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创新 |
范文 | 单晓红 人类社会迈入网络时代之后,互联网已经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也改变了社会的样貌和诸多行业的业态、具体形态等。它们皆因技术驱动的力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随之而来的改变也是深刻的。新闻传播教育所面向的行业发生了巨变,原先由传统媒体形成的生产流程、专业能力、传播伦理、赢利模式等受到了深刻的冲击,尤其是传媒产业的消费者构成、消费方式、消费目的与心态以及传媒产业的布局,在网络传播的技术格局下,尤其是智能媒体时代从内容生产、用户管理到营销手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所培养的专业人员而言,其专业思维、专业手段、专业能力等都发生了显著的迁移。毋庸置疑,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从培养目标到培养体系,从培养的方式到服务社会的专业能力,都不能适应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不能适应网络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已经远远落后于业界的发展。重新思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体系、方法、内涵与路径,找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与当下网络传播技术背景下的落差与错位,成为摆在新闻传播教育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面向各大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为其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新闻报道、宣传人才。但是当下传统媒体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而社会对于网络媒体传播人才的需求却大大增加。 其次,传统教育的内容已经与当下的传播环境存在落差,总体而言,业界已经把新闻传播教育大大甩在后面,新闻传播教育不能跟上业界的变革步伐。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属于从传统媒体的生产流程总结而来,可以分为史论教育、业务教育、产业教育等三大部分,涵盖了传统媒体从新闻信息的采集、选择、制作、编辑(含技术手段)、出版发行全过程,也涉及到了对媒体的道德伦理审视、经营广告等内容。 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国内高校主要以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辅以一定的实践教学手段完成教学。近十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国内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都建起了大小不同、先进程度各异的新闻传播实验室,以传统媒体业务流程为蓝本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配置,设置相应的课程。 这样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适应了传统媒体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适应了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需求,但在面向网络时代的社会需求时,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大数据、智能化、移动技术,已经在改变生产的内容、形态,并且重塑了内容生产者与各个环节的消费者的概念与关系。比如大数据决定了传播逻辑、传播范围和内容样貌,受众成为用户,UGC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一环,“不社交、无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信息采集、加工手段的多元化和移动化等等新形势,使得智能媒体的传播方式、内容生产流程、传播分发决策等环节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传统的“采写编评摄录播”已经不能跟上技术驱动下的传媒发展步伐。因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设置,发挥协同育人机制,整合跨学科资源,开发和总结新的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用新的实践教学手段引领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决定新闻传播教育前途与命运的内容,成为教育改革的题中要义。 在改革的思考中,宏观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是首要的,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大传播”。所谓大传播指的是突破傳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为传统媒体培养人才的既有设定,以更大格局、更广视野和更新技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扎实传统传媒素养,又具备互联网思维、了解智能传播技能、具备网络传播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个人才不仅仅是新闻传播人才,更是社会传播人才,是能够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适应各社会组织(包括传统媒体)各类传播所需要的广义的传播人才。 中观层面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方面应该有革命性的转变。首先应该有大量的数据类跨学科课程。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流量正集中到算法类平台上,2016年,在资讯信息分发市场上,算法推送的内容已经超过50%。[1]在数据类信息已经被普遍运用的今天,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中却几乎见不到这类成体系的课程,原因无非是这个学科传统上仅仅招收文科学生,老师也大都来自人文社科学科,如再不采用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方法引入跨学科师资和课程资源,则不能适应业界新需求和新变化。这种状况国内外新闻传播学院概莫能外,只是美国的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探索开设数据和计算类的课程,诸如数据挖掘、分析、算法设计和数据呈现等,同时,他们非常注重建设与开设编程、网页开发、新应用开发等课程。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甚至认为数据教育应该成为目前技术态势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抓手。[2] 在数据类业务课中,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有关大数据的课程知识与新闻传播的实际业务相结合,成为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毕竟新闻传播所需要的大数据知识,与传播的内容生产、用户的沉淀、网络资源的抓取和挖掘等传播流程各环节操作相关,还不仅仅等同于计算机科学或信息科学中所关注的大数据知识体系。因此,新闻传播专业大数据类课程中应着重搭建介绍文本挖掘、机器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PGC与UGC内容整合等知识和技能框架,将介绍数据的存储检索、敏感信息检测、用户行为分析、报表分析、个性化推荐等深度挖掘的知识,与信息传播、平台集成、新闻制作流程等内容做紧密结合,对大数据技术所支撑的资源搜索、舆论追踪、阅读群体分析、可视化制作、社交热点匹配、热词生成方式、信息知识图谱构建以及信息专题库设计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课程实践内容,将运用大数据建立用户沉淀中心及分类框架,以及内容的分类推送等流程作为课程的逻辑起点与效应进行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演练。 目前国内共有1200多个新闻传播教学点,大多数教学点都脱胎于原先的中文系,因此在教学体系的搭建中趋同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让教学看上去能够与时俱进,很多院系在陈旧的课程体系上做文章,将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均冠以“网络”二字,殊不知网络传播的流程和传播逻辑,早已突破了传统的“采写编评”流程和业务方向。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改革中,真正的网络类课程,其内涵、外延、实践途径和教学方法等,是值得老师们认真开发研究的。同时,新媒体传播越来越以视觉化、场景化的样貌出现,在课程体系中增设移动端短视频采制类的课程、互动类的课程以及直播及其编辑等,都在必须开发、创新和研究等范畴之中。另外,根据网络发展的状况,在新闻传播理论(包含传播原理、美学原理)、历史(互联网发展与传统媒体转型历史梳理)、网络传播等法规和传播伦理、媒体及平台的赢利模式研究等方面,都需要总结和凝练一些前沿性的课程,才能搭建起适应时代特征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方面,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目前国内较好的新闻院系都配置了仿制传统媒体的实验教学中心,但是在面向未来网络传播的转型时期,以“融媒体”“云平台”为技术理念和先导的,以虚拟仿真为特点的下一代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建设,则又成为燃眉之急。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3]中,建设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新闻传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未来若干年中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因此,应该发挥技术力量的驱动作用,根据未来新型融合媒体流程创新的样式,构建实训中心,统合教学和实践,为实验室搭建集新闻大数据平台、指挥调度、融合采编、新媒体发布、全媒体演播、视音频制播一体化、舆情数据抓取与呈现一体化的综合新闻传播实验环境,倒逼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更新。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和深圳大学等高校已经成为先行者,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将促进老师的知识更新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升级换代,实现真正的技术驱动下的教育改革。 如虚拟仿真实验在传媒类专业中的应用,就是最好的驱动力量。虚拟仿真实验原先是为避免让学生暴露在危险的理工科实验环境中而搭建的,而仿制传统媒体的业务流程,在课堂上模拟传统媒体的操作其实已经在若干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心里得以实现。但是这种完全依靠想象、表演实现的虚拟仿真毕竟有其障碍。在大数据和云技术普遍运用于各类媒体平台的今天,与媒体公有云合作,搭建学校实验中心私有云,实现教学资源、媒体资源在云技术中的高度融合,讓学生在媒体云的真实环境中,实现媒体传播的真实性实践,真正实现与媒体运作“无缝对接”,应该成为未来新闻传播实验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新闻传播学院与新媒体平台在云资源方面的深度合作,应该成为实现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的重要抓手,对于培养学生的融合媒体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其前瞻性、创造性的思维,彰显出弥足珍贵的意义和实际作用。为此,一些“985”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纷纷与各类网络平台共建和深度合作,如腾讯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与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合作,能够更好地在校园中实现与媒体资源的共享,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虚拟仿真教学,并将这种技术上的革新作为驱动力量,实现教育的深层转型。 总之,在网络技术的驱动下,实现倒逼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与创新,无论从培养目标的设定,还是从教学体系的构成和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抑或是在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上,都需要摒弃老观念老方法,要有“壮士断腕”的气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昌凤.技术创新与专业坚守:新闻传播教育何去何从[J].全球传媒学刊,2017(04). [2]陈昌凤.技术创新与专业坚守:新闻传播教育何去何从[J].全球传媒学刊,2017(04). [3]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 /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作? 者: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 越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