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1997年以来中国旅游目的地效率时空差异研究
范文

    孙媛媛

    本文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了从1997-2011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效率时空差异特征。笔者从统计年鉴中搜集了有关的星级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作为其投入项,并将城镇化水平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投入项进行研究,将旅游外汇收入作为产出项。研究旅游业近年的投入产出效益,结果发现我国在部分省区存在投入冗余的现象,投入产出并不成正比,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对于地区的研究,是按照七大经济区来分析的,发现我国东北和华东地区的旅游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而西北地区虽然规模效率最高,但整体的效率指数显示为下降的

    趋势。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国和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旅游活动直接承载者的旅游目的地,其市场竞争能力即旅游发展效率是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多侧重于客流方向的时空研究。然而,基于推-拉理论可知,只有当旅游目的地自身本质、特性符合游客需求时,旅游活动才能最终产生。但就当前研究成果而言,对旅游目的地效率时空差异的研究还较少。研究中国旅游目的地效率时空差异特征对于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的变化趋势,了解中国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有很大的帮助,并对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具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一、研究对象、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决策单元。为了更好的揭示我国旅游企业效率的省际差异和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将我国划分为七大区域,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地区(包括了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地区(包括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以及西北地区(包括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不同空间层次上对我国旅游目的地效率进行对比研究。

    (二)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主要输出指标,星级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作为输入指标,并结合我国旅游发展阶段性加入城镇化水平作为输入指标。旅游收入可以直接的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成果;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是一地旅游基础条件,与旅游活动的开展关系密切;我国旅游业总体上是以城市发展与地域格局为依托而布局发展的,因此城镇化是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代表着旅游目的地外围影响因素对旅游发展的贡献

    程度。

    本文研究原始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旅游年鉴》(1998-20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8-2012)及《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8-2012)。

    (三)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DEA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评价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多个输出单位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由Charnes和Cooper等人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把每一个评价单位作为一个决策单元,通过比较同一时点不同决策单元加权的投入、产出数量,确定有效生存前沿,再通过衡量各决策单元与最佳前沿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各个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但是,以上的模型仅仅能够对决策单元某一时期进行静态效率分析,无法对其跨期的动态发展效率进行测度。Fare等人于1994年对Malmquist指数进行修改并对其进行的拆解,给出以下定义:

    M(xt,yt,xt+1,yt+1)=

    其中,是基于t期的技术,而是基于t+1期的技术,它们分别测度了距离函数值在t+1期相对于t期的生产技术前沿面的变化比值。如果M(xt,yt,xt+1,yt+1)大于1,表示生产效率提高;小于1则表示生产效率下降;等于1则表示生产效率不变。

    将公式进一步整理,得出

    M(xt,yt,xt+1,yt+1)=

    =TEC(xt+1,yt+1,xt,yt)×TC(xt+1,yt+1,xt,yt)

    =TEC(xt+1,yt+1,xt,yt)×PE(xt+1,yt+1,xt,yt)×SE(xt+1,yt+1,xt,yt)

    即Malmquist指数拆分成三部分乘积:第一部分为综合效率变化(TEC),测度的是决策单元在t和t+1之间相对效率的变化值;第二部分为规模报酬可变且具有要素约束条件下的纯技术效率变化(PE)和第三部分规模效率变化(SE),二者共同反映了t和t+1跨期内技术进步情况。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效率分析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效率特征分析

    表1反映了:我国旅游业近些年来的综合效率平均值是0.988,效率低于1,而技术进步变化为1.067,说明我国旅游业在技术方面的变化是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在增长。而纯技术变动为0.984,稍低于1,说明我国旅游业在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先进技术使用的有效程度还较低。而规模变动稍大于1,说明我国旅游业近些年来在规模方面是处于增长扩大的状态。综合来看,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的正效应超过纯技术变化的负效应,使得全要素生产率TPF大于1,说明我国旅游业在1997—2011年间处于发展上升的良好状态。整体来看,从2004年以来我国旅游业的技术效率的变化基本处于增长的状态,说明我国旅游业在技术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全要素TPF的变化指数也呈现增长的态势,可以看出技术效率的变化是TPF上升的主要原因。

    从图1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不断的波动变化的状态中,但起伏的幅度都较小,总体状态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1、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2000年旅游业的规模效率的变动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其他的效率指标的变化都出现了骤降的趋势,但其降低的幅度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国家在2000年的时候首次将旅游业列入国债投资计划,当年安排13亿元国债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我们看到在2000年,旅游业的规模效率变动是上涨的趋势。

    2、而在2003年的时候,旅游业的整体效率的变动都出现了一个低谷期,这是由于2003年由于SARS疫情蔓延的影响,使得人们因担心感染病毒,都待在家里不愿外出旅游,对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使得2003年的旅游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低谷期。

    3、200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明显的上升趋势,是因为在SARS过后,市场重新启动,国务院、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各项扶持旅游业的政策和规定,从而最大限度的加速了旅游业的复苏。

    4、2008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低谷期,是因为旅游业在这一年遭受了金融危机和地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作为非基本消费的旅游消费自然出现了缩水的状态,但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国举办的奥运会为旅游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我国的知名度,更为我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使得旅游业克服了困难,总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效率分析

    通过对以上图表的分析,笔者发现:

    1、华北旅游区

    华北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小于1,即纯技术效率是呈现递减状态的,说明华北地区在我国先进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华北地区的技术效率大于1,说明华北地区的管理水平处于增长的状态,且增长的幅度较大。规模效率刚超出1,说明华北地区在规模方面的投入是增长的状态。华北地区旅游业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

    2、东北旅游区

    东北旅游区的各项效率变化指标均显示大于1,这跟东北地区具有的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息息相关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外加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区旅游业的扶持使得东北地区的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效率的变化都大于1,呈现正增长的状态,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态势是十分强劲的。

    3、华东旅游区

    华东地区旅游业的各项指标均大于1,这也跟华东地区的整体环境是分不开的,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高,旅游消费能力强,旅游市场庞大且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人们旅游出行方便,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好的条件,使得华东地区的旅游发展态势很好,但其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较东北地区稍低。

    4、华中旅游区

    华中旅游区是我国旅游统计中的低值区,华中旅游区的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都属于下降的趋势,只有技术变动指数是七大旅游区中最高的,以7.83%的速度在增长,说明华中地区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最高的,其发展的状态也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

    5、华南旅游区

    华南旅游区是中国七大区域中规模最大的旅游区,但其规模效率的变化却呈现降低的状态,说明其对规模的开发未达到有效性,而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变动显示为增长的状态,表明其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成正增长的,对纯技术的引用也为有效状态,其正效应的变化值超过了负效应的变化值,因此其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增长的状态。

    6、西南旅游区

    西南旅游区各项指标类似于华中地区,却唯有规模变动效率稍高于华中。西南旅游区的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说明其管理水平还是呈现正增长的状态的,但其它效率的变化都小于1,呈现出递减的状态,总体旅游发展状态呈现增长的趋势。

    7、西北旅游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整体的环境还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虽然在规模方面的增长是显著的,但在纯技术效率的投入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难以得到推广,且效率较低,使得其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七大经济区中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三)2011年中国旅游业投入分析

    天津、上海、广东、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效率值处在最佳的状态中,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例增长,各种资本的配比状态为最优状态。而七个省市自治区外,其余的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产出与投入不成比例的问题。

    1、在城镇化水平方面,只有北京、重庆、青海的城市化率处于偏高的状态,北京城市化率偏高14.25%,重庆市的城市化率偏高4.12%,青海的城市化率偏高9.69%,说明城市化率处于一个较稳定合理的状态。

    2、在星级饭店投入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在星级饭店的投入中未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甘肃、新疆等地对于星级饭店的投入量严重超过其本该有的星级饭店的数量。全国建设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超过了52家。

    3、在旅行社的投入数量方面:全国平均超过了270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在对旅行社的投入中严重超出了其地区实际需要的旅行社数量,造成了很大了旅行社资源的浪费。

    4、旅游业从业人数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浙江、河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等地的实际旅游业从业人数均超出了其真正需要的旅游业从业人数,造成了人力资源的

    浪费。

    三、讨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从1997—2011年中国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的效率特征,研究发现:

    (一)中国旅游业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处于上升的状态,但增长的速度并不是很高,以每年5.4%的速度在平稳增长,且旅游业TFP的增长同技术效率变化的增长几乎成正比例增长,这告诉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技术投入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致力于提高旅游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引进高效的管理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1997—2011年纯技术效率的值仅有0.984,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在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不够。而规模效率则为1.004处于增长的状态,这说明我国在规模方面的投入是有效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增加对高科技的引进

    (三)在对地区旅游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地区旅游差异仍然很明显,东北和华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强劲,各效率变化都处于上升的状态。而其他五大经济区的全要素变化TFP同样呈现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唯独西北地区虽然规模效率变化在七大经济区中是最高的,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虽然在国家的扶持下有所发展,但总体旅游效率的变化仍不是很明显。说明国家的政策扶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家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应该积极的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以旅游热点城市来带动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客流间的辐射,使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更平衡,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四)通过对2011年各省区的效率变化分析,看出部分省区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星级饭店、旅行社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的部分浪费,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各省区能依照本省区实际的需求来配备所需的资源,以免造成资源的过多浪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各省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未能很有效的发挥出,之后要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方面多下工夫,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要增加产出,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效益。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从图1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不断的波动变化的状态中,但起伏的幅度都较小,总体状态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1、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2000年旅游业的规模效率的变动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其他的效率指标的变化都出现了骤降的趋势,但其降低的幅度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国家在2000年的时候首次将旅游业列入国债投资计划,当年安排13亿元国债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我们看到在2000年,旅游业的规模效率变动是上涨的趋势。

    2、而在2003年的时候,旅游业的整体效率的变动都出现了一个低谷期,这是由于2003年由于SARS疫情蔓延的影响,使得人们因担心感染病毒,都待在家里不愿外出旅游,对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使得2003年的旅游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低谷期。

    3、200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明显的上升趋势,是因为在SARS过后,市场重新启动,国务院、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各项扶持旅游业的政策和规定,从而最大限度的加速了旅游业的复苏。

    4、2008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低谷期,是因为旅游业在这一年遭受了金融危机和地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作为非基本消费的旅游消费自然出现了缩水的状态,但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国举办的奥运会为旅游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我国的知名度,更为我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使得旅游业克服了困难,总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效率分析

    通过对以上图表的分析,笔者发现:

    1、华北旅游区

    华北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小于1,即纯技术效率是呈现递减状态的,说明华北地区在我国先进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华北地区的技术效率大于1,说明华北地区的管理水平处于增长的状态,且增长的幅度较大。规模效率刚超出1,说明华北地区在规模方面的投入是增长的状态。华北地区旅游业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

    2、东北旅游区

    东北旅游区的各项效率变化指标均显示大于1,这跟东北地区具有的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息息相关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外加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区旅游业的扶持使得东北地区的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效率的变化都大于1,呈现正增长的状态,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态势是十分强劲的。

    3、华东旅游区

    华东地区旅游业的各项指标均大于1,这也跟华东地区的整体环境是分不开的,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高,旅游消费能力强,旅游市场庞大且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人们旅游出行方便,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好的条件,使得华东地区的旅游发展态势很好,但其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较东北地区稍低。

    4、华中旅游区

    华中旅游区是我国旅游统计中的低值区,华中旅游区的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都属于下降的趋势,只有技术变动指数是七大旅游区中最高的,以7.83%的速度在增长,说明华中地区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最高的,其发展的状态也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

    5、华南旅游区

    华南旅游区是中国七大区域中规模最大的旅游区,但其规模效率的变化却呈现降低的状态,说明其对规模的开发未达到有效性,而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变动显示为增长的状态,表明其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成正增长的,对纯技术的引用也为有效状态,其正效应的变化值超过了负效应的变化值,因此其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增长的状态。

    6、西南旅游区

    西南旅游区各项指标类似于华中地区,却唯有规模变动效率稍高于华中。西南旅游区的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说明其管理水平还是呈现正增长的状态的,但其它效率的变化都小于1,呈现出递减的状态,总体旅游发展状态呈现增长的趋势。

    7、西北旅游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整体的环境还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虽然在规模方面的增长是显著的,但在纯技术效率的投入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难以得到推广,且效率较低,使得其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七大经济区中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三)2011年中国旅游业投入分析

    天津、上海、广东、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效率值处在最佳的状态中,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例增长,各种资本的配比状态为最优状态。而七个省市自治区外,其余的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产出与投入不成比例的问题。

    1、在城镇化水平方面,只有北京、重庆、青海的城市化率处于偏高的状态,北京城市化率偏高14.25%,重庆市的城市化率偏高4.12%,青海的城市化率偏高9.69%,说明城市化率处于一个较稳定合理的状态。

    2、在星级饭店投入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在星级饭店的投入中未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甘肃、新疆等地对于星级饭店的投入量严重超过其本该有的星级饭店的数量。全国建设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超过了52家。

    3、在旅行社的投入数量方面:全国平均超过了270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在对旅行社的投入中严重超出了其地区实际需要的旅行社数量,造成了很大了旅行社资源的浪费。

    4、旅游业从业人数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浙江、河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等地的实际旅游业从业人数均超出了其真正需要的旅游业从业人数,造成了人力资源的

    浪费。

    三、讨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从1997—2011年中国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的效率特征,研究发现:

    (一)中国旅游业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处于上升的状态,但增长的速度并不是很高,以每年5.4%的速度在平稳增长,且旅游业TFP的增长同技术效率变化的增长几乎成正比例增长,这告诉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技术投入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致力于提高旅游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引进高效的管理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1997—2011年纯技术效率的值仅有0.984,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在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不够。而规模效率则为1.004处于增长的状态,这说明我国在规模方面的投入是有效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增加对高科技的引进

    (三)在对地区旅游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地区旅游差异仍然很明显,东北和华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强劲,各效率变化都处于上升的状态。而其他五大经济区的全要素变化TFP同样呈现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唯独西北地区虽然规模效率变化在七大经济区中是最高的,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虽然在国家的扶持下有所发展,但总体旅游效率的变化仍不是很明显。说明国家的政策扶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家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应该积极的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以旅游热点城市来带动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客流间的辐射,使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更平衡,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四)通过对2011年各省区的效率变化分析,看出部分省区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星级饭店、旅行社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的部分浪费,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各省区能依照本省区实际的需求来配备所需的资源,以免造成资源的过多浪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各省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未能很有效的发挥出,之后要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方面多下工夫,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要增加产出,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效益。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从图1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不断的波动变化的状态中,但起伏的幅度都较小,总体状态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1、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2000年旅游业的规模效率的变动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其他的效率指标的变化都出现了骤降的趋势,但其降低的幅度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国家在2000年的时候首次将旅游业列入国债投资计划,当年安排13亿元国债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我们看到在2000年,旅游业的规模效率变动是上涨的趋势。

    2、而在2003年的时候,旅游业的整体效率的变动都出现了一个低谷期,这是由于2003年由于SARS疫情蔓延的影响,使得人们因担心感染病毒,都待在家里不愿外出旅游,对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使得2003年的旅游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低谷期。

    3、200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明显的上升趋势,是因为在SARS过后,市场重新启动,国务院、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各项扶持旅游业的政策和规定,从而最大限度的加速了旅游业的复苏。

    4、2008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低谷期,是因为旅游业在这一年遭受了金融危机和地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作为非基本消费的旅游消费自然出现了缩水的状态,但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国举办的奥运会为旅游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我国的知名度,更为我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使得旅游业克服了困难,总体保持了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效率分析

    通过对以上图表的分析,笔者发现:

    1、华北旅游区

    华北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小于1,即纯技术效率是呈现递减状态的,说明华北地区在我国先进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华北地区的技术效率大于1,说明华北地区的管理水平处于增长的状态,且增长的幅度较大。规模效率刚超出1,说明华北地区在规模方面的投入是增长的状态。华北地区旅游业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

    2、东北旅游区

    东北旅游区的各项效率变化指标均显示大于1,这跟东北地区具有的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息息相关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外加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区旅游业的扶持使得东北地区的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效率的变化都大于1,呈现正增长的状态,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态势是十分强劲的。

    3、华东旅游区

    华东地区旅游业的各项指标均大于1,这也跟华东地区的整体环境是分不开的,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高,旅游消费能力强,旅游市场庞大且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人们旅游出行方便,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好的条件,使得华东地区的旅游发展态势很好,但其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较东北地区稍低。

    4、华中旅游区

    华中旅游区是我国旅游统计中的低值区,华中旅游区的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都属于下降的趋势,只有技术变动指数是七大旅游区中最高的,以7.83%的速度在增长,说明华中地区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最高的,其发展的状态也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

    5、华南旅游区

    华南旅游区是中国七大区域中规模最大的旅游区,但其规模效率的变化却呈现降低的状态,说明其对规模的开发未达到有效性,而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变动显示为增长的状态,表明其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成正增长的,对纯技术的引用也为有效状态,其正效应的变化值超过了负效应的变化值,因此其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增长的状态。

    6、西南旅游区

    西南旅游区各项指标类似于华中地区,却唯有规模变动效率稍高于华中。西南旅游区的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说明其管理水平还是呈现正增长的状态的,但其它效率的变化都小于1,呈现出递减的状态,总体旅游发展状态呈现增长的趋势。

    7、西北旅游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整体的环境还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虽然在规模方面的增长是显著的,但在纯技术效率的投入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难以得到推广,且效率较低,使得其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七大经济区中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三)2011年中国旅游业投入分析

    天津、上海、广东、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效率值处在最佳的状态中,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例增长,各种资本的配比状态为最优状态。而七个省市自治区外,其余的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产出与投入不成比例的问题。

    1、在城镇化水平方面,只有北京、重庆、青海的城市化率处于偏高的状态,北京城市化率偏高14.25%,重庆市的城市化率偏高4.12%,青海的城市化率偏高9.69%,说明城市化率处于一个较稳定合理的状态。

    2、在星级饭店投入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在星级饭店的投入中未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甘肃、新疆等地对于星级饭店的投入量严重超过其本该有的星级饭店的数量。全国建设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超过了52家。

    3、在旅行社的投入数量方面:全国平均超过了270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在对旅行社的投入中严重超出了其地区实际需要的旅行社数量,造成了很大了旅行社资源的浪费。

    4、旅游业从业人数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浙江、河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等地的实际旅游业从业人数均超出了其真正需要的旅游业从业人数,造成了人力资源的

    浪费。

    三、讨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从1997—2011年中国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的效率特征,研究发现:

    (一)中国旅游业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处于上升的状态,但增长的速度并不是很高,以每年5.4%的速度在平稳增长,且旅游业TFP的增长同技术效率变化的增长几乎成正比例增长,这告诉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技术投入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致力于提高旅游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引进高效的管理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1997—2011年纯技术效率的值仅有0.984,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在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不够。而规模效率则为1.004处于增长的状态,这说明我国在规模方面的投入是有效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增加对高科技的引进

    (三)在对地区旅游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地区旅游差异仍然很明显,东北和华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强劲,各效率变化都处于上升的状态。而其他五大经济区的全要素变化TFP同样呈现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唯独西北地区虽然规模效率变化在七大经济区中是最高的,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使得虽然在国家的扶持下有所发展,但总体旅游效率的变化仍不是很明显。说明国家的政策扶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家要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应该积极的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以旅游热点城市来带动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客流间的辐射,使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更平衡,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四)通过对2011年各省区的效率变化分析,看出部分省区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星级饭店、旅行社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的部分浪费,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各省区能依照本省区实际的需求来配备所需的资源,以免造成资源的过多浪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各省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未能很有效的发挥出,之后要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方面多下工夫,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我们要增加产出,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效益。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