从小处着手,逐步扩大旅游发展圈,依托当前的航空、公路、铁路的交通路线,最终实现国际性的旅游文化产业。 (四)合作建设旅游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方式的提速和增多,使多样化形式的旅游协作成为可能。目前,全国各区域都大力投资发展交通事业,增加交通路线,增多交通工具,开设区间航班和站点,这都极大改善了出行旅游的基礎条件和出行体验。高效、快速的交通工具让人们打消了出行顾虑,缓解了出行疲劳感,拉近了实际距离。但是,中俄边境地区的交通现状仍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它阻碍了旅游行业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一定要完善中俄边境联检楼,加大资金投入,进行适当的新建和修缮,为了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两国可以采取共同分摊的方法,适当进行调整,不但解决了资金来源的为题,还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三、结语 在我们国家提倡走向世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边境旅游这一项目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影射区域越来越大。密切了内地和边境区域的经济往来,拉近了国内外的旅游行业,突出了边境旅游的特殊地位,已经成为一种展现国家民族文化的特殊存在,今后,多种多样的边境游都成为推动国家开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温艳玲.中、韩、朝旅游合作现状及其对图们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旅游学刊,2002(05) [2]温艳玲,张倩玉.延边地区中俄朝边境旅游现状与发展战略之思考[J].东疆学刊,2010(03) [3]赵建平,明庆忠.我国边境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10) 作者简介: 郑媛媛,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冰雪产业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