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定假期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与分析 |
范文 | 彭珍妮 目的:探讨国定假期出行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指数和影响因素。方法:以171名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以自编的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体系为测量工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得出R2=0.825906,可见回归模型显著性较高。其中,旅游住宿决定系数最大(0.965843)、其次是旅游娱乐、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则基本没有影响。结论:以上因素对旅游者国定假期出行幸福感的存在显著影响,且各有不同特点,本研究对进一步研究国定假期出行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一、引言 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主观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在认知论和情感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上,邢占军在《测量幸福》中提出了体验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体验论主观幸福感的内涵是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从形式上,主观幸福感是基于反省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感受。从内容上,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的(或非常满意的)存在状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国人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继而在意对精神需求的追求,这契合了马斯诺需求层次论中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会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旅游是人们放松身心的一种最佳的方式,逐渐成为近年来国人在国定假期的最钟爱的方式之一。旅游期间,人们释放压力,欣赏美景,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内心的幸福感。对于忙于工作的上班族,我国的国定假期为举家出游提供时间基础。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国定假期出行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六大因素为核心,收集到有效数据后,建立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指标体系,以EVIEWS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在国定假期出行对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主次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意见。 二、文献综述 关于旅游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高园《旅游经济与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章中,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旅游对当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张亚芳《旅游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一文,从国内旅游者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旅游幸福感的建议;在陕西师范大学亢雄博士《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中,融合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凝练旅游幸福的要素。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中国主观幸福感测量体系的归纳,以国定假日出行作为时间基础,以旅游满意度为核心,将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主体因素总结为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六个方面,构建出测量在国定假期旅游,国内旅游者旅游主观幸福感的参考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国定假期出行旅游者主观幸福进行综合分析。 三、旅游者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 (一)旅游者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描述 鉴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是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感受,很难直接进行测量,所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用国定假期旅游中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的评价等级来衡量主观幸福感。问卷涉及影响旅游者旅游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对国定假期放假制度等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旅游者在国定假期出出游的主要原因,是否达到了他们的预期效果,是否身心愉悦达到了增加幸福感等。 本文提出了“国定假日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指数”,后文简称“旅游幸福指数”这一创新词汇,通过合理的概念定义,以及计算,对抽象的旅游者主观幸福感量化。在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所涉及的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指数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根据六大板块的实际情况与分类,适当选取相关的二级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如下表1。 (二)样本数据的来源和预处理 1、样本数据来源 本项研究的样本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形式得到的结果。调查的人群主要包括企事业员工、学生和其他行业及部门的在职人群。本次问卷共发放230份,回收问卷206份,其中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74.3%。本文171份样本中,男性83人,占49%;女性88人,占51%。 以上为样本的基本情况介绍,随着后文的研究的深入,会进一步介绍其他变量的相关数据。 2、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为了便于分析,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即统一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汇总的分数。在多元线性回归中,需要对一级指标进行评价和研究,由于各一级指标的指数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一致,所以以X1旅游交通为例具体说明,如下表2其他一级指标参考其方法,直接给出结果。 由于每个变量下设的二级指标的数量不一,每个一级变量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为了使得变量标准化,设定一级指标 总分为10。以下是变量标准化的公式: 以X1旅游交通为例: X1=10×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出一级指标X1旅游交通的得分。同理,可以根据以上方法及步骤分别计算出其他5个一级指标的结果。 Y表示的对于一级指标的总体的评价的和,即公式如下, Y=Y1+Y2+Y3+Y4+Y5+Y6 其中Y的组成如下表4 : 四、建模 (一)研究模型 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指数的因素主要被归为六类,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这六大指标进行分析,在F值显著水平下,根据自变量相关性的大小,得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指通过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与一个应变量的相关关系,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因变量和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确定因变量的多个影响因素的主次。由此设随机变量y与一般变量Xi(i=1,2,…,6)的理论线性回归模型为:Y= 式子中,Y为国定假期旅游的总体评价,是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总体评价分数越高表明旅游者的主观幸福感越高,他们则越幸福。;(Xi是各项一级指标的评价)为随机扰动项,在此模型中,表示的是旅游者在国定假期出去游玩时原始的评价,即主观幸福感的的原始状态。旅游者通过旅游,自然是希望能放松身心,获得愉快的心情,感受幸福。 由于多元线性模型加入旅游餐饮X2得到的回归结果不理想,且不显著,所以最终的多元模型已剔除这个自变量。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并不特别注重饮食方面。主要原因可能包括旅游目的地特色美食文化的衰退,各种类型的餐饮已交叉传入不同地区。比如,旅游者可以在上海吃到重庆的火锅、广州的下午茶等。旅游者完全能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偏好在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餐饮。因此餐饮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之小。 以下是在剔除X2的情况下,利用最重要的五大因素,重新回归,再次运用EVIEWS分析数据可以得到如下表5,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R2=0.825906,可见回归模型显著性较高。又由F值=156.5523,,回归模型通过了F检验,表中5个自变量整体对因变量y产生显著线性影响的判断所犯错误的概率仅为0.00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X1、X3、X4、X5、X6整体上对y有显著的线性影响。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Y=1.294445+0.475817X1+0.965843X3+0.467781X4+0.232701X5+0.693023X6 研究各自变量的决定系数,我们可以发现X3(旅游住宿)的决定系数最大、其次是X6(旅游娱乐)、X1(旅游交通)、X4(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X5(旅游购物)。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旅游住宿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首先,从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看出旅游住宿X3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旅游住宿X3的评分每增加1分,旅游总评价Y会增加0.965843分。旅游者在国定假期出行时注重旅游住宿,可能的原因在于旅游者外出旅游,白天在外游山玩水,经历了一天的奔波,身体肯定是疲惫的,他们对住宿要求比较高,旅游者可能会注重于大堂的服务、床铺的舒适度、浴室的清洁度等方面。如果住宿条件高,旅游者休息好,第二天才能更加精神饱满的出去玩。如果没能休息好,拖着疲惫的身躯看风景,自然无法尽性。在国定假期旅游,人满为患的情况之下,旅游景点附近的酒店预订火爆,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之下休息,实属不易。调查样本显示,57%游客选择自由出行,性价比高的酒店自然为最好的选择。酒店也应该达到星级标准,满足顾客需求。 2、旅游娱乐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旅游娱乐是仅次于旅游住宿的第二大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旅游者出游目的地首选一定是当地具有特色的景区景点或代表性建筑,因为这是相较于人文、风俗之外,最直观了解当地的一种方式,如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的园林等。景点有无特色,内部娱乐设施门票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旅游者预期、景区内设施完善度都会影响旅游者对此方面的评价。许多景区在国定假日期间人气爆棚、完全超过了合理的接待量,不仅导致游客只能看人却无法玩到特色的娱乐设施,也给景区的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导致未来到此的游客不能尽兴而归。另外,景区为了自身利益,在节假日抬高娱乐设施的价格,也将严重影响旅游者对此的印象及评价。 3、旅游交通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对于旅游交通而言,评价每增加一分,总体评价则增加0.475817分。旅游交通是否便利也时刻影响着旅游者的心情。无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交通对旅游者出行也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较为繁荣的城市而言,轨道交通、地面交通线路多,四通八达,设施完善,旅游者到此可以极其便利得到达景点或酒店。而对于偏远地区或者一些山区景点,旅游者就不得不搭乘公交或者其他当地的交通设施前去。虽能欣赏到风景,但途中劳顿,花费时间太多,都会旅游者产生的负面效应。与此同时,不少旅客会选择便捷的出租车业务,但目的地出租车行业起步费太高,拼车现象频繁,行业内部不规范现象也是影响主观评价的重要因素。 4、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旅游景区服务质量X4的评分每增加一分,旅游总评价Y会增加0.467781分。在二级指标的调查中,发现旅游者对于在国定假期出行,景区门票价格、景区容量、卫生环境非常低的评价。特别是景区容量,有57%的人表示对景区容量超载的不满。国定假期出行,景区在不考虑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让游客进入景区,造成人挤人,人看人的场景。旅游景区国民素质不一,景区没有配备足够的环卫人员造成环境卫生脏乱差。旅游者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假期出游游山玩水,享受生活的状态,对于旅游者的幸福大大折扣。 5、旅游购物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最后,从回归结果看出旅游购物X5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小。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旅游购物X5的评分每增加一分,旅游总评价Y会增加0.232701分。在调查中有57%的人选择自由行、19%的选择跟团旅游、17%的人选择短途自驾游。跟团游的旅客大量减少,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对旅行团强制购物的监管,强制购物现象大幅减少,到旅游地购物与否决定权在旅游者自己。即使是在国定假期旅游,纪念品的品种也和平日没有太大的区别,旅游者购物只是为了满足他们怀旧的心理,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大。 五、结论及建议 (一)总结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计划把节余的资金花在休闲旅游上,居民收入的增长为人们在国定假期出门旅游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假期出游已经成为那些经济宽裕者为满足自我尊重和社会尊重的精神领域需求的方式,与此同时,旅游也增加了自身的幸福感。 本文以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旅游购物这六个因素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国定假期旅游者主观幸福感进行测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六个因素中旅游住宿是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旅游娱乐、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则基本没有影响。 (二)问题及建议 本研究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五个意见: 1、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旅游住宿是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最大的因素,可见旅游者对旅途中住宿条件的重视程度。旅店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住宿条件、舒适度、安全性都会被旅客纳入考虑范围。由于现在不少酒店遇见到节假日一房难求的火爆场景,纷纷在假日前夕提价,涨幅甚至超过了100%。旅游者若已决定行程,也只能为此买单,这对旅游者心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国家已出台规范客房市场价格的临时性措施,但是常规化制度和监督惩处措施的制定是更为必要的,特别是旅游热点及其周边地区。另外,酒店自身也可设定相应的服务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或可进行匿名抽查。 2、旅游者希望能领略到景点的美,提高旅行质量,旅游娱乐则成了影响旅游者心理的第二大因素。为此,旅行团和景区都可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满足游客需求,更提高了自身在业内的评价。为避免集中出游带来的问题,旅行社可以相互沟通了解出团情况,及时调整行程,避免过长的等候时间,让旅客错开观赏时间,分批参观景区。此外,旅行社应提高自己旅游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其正确的心态和服务意识。对于景区,要对自身最大客容量进行分析,设定标准,防止景区容量过度超载,以此保证游客游玩质量。此外,旅行社和景区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及时公布在区游玩人数和流动情况,以供大家参考。必要时候可采取限流措施,以免造成困扰。 3、对于旅客自身而言,希望能更为理性地出行,并提高自身素质。国人对节假日基本抱着“国定假日一定要出去消费花钱”的心态,不过,大家也可适当考虑选择其他方式度过假日,和家人团聚。对于出游的人来说,节假日小型车车主或许可以选择更环保节能的出行,避免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和停车场多重压力。出游本是与人交往、展现自我的最佳时机,在景区或餐厅应该避免各种不文明现象,提升自己和周围人的假期品质,展现公民应有的素质。 4、假日办应适度调节放假制度。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起取消“五一”黄金周,改为3天短假期,同时相应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这几个节日通过双休日的拼接,形成了三天小长假。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达到115.3天。2013年,假日办已就2014年放假安排征求民意,结果显示放假安排不硬性调休,让大家灵活安排出行时间。国定假期的合理安排,有助于国民出游的安排。国民可以合理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出游时间,避开国定假期最高峰的几天出游,可以减轻旅游景区的容量超载,同时提升幸福感。放假制度如何调整更为合适,还有待假日办进一步研究。 5、与此同时,各公司也可更好配合假日办放假制度,公司可以在原有年假制度上有所完善。公司不应该过度限制员工公休时间的选择,应让公众更加主动和灵活地安排除去法定节假日意外的假期。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盈利水平和员工工作表现,适当增加员工带薪休假的时间。能在国定节假日之外的时间出游,能享受到比国定假日更优惠的住宿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本文以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旅游购物这六个因素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国定假期旅游者主观幸福感进行测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六个因素中旅游住宿是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旅游娱乐、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则基本没有影响。 (二)问题及建议 本研究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五个意见: 1、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旅游住宿是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最大的因素,可见旅游者对旅途中住宿条件的重视程度。旅店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住宿条件、舒适度、安全性都会被旅客纳入考虑范围。由于现在不少酒店遇见到节假日一房难求的火爆场景,纷纷在假日前夕提价,涨幅甚至超过了100%。旅游者若已决定行程,也只能为此买单,这对旅游者心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国家已出台规范客房市场价格的临时性措施,但是常规化制度和监督惩处措施的制定是更为必要的,特别是旅游热点及其周边地区。另外,酒店自身也可设定相应的服务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或可进行匿名抽查。 2、旅游者希望能领略到景点的美,提高旅行质量,旅游娱乐则成了影响旅游者心理的第二大因素。为此,旅行团和景区都可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满足游客需求,更提高了自身在业内的评价。为避免集中出游带来的问题,旅行社可以相互沟通了解出团情况,及时调整行程,避免过长的等候时间,让旅客错开观赏时间,分批参观景区。此外,旅行社应提高自己旅游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其正确的心态和服务意识。对于景区,要对自身最大客容量进行分析,设定标准,防止景区容量过度超载,以此保证游客游玩质量。此外,旅行社和景区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及时公布在区游玩人数和流动情况,以供大家参考。必要时候可采取限流措施,以免造成困扰。 3、对于旅客自身而言,希望能更为理性地出行,并提高自身素质。国人对节假日基本抱着“国定假日一定要出去消费花钱”的心态,不过,大家也可适当考虑选择其他方式度过假日,和家人团聚。对于出游的人来说,节假日小型车车主或许可以选择更环保节能的出行,避免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和停车场多重压力。出游本是与人交往、展现自我的最佳时机,在景区或餐厅应该避免各种不文明现象,提升自己和周围人的假期品质,展现公民应有的素质。 4、假日办应适度调节放假制度。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起取消“五一”黄金周,改为3天短假期,同时相应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这几个节日通过双休日的拼接,形成了三天小长假。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达到115.3天。2013年,假日办已就2014年放假安排征求民意,结果显示放假安排不硬性调休,让大家灵活安排出行时间。国定假期的合理安排,有助于国民出游的安排。国民可以合理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出游时间,避开国定假期最高峰的几天出游,可以减轻旅游景区的容量超载,同时提升幸福感。放假制度如何调整更为合适,还有待假日办进一步研究。 5、与此同时,各公司也可更好配合假日办放假制度,公司可以在原有年假制度上有所完善。公司不应该过度限制员工公休时间的选择,应让公众更加主动和灵活地安排除去法定节假日意外的假期。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盈利水平和员工工作表现,适当增加员工带薪休假的时间。能在国定节假日之外的时间出游,能享受到比国定假日更优惠的住宿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本文以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旅游购物这六个因素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国定假期旅游者主观幸福感进行测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六个因素中旅游住宿是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旅游娱乐、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则基本没有影响。 (二)问题及建议 本研究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五个意见: 1、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旅游住宿是影响旅游者主观幸福感最大的因素,可见旅游者对旅途中住宿条件的重视程度。旅店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住宿条件、舒适度、安全性都会被旅客纳入考虑范围。由于现在不少酒店遇见到节假日一房难求的火爆场景,纷纷在假日前夕提价,涨幅甚至超过了100%。旅游者若已决定行程,也只能为此买单,这对旅游者心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国家已出台规范客房市场价格的临时性措施,但是常规化制度和监督惩处措施的制定是更为必要的,特别是旅游热点及其周边地区。另外,酒店自身也可设定相应的服务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或可进行匿名抽查。 2、旅游者希望能领略到景点的美,提高旅行质量,旅游娱乐则成了影响旅游者心理的第二大因素。为此,旅行团和景区都可采取相应措施,不仅可以满足游客需求,更提高了自身在业内的评价。为避免集中出游带来的问题,旅行社可以相互沟通了解出团情况,及时调整行程,避免过长的等候时间,让旅客错开观赏时间,分批参观景区。此外,旅行社应提高自己旅游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其正确的心态和服务意识。对于景区,要对自身最大客容量进行分析,设定标准,防止景区容量过度超载,以此保证游客游玩质量。此外,旅行社和景区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及时公布在区游玩人数和流动情况,以供大家参考。必要时候可采取限流措施,以免造成困扰。 3、对于旅客自身而言,希望能更为理性地出行,并提高自身素质。国人对节假日基本抱着“国定假日一定要出去消费花钱”的心态,不过,大家也可适当考虑选择其他方式度过假日,和家人团聚。对于出游的人来说,节假日小型车车主或许可以选择更环保节能的出行,避免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和停车场多重压力。出游本是与人交往、展现自我的最佳时机,在景区或餐厅应该避免各种不文明现象,提升自己和周围人的假期品质,展现公民应有的素质。 4、假日办应适度调节放假制度。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起取消“五一”黄金周,改为3天短假期,同时相应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这几个节日通过双休日的拼接,形成了三天小长假。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达到115.3天。2013年,假日办已就2014年放假安排征求民意,结果显示放假安排不硬性调休,让大家灵活安排出行时间。国定假期的合理安排,有助于国民出游的安排。国民可以合理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出游时间,避开国定假期最高峰的几天出游,可以减轻旅游景区的容量超载,同时提升幸福感。放假制度如何调整更为合适,还有待假日办进一步研究。 5、与此同时,各公司也可更好配合假日办放假制度,公司可以在原有年假制度上有所完善。公司不应该过度限制员工公休时间的选择,应让公众更加主动和灵活地安排除去法定节假日意外的假期。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盈利水平和员工工作表现,适当增加员工带薪休假的时间。能在国定节假日之外的时间出游,能享受到比国定假日更优惠的住宿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