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消逝中的冰川双子星 |
范文 | 胡若冰 我们3个月前预定了弗朗兹约瑟夫冰川的直升机冰川徒步,因为想要先确认一下这个旅程可否按时进行,提前两小时赶到了弗朗兹约瑟夫冰川漂亮的办公大楼等待报到。谁知道,昨天一整天的雨,把原先工作人员开好的路淹没了,所以早上有一队工作人员乘直升机上去开路,具体情况还要出发前15分钟来问才行。于是我们就找地方消磨了这两个小时,当我们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开始排队了,我们觉得这应该是没问题了?结果被告知今天的旅程取消了,因为之后的其他项目全满,所以只能退款给我们了。再三确认真的没办法上去了以后,我们怀着对此次新西兰之旅最强烈的失望之情,只好提前开始原本排在后面的行程,也就是走一下两座冰川的冰川景观徒步道。 其实在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小镇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奥地利国王的名字命名的冰川面貌。当时已经出了太阳,山顶的积雪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让我们觉得不能去冰川上面徒步格外别扭。以弗朗兹约瑟夫冰川为目的地的徒步线路起点距离镇子有8公里,我们驱车前往那里的路上碰见不少徒步的背包客。 与绝大部分新西兰的徒步线路相同,起点其实就是个停车场,“雪崩女孩之泪步道”就在停车场旁边的密林之中,不断涌入的游客让这条林间小路有些拥挤。这条步道的名字源自与弗朗兹约瑟夫冰川相关的毛利传说,相传有个女孩儿的情侣不慎从山峰上跌落身亡,伤心女孩儿的泪水汇聚凝结成了冰川。 这条路大概需要走40~50分钟,前15分钟都是在南岛西岸标志性的热带雨林中穿梭,周围由新西兰本土植物组成密不透风的树墙,无数的小溪和水塘隐藏在黑洞洞的树荫里,高大的蕨类植物提醒着人们这不是来到了南美或者东南亚。这条路铺设得相当妥当,平坦到和柏油路也就差了那么一层沥青而已,因此走起来自然是轻松。 走出这片雨林,一块指示牌后面是下山的路,视野随之豁然开朗,淡蓝色的冰川从峡谷尽头的山上蜿蜒倾斜而下,从此一路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果对冰川知识感兴趣,不妨仔细看看一路上的此类指示牌,详细地介绍了冰川的形成原理。 不一会儿,就走到峡谷的最低处,步道有意远离了冰川融水及周边山泉汇聚而成的湍急河流,这条河水的颜色让人很难想象它主要的水源就是那蓝色的冰川,这是因为水流冲刷带走了大量沉积在冰川下的灰色泥沙。而在距离步道很近的地方,有一条水流量较小但特别清澈干净的山溪,这条水流的主要来源则是一路上会看到的瀑布。 山谷的壮阔自不必说,尤其是新西兰对自然景观都保护有加,步道之外没有任何人类涉足的痕迹。因此稍微离开步道换个角度来看,就好像是来到了一片世外桃源,无论是地面上陈年的苔藓,还是肆意流淌的瀑布溪流,一切都是那么原生态。 又经过大概20分钟的跋涉,最终我们来到步道的尽头,这里是除了直升机徒步之外,最接近冰川的地方。相较冰川的可见部分,眼里的大部分区域都是灰色的岩石山体,甚至可以说此时看到的冰川反而没有站在远处时看到的壮观。仔细参看附近的指示牌,牌子上的照片怎么跟眼前看到的冰川不太一样?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视角因素,第二个原因是目前冰川正快速消融。根据权威统计,十九世纪到现在,冰川已经倒退了20%的长度,其中大部分影响应该都源于最近几十年的温室效应。原本人们徒步可以到达冰川近前几米的地方,如今最后的一段上升道路已于2016年关闭,这都是因为冰川的迅速消融导致冰川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随时都有崩坏的可能。 尽管规模已一天不如一天,而且离得也稍有些远,但蓝色的冰川依然非常漂亮。在正常状态下,冰川每天会向山下流淌运动1.5米到7米的距离,因为这种流动性让冰川表面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呈波浪状,层层掀起无数的冰棱。在这种自然变化之下,冰川表面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裂缝、凸起甚至于隧道和洞穴,站在山脚下可以窥见一些,但只有直升机冰川徒步才能深入地感受冰川表面的神奇面貌。 原本我们的游览计划是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各游览一天,但冰川徒步的取消使得我们下午两点左右就完成了全部游览,于是改变计划赶回相距25公里山路的福克斯冰川镇,先预定了第二天的福克斯冰川徒步,然后直奔福克斯冰川的徒步点,干脆同一天内把两条冰川的徒步道都走完。 福克斯冰川有两条可供选择的徒步道来接近冰川,其一是稍远一些的福克斯雨林步道,另外是更多人走的福克斯山谷步道,我们当时也没多选就走了路上最先看到的后者。通往停车场(也是步道起点)的路有一段是纯粹人工从福克斯河河道里开凿出来的,其结果就是公路旁边出现了一个狭长的堰塞湖,这个湖呈现出难以置信的蓝绿色,虽说这种色调在新西兰的水系中并不少见。 福克斯冰川峡谷徒步道直接起始于山谷底部的河边,从一开始就能看到远处的冰川,而且也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温室效应对冰川的巨大破坏力。在福克斯河湍急的灰白色河水中漂浮着很多冰块,冰块多到有点儿像是一杯倾倒下来的牛奶冰沙,人们可以捡起一块万年冰块来感受那透骨的凉气,或者干脆嚼上一口,但想到这些冰块马上就要结束它们几万年的生命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感伤。总体来说福克斯冰川的徒步线路比弗朗兹约瑟夫冰川要耗费体力,风化成粉末的岩石让这条路走起来格外费劲,尤其是线路中的大部分都是上坡路,而且一路上周围的景色也略微寡淡单一。 走了大概半小时路程,人们气喘吁吁地爬到了步道的最高处,也是终点所在的位置。这里的冰川有很大一部分被山顶滑落的风化岩石粉末覆盖,因此灰头土脸难见真容,只有最近的断层处呈现出冰川原本的淡蓝色光泽。在断层下面有两个黑漆漆的洞穴,那是流淌于冰层之下的地下冰河的出口,如今在河水里看到的冰块,不是从冰河里冲出来的,就是从断层上崩落的。可以在徒步道的起点附近找到一块牌子说明眼前看到的情况,上面有两张于2008年与2014年在同一地点同角度拍摄的照片,短短6年期间发生的变化触目惊心,画面中一半的冰川消失不见,而2014年和现在的区别不妨自己找角度拍一张看看就知道了。 当我们的福克斯冰川徒步再次被无情的取消时,我们似乎对这种事情已经不再感到意外了,接下来我们果断地提前一天离开了这里。同一天内走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与福克斯冰川两条步道无疑是无奈又意外的结果,好在天气够好,我们从山脚下这个角度几乎看到了状态最佳的冰川,也算是不虚此行。这两个冰川可能并不是新西兰最壮观的冰川,但的确是最容易到达的,如此姿态“友好”的冰川新西兰有三个地方,另一个也就是塔斯曼冰川,同样是因为天气恶劣被我们完美错过的地方。 冰川徒步是人们对新西兰一贯印象之外的玩法,虽然算不上新西兰最顶级的旅行目的地,但只要你路过西海岸就无法错过它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