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90后大学生的新旅游 |
范文 | 马志 请100位90后大学生列出工作后想去旅游的三个目的地并简要说明理由。把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90后大学生们的旅游地选择偏好和旅游特征。90后大学生将成为未来旅游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他们的旅游心理和行为有助于认识未来的旅游市场。 一、哪些目的地受青睐 (一)国内还是海外 按大洲划分,亚洲共被提及165次,欧洲66次,美洲20次(北美15次,南美5次),非洲16次,大洋洲15次。 据统计,在100位学生中,77位会把中国大陆或港澳台地区作为他们想去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共被提及129次,其中中国大陆120次,台湾6次,香港3次。而有23位学生的三个选择全是海外旅游目的地,占比接近1/4。(注:此处把港澳台地区归为国内旅游目的地。) (二)国内去哪儿 按提及次数排名,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云南(28)、西藏(27)、四川(13)、北京(7)和台湾(6),另外,新疆被提及5次,哈尔滨4次,香港、海南、浙江乌镇、广西桂林、福建都被提及3次,被提及2次的有上海、西安、甘肃和湖南凤凰,被提一次的目的地在此不予列出。 (三)海外去哪儿 学生对海外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中,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法国(24)、美国(15)、马尔代夫(13)、日本(10)、澳大利亚(10)、希腊(8)、英国(6)、埃及(6)、新西兰(5)和新加坡(5)。另外,西班牙和挪威都被提及4次,被提到两次的旅游目的地有:瑞士、意大利(米兰、佛罗伦萨)、毛里求斯、印度、爱尔兰、迪拜、尼泊尔等。 国外旅游目的地选择当中,居首的欧洲有59位学生选择,被提及66次。其次是除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外的亚洲地区,被提及36次。美洲被提及20次,其中美国被提及15次。非洲和大洋洲分别被提及16次和15次。 二、选择这些目的地的理由 (一)国内 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旅游目的地中,以云南和西藏最多,分别有28位和27位学生选择。占比均近30%。而云南省中被提及最多的依次是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在表述选择云南的理由时,大都提到“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少数民族”、“放松、休闲、减压”、“电视、电影、小说、照片”以及“向往、梦幻”等关键词。紧随云南之后的是西藏,其中大都提到 “拉萨”,选择理由中的关键词包括:“自然风光”、“宗教”、“神圣、净土”、“小说、歌曲”等。 四川排名第三,被提及次数不及云南或西藏一半,以成都和九寨沟最受关注,“美景美食”、“巴蜀文化”和“生活节奏”是提到较多的词。选择北京的学生多提到“首都”、“历史”和“天安门”;选择台湾的学生提到了“美食、夜市”、“电视剧节目”以及“中华文化”;选择新疆的学生多提到“异域风情”和“瓜果飘香”;而想去哈尔滨的学生则认为“冰雪”和“俄罗斯风情”最具吸引力。 (二)海外 国外最受学生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欧洲中,法国居榜首,被提及24次,几乎占据欧洲份额的一半,普遍提到巴黎,且普罗旺斯的花海也备受欢迎,“浪漫时尚”、“电影、电视、杂志”、“古老”、“葡萄酒、薰衣草”、“建筑” 塑造了学生们心中的“法国情调”。排名第二的美国被提及15次,多数学生想前往纽约和夏威夷,“美剧、电影”、“生活方式”、“自由”等构筑了他们心中的“美国印象”。马尔代夫紧随美国之后,学生多用“消失中”、“大海”、“度假、放松”等词语来呈现“马尔代夫画面”。日本被提及10次,其动漫及影视文化作品、樱花和美食都有不小的吸引力。“大堡礁”、“休闲度假”是学生们选择澳大利亚作为旅游目的地时所提到较多的。 此外,希腊的“神话”和“爱琴海”多有学生提到;选择英国的学生多提到“伦敦”、“绅士”、“英剧”和“历史感”;选择埃及的都提到了“金字塔”、“古老”以及“神秘色彩”;“电影”、“美景”和“减压”是学生们选新西兰的重要理由;新加坡以“花园城市”和“国民素质”而受到关注。 三、90后大学生旅游地选择特征分析 (一)总量上讲,国内旅游仍是多数学生的首选,可预测,几年后,这批90后学生将成为国内旅游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可看出,学生们对出境旅游有很大倾向,未来将为我国出境旅游的增长贡献力量。 (二)从选择偏好上讲,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显集中性,国内集中在云南和西藏,国外集中于法国和美国等国家。 (三)从对旅游目的地认知上讲,对目的地的认识受影视、文学作品影响较大。如,大理成为学生选择前往云南的重要一站,理由中大都提到了电影、电视剧、歌曲、小说等,包括《还珠格格》、《天龙八部》、《心花路放》、《消失的地平线》等。再如,选择日本的学生也大都提到了“动漫”对其的吸引力。90后作为新一代旅游群体,受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如此之大,令人吃惊。这与90后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影视文学迅速发展,读图时代降临等,同时也与信息时代人们对互联网大量接触和使用有关。这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媒介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变革要求。 (四)90后学生对旅游目的地认知仍不稳定,这与生活阅历相关。同时从选择原因的描述中又可发现“神往”、“向往”、“梦幻之地”、“小时候”等字眼,说明他们对部分旅游目的地的认识和向往由来已久,非一时兴起。可以说心里的种子已经发芽,长大,这给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带来重要启示。 四、90后的新旅游 琼瑶的《还珠格格》和金庸的一部《天龙八部》给90后种下了大理情节;一首郑钧的《回到拉萨》让他们对神圣的西藏无比向往。浪漫、时尚成为法国巴黎的标签;Friends 让他们迫切想要体验一下美国生活;网上马尔代夫的美景图片让他们心驰神往;那部《奥特曼》已经烙入了这代人的记忆里。在描述旅游目的地选择理由时,他们用的较多的词语是“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民俗”、“美食”、“向往”、“体验”、“感受”、“放松”等,从这些词语中可大体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和偏好。学生们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了解此旅游目的地,被那里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等所吸引,想要亲临其境,去拥抱自然,体验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获得娱乐和休闲感受。 作为新一代旅游者,他们喜好自然美景,也迷恋人文景观,他们不乏对新奇的追求,却也想先去见识当今旅游热点,对不一样的文化和风俗充满了渴望,他们希望自己掌握主动,与走马观花相比,更喜欢参与和融入其中。他们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更懂得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总之,旅游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生于90年代,长在21世纪,对事物的认知受新时代各因素影响,影视和文学领域的迅速发展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他们在认识事物时更习惯于接触和接受什么,更倾向于以何种方式参与社会活动,难免异于其他时代的旅游者,他们所具有的新特点,使旅游需求发生微妙变化,这也必将给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带来新的要求和启示。他们不再追逐当今以标准化为特征的大众旅游,是否又会创造出新的“大众旅游”? 克里斯·库珀等在《旅游学原理与实践》中提到技术和新旅游者的需求是影响未来的旅游目的地的支配性因素。而技术因素和旅游者的新需求又是相互促进的,新技术引发新需求,又满足新需求,新的需求又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如此往复,两者间的“纠葛”在螺旋上升中不断演化升级。在旅游发展现实中,要从新旅游者的新特点、新需求反思旅游业的新发展。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借助新技术,稳步变革,把旅游业发展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旅游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