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解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不彻底性 |
范文 | 戚白雪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特别关注女性的命运,但她塑造的女性形象却是一个异类,几乎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这些女性的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她们生活在新旧时代的夹缝中,却仍顽固地守着旧的思想意识,远离时代的洪流――革命战争,仍旧活在婚姻的樊笼里。张爱玲笔下的这种世俗女性,则是张爱玲的家庭、身世、性情、美学观以及上海租界特殊的氛围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关键词:女性形象;不彻底性;苍凉;恋物 张爱玲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个奇迹。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其为“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并使其与鲁迅、茅盾等大师平起平坐。张爱玲的小说主要以上海和香港为故事场景,她沉醉于梦魇般的气氛中构建了她的传奇世界,细致地演绎了沪港洋场中遗老遗少、太太小姐们的人生梦魇。 一、远离时代洪流的故事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并没有革命的举动,而她们恋爱结婚也只是为了谋生。《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嫁给放荡的浪子乔琪,也只是为了守住在香港的靡华生活。最后沦落为“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地步。《留情》中的敦凤,为了金钱不得不维持与年长二十多岁的丈夫那“千疮百孔”的爱情。《心经》里的绫卿与大她二十多岁的许峰仪同居,“大半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愿意远走高飞”,而且她自己认为在有钱,有地位的男性范围内,她是“人尽可夫”的。不论是葛薇龙、敦凤、绫卿,还是张爱玲笔下的其他女性,她们的生活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但她们在“困境”面前所作出的选择却是相同的。在那样一个处处都洋溢着革命气氛的时代,她们在时代的感召下虽然也感到自己的生活与时代的“不和谐”,但她们并没有完全觉悟,而是变得不新不旧,因此她们摆脱困境的方式不是革命而是结婚或是维持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婚姻。也就是她们的这种选择使她们的生活远离了战争和革命。 《倾城之恋》与《封锁》相比对战争的实写要多,所起的“作用”好像也大一些。《倾城之恋》中的一对男女,范柳原和白流苏不过是自私的男人和女人,一个把恋爱看作生活的调味品,一个不过是寻求经济上的安全。他们的上等调情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战争仅仅使这对男女撕下了虚伪的面具,变得朴素,使他们真的恋爱起来了,也仅此而已。经过战争的洗礼白流苏并没有成长为一个革命者,而只是走入了另一个梦魇般的婚姻。 我们应该承认,张爱玲对战争的态度是冷漠的,并不像我们所期望,所想像的那样。张爱玲站在时代洪流之外,以冷静的态度关注着社会“安稳”的一面,描绘着世俗中的人们。 二、时代性在女性形象中的缺失 五四运动以后,女性们被时代鼓励着走出封建家长和封建婚姻的束缚,其中也不乏逃出家庭的“娜拉”。时代造英雄,这个大变革的新时代也造就了独立的新女性。这些新女性在新思想的熏陶下开始觉悟,她们不满于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并且产生了对传统的抗争意识,并且作出了种种斗争。她们抛弃没落的旧家庭或是无爱的婚姻,以独立的姿态走进社会,有的甚至投身于革命。这些就是时代性在这些女性身上的体现。这里的“时代性”指的主要是对传统的自主抗争意识。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仿佛具备时代“新女性”的特征。她无法忍受与丈夫无爱的婚姻毅然在七八年前离婚。但与丈夫离婚后,又遭到旧家庭的冷嘲热讽,后沦落到“无亲无靠”。后来,她摆脱旧社会沉重枷锁的束缚,大胆地抢走了原先安排给妹妹的范柳原,故事到这儿白流苏显然已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失望地发现白流苏所作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真爱,而只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这就注定了故事的结局白流苏必然又回到封建家庭和婚姻的束缚中来。这些女性是一些恪守着封建礼教的旧女性。包括《小艾》中的五太太;《等》中的奚太太;《多少恨》中的夏太太;《鸿鸾禧》中的娄太太等。这些女性都是封建社会中婚姻的牺牲品,她们没有丝毫“自我意识”,把一切都维系在男人身上。《小艾》中的五太太既无姿色,且性情寡淡无味,老爷对她毫无兴趣,一直同姨太太住在一起,到外地赴任也把她仍在家里,使她处于“又像弃妇又像寡妇的不确定的身份”。作为家庭中的组成者,五太太应该和丈夫是平等互助的。可是五太太的这种意识早被传统观念吞噬。她不知道怎么做一妻子,更不知道怎么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以致见了丈夫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然而即使这样,她还是甘心在这个家里忍气吞声。她与姨太太相处时也低三下四,甚至对强悍些的老妈子也陪笑脸。她的忍让也无非是为了维持在这个家里的“身份”和“地位”。 纵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时代性在她们身上并无体现,她们没有自主的抗争意识。她们都是与时代脱了节的人物,因为在这个沉重的时代里,她们并没有大彻大浯。虽然感觉到了不和谐,但她们并没有作出强烈的反抗,所以他们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仍活在婚姻的噩梦中。 三、苍凉下掩盖着温情 《心经》中的许小寒,在她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也体会到了母亲的温情。她把父亲从母亲身边抢走,让她的母親在无法言说的痛苦中逐渐衰老,失去活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几乎成了一堆行尸走肉。后来,她的爱人(也就是她的父亲)抛弃她带着别人的女人而去,她美满甜蜜的爱情梦随着大雨的降临破灭。她几乎丧心病狂,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深深体会到被她“毁了“的母亲(她往日的情敌)的关爱。透过冰泛的雨水,我们可以体会到人间的温情和母爱的伟大。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都是不彻底的,她们并不壮烈,都蕴涵着苍凉的意味。张爱玲认为:“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这就是她笔下的女性形象的魅力所在。因为苍凉不是一种完成,所以可以给读者留有空间去好好品味其中的蕴味,并且苍凉更接近于真实的生活,可以让读者觉得自己和小说中的人物离得很近,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作品[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杨泽.阅读张爱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