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分析 |
范文 | 罗贵萍 王娟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日渐兴盛,旅游产业的服务意识与管理成了经济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就是针对市场经济下旅游业发展所开的课程,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了无数英才,但在新时代,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就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新时代的高职院校能为旅游服务业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实用性、技能性较强,以如何提高景区服务与管理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但曾经偏重理论的教学内容与单调的教学方法,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不够强,导致现在的基层管理人员出现断层。所以,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只有通过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提高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一、高职院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实用、够用 新课改后,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明确提出其理论要“实用、够用”。尽管扎实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实践也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这门课程的理论也需要更为贴合实践需求,首先要做到实用,其次再考虑是否够用。课程内容的设置也需要根据变换的潮流进行更新,融入更多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 (二)实践性强、主动性强 旅游业拼的不仅是景色,更是服务和管理,而作为管理运营者,还需要创新意识。所以,新课改下的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要做到实践性强,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不断创新实践丰富课程体验。只有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宗旨,帮助学生树立实践的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和了解当前人们对景区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教学问题 (一)教学理念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一个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兼顾“知识点”和“技能点”,与旅游景区现实需求接轨。但当前高职院校中的部分老师并没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导致老师本身不能完全跟上社会需求,只能完全照着书上的理论教学,没有最新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还有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就是认为理论最重要,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帮助以后的实践更加正确,却忽略了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就像无根的浮萍,无法让学生信服,更难以记忆。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以往高职院校的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局限于课堂里,老师多以读文档或PPT、穿插讲述实例的方式上课。同时,老师普遍不注重课堂互动,不注重课下交流,没有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导致很多学生想学而无处学。甚至一部分老师因过于忙碌,而抱着“混”的态度上课,不关注学生状态,所讲案例没有与时俱进,无法给学生教授真正实用的知识。 (三)针对性不足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从旅游景区营销、解说、环境、安全服务等方面对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有一个基础而全面的了解。但旅游业起步晚、体系庞杂,老师在教学时难免为了教学进度而讲得大且泛,不仅难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容易让学生学乱,形成畏难情绪,对专业兴趣渐弱。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教学核心交还给学生 新课改后,“学生本位”的思想渗透进各个阶层的教育中。让学生以兴趣为主导进行更为自主的学习,也成为了教育行业提倡的最佳学习状态。高职院校本就更为注重实用性,因此,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更为喜欢的方向。老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在有系统知识的同时找到学习的动力,更容易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和内容需多样丰富 第一,教学内容适当加入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指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尽管是一个基础课程,但也因其基础,更应该让学生分组进入基层一线,根据实际情况对照理论进行学习。旅游行业的调查不只需要对景区管理层、服务人员进行调查,更应对旅游者进行调查,才能更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调查方式也可以从以往单纯的问卷形式转变为微信长图、采访视频等与时俱进的方式。之后的分析数据则可以借助多种多媒体形式,做出更为直观、美观的分析报告,并与课本上的知识相结合,在课堂上以PPT等形式进行讲解交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调查、分析,在课堂上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做点评。 第二,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辅助。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各种辅助教学的软件层出不穷。老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运用多媒体的方法,将课堂变为图、像、字、音相结合的“4D”课堂。如讲解旅游安全时,老师可以将PPT作为教学辅助技术,期间放入景区安全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首先在心理上重视旅游安全问题。然后以图片化的思维导图为引,帮助学生建构起关于旅游安全管理的知识系统。并按重要性为顺序,依次讲解不同区块中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用案例和视频进行实践补充。最后将当前有关旅游安全的热门新闻作为讨论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管理方案的设计。这样的课程既能较为全面地讲解关于旅游安全管理的知识,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拥有更为立体的知识架构。 第三,小组讨论、项目教学等方式多管齐下。教学方式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尝试以小组分组讨论、分队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更有自主学习的状态。同时,有条件的老师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即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景区的环境保护设计项目。这样的方式让老师和学生以正式工作的状态进行学习,师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项目成功后的成就感能让学生对这一专业更加感兴趣,愿意学下去。就算项目失败,老师和学生也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对教科书上的理论进行辩证化的学习吸收,以帮助师生日后的项目和工作更加顺利。 四、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首先,目前的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虽然已经在教学目标上做了一定的改革和更新,但总体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强,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通常只着重对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革,而在改革工作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上有所欠缺。基于这种问题,在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确立方面,可引进先进的衡量方式,提高教学目标确立的科学性。例如,OBE理念就是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目标确立中常用的一种先进的,能够兼顾均衡性和目标的确立方式。 其次,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授课模式改革不充分。虽然学校和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可以看到教师在利用一些多媒体工具辅助进行教学时,这种改革方式的全面性仍然不够,这主要是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或者说学生对課程教育过程的参与程度不够高。基于这种现状,可引进先进的微课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及教学成果验收阶段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程度,使其对相关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 最后,由于教学改革的实现需要校方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因此,存在即便在政策和要求上提出了教学改革,但实际落实中由于某些环节的同步性不强而影响落实效果的问题。基于此,校方应当通过制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改革体系,督促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结语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只有将企业、教师和学生三方有机联合起来,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更贴合实际的改革,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业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