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研学旅行中主客体的定位思考 |
范文 | 喻峰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面对各界的热议和追捧,作为以教育为本位的研学旅行,应如何定位,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是教育回归本源的有益实践。为此本文从活动主客体的角度,提出五心观点,以冀相关工作者各自从心出发,实现研学旅行的初衷。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新业态。2017年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研学旅行发展的元年。研学旅行已在教育界成为焦点,在旅游界受到热捧。 一、中小学必修课研学旅行的由来及发展趋势 (一)教育部门 通过几年试点,教育部最终将研学旅行定位为中小学必修课。2008年广东省试点,率先把“研学旅行”写进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先后在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和新疆等8个省(区、市),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湖北省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国务院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强研学旅行工作,指导开展研学旅行试验区工作,交流各地经验做法”。2016年11月教育、旅游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教育教学计划,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体系和综合素质考核体系。2017年9月25日出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式明确了研学活动的地位和价值,研学旅行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命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4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意味着研学旅行这一必修课有了相对稳定的空间和平台。 通过5年严谨和审慎的试点,研学旅行取得了一定的经驗和成绩。随着教育管理部门狠抓文件落地的督办,各地各学校都高度重视和关心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旅行已全面铺开。 (二)旅游界 旅游界正式提出研学旅行是在2013年2月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这个时候旅游和教育真正融合。2016年2月,原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北京海淀区等10家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北京卢沟桥纪念馆等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17年5月1日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实施,明确了研学旅行的服务规范。2017年5月24日,有140余家政府机构、科研教育单位以及旅游企业参与的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在河南林州市的红旗渠成立,并将5月26日定为中国研学旅游日。目前中国有1.4亿中小学生,据估算研学旅行的平均毛利在16%,远高于一般旅游,据预测研学旅行行业有近千亿的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旅游业界高度关注,热切呼应,积极参与。 二、目前研学旅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高位推动下的研学旅行,显然已成为国家意志,纳入国家战略。但从近5年的实施情况看,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有待完善,在安全、责任、资金方面的保障措施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学校实施有顾虑。第二,学校在研学旅行活动方面的师资不到位,供应方在研学导师的配备也严重不足。第三,供应方对于消费群体中小学生的心智特征、教育方式内容不够熟悉,导致产品的针对性、课程感不强。研与学、学与游的功能错位,甚至异化。产品良莠不齐,适宜的产品供应不足。第四,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教育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上有很多策略和方法。笔者认为,今天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政策、经费、人手,更需要用心对待。研学旅行是以旅游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全程育人工作,是一场灵魂的旅行,所有的参与者支持者都应该有师者仁心。应该以心欢心、以心印心、以心交心和以心换心。下文从活动的主客体视角出发分析心的安顿和着重。 三、关于研学旅行主客体定位的思考 (一)定心 不论活动的主体,还是客体都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研学旅行活动。什么是研学旅行?在2016年11月教育、旅游11部委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已明确,研学旅行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从这一定义可以发现,研学旅行有四个特征。 (1)由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统一组织的正式活动,具有官方性和正式性。(2)是专业人员管理下的集体旅行生活,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3)有与课堂相衔接的乐学课程体系,具有课程性和趣味性。(4)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体验活动设计,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 这四个特征说明了整个活动是有教育思维的校外体验活动。作为主体的学生,一定要明白活动是别样的学习,同样有规范、要求、任务,不可懈怠和轻视。作为客体的学校、机构、旅行社、景区、基地和后勤保障部门,要深刻领会研学实践活动的宗旨,其是以德育、美育为重点,兼顾自然、科技、人文等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活动,要有师者仁心,去呵护童心;以身作则,去服务学生。双方如此定心,活动才能得以开展。 (二)用心 学校是研学旅行的主办方、具体执行者,也是活动成效的护持者,学校的行为直接影响活动当时的成效和后期的发酵、发散、迁移和提升,是整个活动的灵魂人物。《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要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学校的特点和研学旅行资源条件,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做好规划与实施、管理与保障等工作,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形成与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的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研学旅行涉及校内外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系统工程,要让研学活动目标有高度,内容有厚度,辐射有广度,体验有深度以及服务有温度,唯有用心,才能挑起这一教育创新的实践工作。 (三)良心 主要针对旅行社、教育机构等活动的承办方和提供旅游地接、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后勤服务的供应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对承办方和供应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在人员配置、教育服务流程、交通、食宿、讲解、安全应急和保险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规定,这与一般的旅行在品质和成本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若不从良心出发,那势必会出现哄抬物价或服务品质打折扣的现象,致使研学旅行这一公益性、教育性、学游结合的活动错位或异化,这不仅会给活动本身蒙上阴影,也必将让商家失去竞争力。随着研学旅活动的全面铺开,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对产品和服务有了一定的辨别力,对商家也有严格的要求和期待,相应的遴选也会越加严苛,所以良心服务和良心价格将是商家的核心竞争力。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稳定的客源,有保障的收益,还有因良好口碑、公益形象而激发的潜在优质客源(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或几个家庭),以及因研学旅行而促发的产品迭代,转型升级,从而促进企业内生力的勃发。 (四)知心 主要针对研学产品的供应商,如景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等。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前期要做好充分的酝酿、设计和准备。研学产品是活动的核心,也是目标实现的前提。从市场来看,研学旅行活动已趋井喷态势,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研学基地蜂拥而出,原来的景区、博物馆、文化场馆、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厂矿等社会资源等都成为研学可包装的资源。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变需要经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打磨,尤其是对于有特殊受众的研学旅行产品。研学产品针对的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认知程度、不同家庭背景、缺乏社会实践、憧憬美好生活且怀揣一颗童心的学生群体,所以从产品内容的构架到表达形式的创设,从口头讲解到体验实践,从环境布置到服务细节,都要分类分层,一一考虑,因材施教,其中最重要的是知心。研学活动之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主体是学生,通过适合的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从感官触碰到心灵触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提升其自我认知度和自信心,从而在学生心中埋下真知、善行、美德的种子,为其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产品研发者要带着这样的心去设计产品,才能不断有好的产品面世,赢得不同客户的喜爱。 (五)爱心 这里指社会各界的保障支持系统。研学活动是校外育人活动,安全是基本保障,惠及每一位学生是根本目标,科学合理评价活动成效是工作重心。要想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实现研学旅行的初衷,将这一触及教育本质的教育改革和旅游市场新业态健康蓬勃发展下去,各方爱心显得尤为可贵和重要。国家已深刻认识到研学对于国家的长远意义和价值,“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教育部、旅游局多部门发文、倡导、规范和监管研学旅行活动,但目前的制度、法规还有待完善,但是研学潮流已然涌起,所以要想让学校安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欢心,这就特别需要社会各界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来提供支持,为相关部门献计、献策、献力。如推进地方法规出台,让学校享有尽力免责权,开通研学保险项目;多方筹措募集资金,在人力、师资上,多培养专业导师,保障每一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的教育;交通公安多部门配合,严格安全管控,保障出入平安;在产品上多投入一些心力,设计出适宜的产品、商品,弥补研学产品的不足;同时出台产品研发指南,规范研学产品;提供适宜的研学商品,招募专业讲解义工,满足博物馆等公益类场馆的服务;出台科学合理的研学活动评价体系,保护学校的工作热情,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工作的达成,仅靠责任心不一定能实现,更多的要靠无私的付出和爱心的传递。 研学旅行中若有五“心”指引,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社会各界也会因研学而生发爱心,尽心尽责,研学道理将光明坦荡,中国的教育将更加朝气蓬勃,中国的旅游将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