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探索 |
范文 |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国内区域旅游行业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坚持全局性、战略性原则,优化和调整资源,加强市场风险防范与控制,加大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本文先对新常态下的区域利用发展整体思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发展趋势,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旅游;新常态;整体思路;发展战略;研究 在当前新常态下背景下,国内区域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不仅表现为共享性与包容性,而且在经济发展实践中还不断进行转换和做出调整,传统资源配置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调整以及经济方式的逐渐转变,新常态下的区域旅游业内涵更加的丰富。在这一关键阶段,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既要有方向性、战略性,又要全面而又有前瞻性。这要求对新常态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更要在新常态下加强区域经济建设,以此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新常态下的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思路 目前国内旅游业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立足于实际,探寻发展战略突破口和培育新优势,积极打造旅游业区域发展新模式和适用“新常态”,成为中国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加强旅游目的地跨区域建设,全面促进协同发展 在跨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过程中,以功能区开发作为基础。对于生态文化功能区而言,通常以山水人文建设为核心,这是区域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润滑区,而且也多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在旅游目的地跨区域建设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各地区旅游业相互联动关系,强化生态功能区与城市群间的协同共进,同时这也是促进我国小康社会规划建设的要求和目标。作为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新常态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在国家社会经济整体运行速度逐渐放缓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仍保持着高速增长之势,而且在优化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拉动就业以及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和改善民生等多领域和多方面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经被赋予了一种特殊地位,并且逐渐成为全面推进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先导产业。能够预见的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统一国内市场以及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性要求,同时也对我国区域社会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这不仅为全国范围内统筹旅游发展提供有效的腾挪空间,也为中、西部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了契机。基于此,实践中应当以跨区域旅游规划作为基础平台,对区域旅游业的相关要素进行重置以及优化整合,致力于形成规模、结构更佳以及高品牌化的旅游地。同时,还应当严格按照分区管理、分类指导以及差异化推进等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经濟新常态背景等因素实施顶层设计。实践中还应当有效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旅游业在区域问题解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还应当以重大项目的建设投资驱动作为切入点,建立区域旅游投资以及创新发展协同进步模式。现实情况下,我国区域旅游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而且随着中国传统旅游资源逐渐消耗殆尽,国内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再依赖于传统资源,更重要的是向着资本依赖以及智力依赖驱动型方向发展,尤其是大资本以及大项目的带动逐渐成为目前国内主要特征。对于旅游业而言,无论是东部转型,还是中西部全面开发,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投资。上述领域集中于休闲度假化转型升级的旅游主题小镇以及特色城镇建设,并且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农业开发建设以及新农村改建,在乡村旅游业开发以及新型的各类旅游装备生产制造业方面下功夫。然而,随着我国旅游消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为主要支撑,致力于投融资创新,并且以产业创新作为重点,促进旅游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二)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 新常态下的改革开放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立足于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创新,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旅游网络体系,提升资源价值和构建务实而又高效的区域旅游综合体。对于新常态而言,其自我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然而,“新常态”并未改变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基本面,即旅游消费需增长之势并未发生改变,旅游消费逐渐朝着大众化以及家庭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而且呈现出自助性以及散客化和休闲体验化特征,这标志着国内旅游业已经进入到了“质与量”同步发展阶段。现阶段,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出境客源国以及出境旅游消费国。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规模逐渐呈现出效应化、空间效应等特点,并且已经开始在国内以及全世界范围内扩散。我国出境旅游已成为现阶段国际旅游行业发展的主引擎,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只是停留在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其逐渐在国际政治关系、文化交流等多领域范围内彰显其价值,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意义,即旅游强国以及影响力等已逐渐凸显出来。在此过程中,以跨区域主体培育以及公园体制建设试点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中国区域旅游产业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还要做好国家重大旅游区域的战略对接工作,加强对外旅游合作与交流,有序开展出境旅游业务,并对有条件的企业开发新游业业务给予支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对国际市场进行开拓。需要强调的是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旅游资源开放利用,对相关政策予以探索和完善,加强边境合作,构建示范区域,以建设及出入境旅游便利为改革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以改革为契机,积极打造边境旅游开放以及开发新模式。 (三)基于统筹协调来形成区域多层次旅游管理模式 在区域一体化以及国际化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更高层面的协调合作管理模式,即国际以及国家和国内区域三层次的相互协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纵向通畅、统分结合以及横向协调和多层次全面推进的管理机制。其中,国家层面的旅游统筹是核心,对新常态下的区域旅游业发展以及合作区的基础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实践中,应当将域旅游区的建设有效地纳入到国家层面的旅游项目、政策体系之中,由旅游局牵头,各地区旅游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制度,严格落实好国家旅游项目开发决定,统筹协调各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组建政区域协调机制以及推广制度。同时,还要立足实际构建区域旅游协调机制,不同地区之间应当相互帮扶,并且与周边的城市群以及经济区形成合作机制。对于沿海沿边地区而言,应当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全面推进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一路一带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跨界渗透以及兼并重组也是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实践中应当加强区域化以及国际化主体培养。旅游企业作为改革发展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主体,应当在改善环境、提高市场化水平以及促进集团化、特色化以及品牌化发展方面下功夫。 第一,积极引进以及建立跨区域旅游集团。通过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引进知名品牌以及运营和投资商;同时还要鼓励区域优势企业不断扩大对外投资,采用国际收购或者构建海外营销网络等方法,有效促进中国旅游业朝着规模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立足当前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正确审视与定位旅游业存在的资源集约化现状,应当在开发以及组织集团化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致力于在全球延伸产业链,并对旅游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模式进行创新改进。 第二,全面推进中国区域旅游企业以及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对旅游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引导,围绕资源以及产品进行优化整合,采取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来积极引导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管理,并逐渐形成市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联合重组,积极引导那些规模以及实力相对较强的一些旅游企业组建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综合型旅游集团,进而实现一体化以及规模化经营。同时,还要鼓励行业内部加强品牌建设,采用特许经营以及其他新形势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构建经营网络体系。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鼓励企业进行跨区域经营,特别是鼓励本土企业大胆拓展经营范围。根据发展需要推出优质企业,并且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进行合资、联合以及合作或者兼并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跨区域以及跨行业的集团网络架构。 第三,对中小型旅游企业给予扶持,提高网络化经营管理水平。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加大对中小型旅游企业的资金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并对其进行引导,向经营专业化、服务细微化以及市场专门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鼓励各类中小型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系统。 (四)加强风险防范,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较之于其他传统行业,旅游业发展速度非常得快,而且在服务类型和内容方面不断创新与改进。虽然现阶段国内各地区的旅游业供给过剩现象基本不存在,但是行业特质决定着风险性,尤其是关联性以及波及性风险不可小觑。实践中可以看到,除自然、经济、政治以及季节性突发风险外,新型旅游风险不容忽视。首先,大规模投资风险凸显。由于旅游行业的入行门槛相对较低,区域范围内的市场过度进出竞争问题不可忽略;其次,国际化风险问题。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境或者跨境旅游业务不断增多,其中境外旅游活动项目增加,难免会遇到风险问题。最后,跨界经营风险。由于跨界企业进入旅游业以后盲目进行经营,不了解其中的基本规定,因此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基于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构建旅游风险综合防范体系的思路,必须善于利用底线思维来增强企业的忧患意识以及风险防范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多种类型的旅游风险预警和管控机制,积极探索能够正确识别以及合理估量旅游风险的方案和路径。实践中还应当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采用多种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对旅游风险加强控制,积极应对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挑战。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在未来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朝着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态势。 首先,以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有效落实以及全面推进,国内生态文化功能区旅游业日益兴盛。从开发方式的视角来看,重点区域以及优化区域的城市群建设,对本地消费市场起到了刺激作用。实践中,应当以人文、自然环境建设作为基础,构建区域城市群空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互利共赢的集群。 其次,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力。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是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形式,从而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旅游业全面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一带一路”的协调战略,致力于旅游一体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常态下的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层面应当统筹协调,建立多层次旅游发展与管理模式。同时,应当注意跨界渗透以及兼并重組,加强区域化市场主体的培养,加强旅游风险预防控制,促进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全胜,席建超.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07):793-799. [2]和云.“三个支撑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5(04):28-32. [3]史婷.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2):23. [4]马波.创建中国旅游业新常态:从政策调整到实践转型[J].旅游导刊,2017(01). [5]王东峰.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J].天中学刊,2016(02). [6]欧阳琳.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思考——以衡阳市为例[A].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国旅游未来发展——结构转型与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2012. 作者简介: 杨静(1983.8-),山东烟台人,女,汉族,讲师职称,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