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范文 舒张思忆
摘 要:高中阶段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有种途径,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习、修炼和实践。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高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路径选择,以期对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价值观;路径选择
高中生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生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需要外部的干预,更需要自身的修炼。归纳起来,就是学习、修炼和实践。
1 勤奋阅读学习,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高中生在经历了“初升高”的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又面临着三年后高考的巨大考验。在这个特殊阶段,不仅要完成好学业,更要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的关键,就是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要在“学”,关键在做。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价值观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决定了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高中阶段,同学们面临着的最大客观现实,就是一方面有学习上的压力,尤其是高考的巨大压力,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殷切期待。只有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向,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看清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分析和把握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努力方向,也才能学会客观看待人生这个阶段,客观看待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是要既看客观,又看主观;既看外因,更看内因。对高中生来说,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关键在于自身,在于自己的努力程度。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都是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克服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在困难面前萎缩不前,不被一时的困难所压倒,明白经历风雨才见彩虹这个道理。
多学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中华文化中,深受它的影响,高中生也不例外。高中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通过课本中的文言文,拓展学习内容,不仅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还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和掌握课本以外的东西,把“课本”读“厚”,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从古人身上,从中华文化中学习如何处理“利”和“义”、“仁”和“孝”、“廉”和“耻”等关系,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影响,增强自身知识积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身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2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意志品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勤奋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要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营养”,化作自身取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关键在加强自身的修养。否则,学等于不学,也难以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1.明是非。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小院里之所以出现“欺凌”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学生是非观出现了问题,把错误当作正确,把欺凌当“英雄”,未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与过去一段時间我们的影视作品过分宣扬暴力、色情、恋情,以及各种各样的追“星”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视明星为上帝,明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他们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正处在青春期,社会交往越来越多,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极端重要。高中生不仅需要从家庭、从学校中学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注重从身边事、身边人中积累经验。正确的是非观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人自己修练出来的。有了正确的是非观,自己的人生路自己的才能走得稳,走的远。
2、讲诚信。诚信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第一准则。没有诚信,就没有信誉,就没有朋友,就会成为孤家寡人,被社会所鄙视和唾弃。高中生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其接触到的社会现象日益复杂,从小在大人那里接受的“不说假话”的教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诚信的要求。学生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考试成绩不好,就想法设法瞒着家长;受到老师的批评,更不愿意让家长知道。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怕挨家长的批评, 自己脸上没有面子。正确的做法是,正视自己的不足,哪怕是犯了再大的错误,也要去诚实面对,并通过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纠正这种错误。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对同学、对老师、对家长都要说实话,办实事,做不到的,要说清楚,求得别人的理解和帮助;说到的,就要做到,不能吹牛皮,说大话,如果那样,最终失去的,是同学、老师和家长对你的信任和支持。每一个中学生,还要掌握识别各种欺诈行为的方法,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3、懂得自我约束。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就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不受各种欲望的驱使,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底线在哪里,规矩在哪里。一个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一个不懂得规矩的人,很容易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也是欲望横流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中生学会自我约束显得格外重要。要尊重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不做言行出格的事情;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底线,靠坚强的意志品质,抵制邪恶欲望的诱惑,远离错误或者违法犯罪的事情,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始终把自己的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3 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社会了解的重要途径,是“学用结合”的重要体现。高中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更能增加社会经验积累。
1、力所能及做一些家务。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家庭,孩子从小到大生活在家长的严格保护之下,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致使一些孩子即使上了高中,都不具备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前些年有报道,一个高中生考上大连一所大学,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不仅帮孩子制备各种生活用品,甚至连床都要帮孩子铺好。类似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这恰恰说明,包括高中生在内的孩子们急需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从“小我”开始,从我们为营造家庭生活开始,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你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拒绝父母“越俎代庖”,用自己的双手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
2、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些高中生在学校学成了过于沉溺在书本中,对如何处事、如何接人待物缺乏经验,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跟人打交道。一是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开阔视野,陶冶情趣。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人的价值评价以社会尺度为尺度,归根到底在于奉献。要通过团组织,参加青年志愿者、小红帽等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实践能力。三是多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通过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树立“我为人人”的思想,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自觉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荣敏.培养价值选择能力——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初探[J].魅力中国.2010(14)
[2]王乙朴.高中生生命价值观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3]谢志红.高中生思想政治课认可度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9: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