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的县域内部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范文

    史珊

    引言

    我国有2 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地方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目的地能否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与其他目的地竞争力的强弱。县域内部的人们一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心理特征,所以往往面临资源同质化问题,因此,如何在县域内部突出区域特色,基于产品差异性促进旅游产业开发便成为了县域内部旅游产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一、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旅游产业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环线,旅游资源丰富,有香橼、拐枣、核桃和樱桃等林果类旅游资源;当地居民生活淳朴,传统民居古院落保存较好,乡村本底资源维持较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大黑山位于区域中央,视野开阔,在这里,人们可观赏太极城及汉江峡谷美景;拥有火神庙、弥陀寺等历史悠久的宗教寺院,宗教文化资源渊博深厚,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二)劣势

    道路贯通性不够,可进入性不强,是该区域开发的最大劣势。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交通业的发展具有紧密关系,交通是促进游客和旅游信息在两地之间的流动保障,交通的便捷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地旅游资源吸引力。该区域虽紧邻316国道与211国道,但交通对接不到位;区域内部以乡村道路为主,道路等级低,村道之间缺乏贯通,多断头路,导致各主要景点之间无法连接。农业园区种类丰富,但面积较小,有待扩充。

    (三)机遇

    中国进入大众旅游的消费时代,其中以休闲体验旅游为主。随着大乡村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利好。陕西省正在将安康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安康市也增加了乡村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和产业转型。这都为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中指出,家庭休闲度假和探亲访友成为居民出游主要动机,假日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3天假期的旅游市场以近郊游为主,短途自驾是人们进行假日旅游的首要出游方式。陕南目标客源市场是周边城市市民,主体为西安市及本地人口,旬阳县距离安康市只有1小时车程,距离省会西安3个小时车程,能满足近郊游与假期旅游在空间上的需求,这为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客源保证。

    (四)挑战

    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以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为主要特色,但纵观旬阳周边安康市、平利、汉阴和紫阳等地都具有相类似的旅游资源,且部分地方旅游开发已形成较大品牌,对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旅游产业开发形成较大威胁,因此在对该区域进行开发时,人们要综合考虑周边旅游现状,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进行相关设计。二、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差异化开发内容

    (一)产品主题差异化

    人们应根据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以开发原则为导向,确立“山环水绕,诗意田园”的主题形象,以生态观光旅游、休闲文化旅游、养生度假旅游为市场定位;对区域内部的交通游线进行系统设计,新修环线,连接断头路,健全旅游网络,提升区域可进行性,提高交通通达性,设计特色主主题游线,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产业体系差异化

    人们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扩大农业园区面积,完善产业结构,形成“6+5+2”产业布局模式,建设6个千亩(1亩=667 m2)园区,即千亩香橼园区、千亩拐枣园区、千亩核桃园区、千亩樱桃园区、千亩牡丹园区和千亩狮头柑园区;5个百亩(1亩=667 m2)园区,即百亩黄菊园区、百亩黄花园区、百亩桑葚园区、百亩黄姜园区和百亩芍药园区;2大衍生产业,即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产业,为区域开发提供更多的开发资源。

    (三)产品体系差异化

    人们应通过确定差异化的主题定位及产业体系,形成汉江—大黑山——“2+4+1”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即七彩田园观光旅游产品、花果休闲采摘旅游产品2大主题旅游产品,特色民俗、香养康养和农业科普教育、户外运动旅游探险产品4大特色旅游产品,春夏秋冬浪漫四季自驾游1大专项旅游产品。

    (四)差异化分区开发

    人们应综合分析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资源特色,结合主题定位,产业布局,确定“一带六区”差异性旅游开发结构,对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坚持做靓一带,做精六区。分区开发内容见表1。

    

三、汉江安康湖旬阳段至大黑山旅游区旅游发展的实施建议

    (一)加快人才建设,加强人才培训

    当地应加快人力资源提升,注重人才引进,为地方旅游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拓宽旅游发展思路与理念,为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支撑;加强与安康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行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其发展旅游业的理念,改变其认识,从而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注重文化保护,体现地方特色

    民居改造要体现地方特色,切忌穿衣戴帽,百里同风。当地应坚持统一性与差异性原则,与环境相协调,与地方特色协调,避免简单的水泥、混泥土式改造,将民居打造为靓丽风景;对古民居院落进行抢救式保护,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因为现存古民居被破坏、损坏严重,所以人们应对其进行抢救式保护与挖掘。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可进入性

    当地应加快道路设施建设速度,实现区域道路互通互联,强化园区关联性,实现路路畅通,园区串联,满足自驾游客一站式游览需求;完善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合理布局旅游观景平台、亭、游道,满足游客游览基本需求。

    (四)加大营销力度,增强影响力

    当地应注重影响力、形象力营造,因为旅游业发展的成败很大程度依靠于影响力与形象力的强弱,所以做好旅游宣传营销至关重要。在现阶段,当地应重点增强和提高基础市场影响力及知名度,重点关注安康、旬阳市场,做好相关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扩宽宣传渠道,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多样化地进行宣传营销。

    (作者单位:安康學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