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新研究
范文

    伍国桃+张忠琼

    校园文化活动是展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结合贵州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的弱化现象进行深入探究,立足于以往校园文化活动的创建理论,以当前时代为主题,以当代价值观为主线,以民族文化为内涵,在校园文化活动与民族文化中寻找契合点,挖掘民族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品牌效应,使贵州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并赋予校园文化活动新的内涵。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现状与特征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近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在全省校园文化活动的大背景下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往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全省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定性动作中开展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比赛,如征文、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啦啦操、三笔字等,以此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然而,纵观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大都以全省文化活动月为背景,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大众化的文体活动为基本内容来展现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这种看似“多样化”,凸显“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其实是一种“单一性”、“常规性”的体现,缺乏各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特色。这种大众化的文化活动由于缺乏科学创新和品牌意识,造成了表面上的热闹与实施者的盲从,最终导致组织者精疲力竭、疲于应付,参与者兴趣不大等现象。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一批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灯谜会》、《汉字英雄》、《诗行天下》、《最爱是中华》等。这些电视节目的兴起唤醒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意识,并展开了一场拯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文化运动,而在当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时代,电视节目、网络宣传自然而然成为当前弘扬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有效途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机构,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各大电视及网络媒体举办的传统文化竞赛节目影响下,学校也紧跟时代步伐,陆续以成语、诗词、汉字、灯谜为活动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以安顺、遵义、毕节、凯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中忽视了地方文化作为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内涵,过度强调征文、朗诵、辩论等大众化、专业化活动,使少数民族地方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最终呈现“同一化”模式。此外,受地方性师资、环境、生源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大众化活动与省属高校的活动质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竞争力,且活动对象也极为有限。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问题成因分析

    针对目前以安顺、遵义、毕节、凯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现状,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发现,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大多学生把关注点转移到了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往往通过各类资格考试,投入社会实践,参加就业培训等途径来增强就业自信心,而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不清,甚至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仅仅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参与度不大。此外,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本身具有民族文化特长,但校园文化活动强调的是大众化、学科专业化的文化活动,忽视地方文化,使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长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施展的舞台,最终导致对校园文化的盲目观望及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弱化。

    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与特色文化、民族文化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种类、文化内涵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差异明显,地方民族文化突出如:黔中屯堡文化、黔北红色文化、黔东南民族文化、黔西布依文化等。如表1-1

    

    (二)贵州特色文化、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体现

    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经过历史变迁,世代传承而最终沉淀。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的根本。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更是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播,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内容,把学校作为宣传地方文化的窗口,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使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近年,部分别学校开始把民族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形式引入,如黔东南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平侗族大歌被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并选取优秀的学生组建侗歌班参加各种表演;黎平会议旧址被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并引入历史课堂教学;西江千户苗寨、岜沙苗寨、肇兴侗寨等景区被引入各学校的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此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各地方学校组织代表队在全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得以展现。

    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建之路

    (一)校园文化活动之红色资源创建模式

    随着近年贵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贵州、走进贵州。旅游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趋增大且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而红色资源作为贵州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向人们展示党行走足迹的同时也象征着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进程中一次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更赋予贵州红色旅游文化中最深刻的内涵,使贵州的历史文化更为深沉和厚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遵义会议会址、桐梓娄山关、苟坝会议会址、赤水、黎平会议会址、王若飞故居、“鸡鸣”三省会址等。

    (二)校园文化活动之民族文化创建模式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根本,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辛劳和智慧,是历史的沉淀。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也开启了商业化模式,由最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向半农耕半商业化的现代模式转变,从此,农耕不再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单一模式,更多的是为了向外来游客展示农耕人最初的生存生活方式;以往的轻歌曼舞是茶余饭后为了缓解一天劳作的辛苦,而今却更多的为了向游客展示民族地区他们独有的民族音乐,这种快速的商业化步伐使一切都成为了商品,也让越来越多农耕人摈弃了原有耕织乐舞乃至极为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也呈现断代危机,后辈在这种充满浓郁的商业氛围中逐渐成了外来民族,严重到这些民族文化对他们自身来说都是一种新奇的文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的弱化现象,地方院校在未来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道路中,应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契机,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动力,以文化活动为阵营,利用民族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品牌效应,把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层次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长学生并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学生社团、组织及专业表演队伍,依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之民族文化创建模式。

    (三)校园文化活动之地域文化创建模式

    校园文化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来说,地域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基础,更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校园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宣传阵地,坚持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路线,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创新、创造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概念、新内容,打造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之地域文化创建模式。。

    五、结语

    在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中,本着继承地方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为宗旨,以发扬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优势为契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各地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创新之路,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创造性和创新性。

    (作者单位:1、安顺学院人文学院,2、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