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
范文 潘红艳
摘 要:在城市文化的建设、发展阶段,文物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物博物馆,其本身就能凝聚了一个城市、一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并且通过古代文物将这些信息、情感直观的再现出来,给参观者以视觉上的冲击、精神上的洗礼,在游客进入到文物博物馆之后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文物文化的渲染,文物博物馆也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了传统文化。上述这些特征同样也决定了文物博物馆也是天然的教育场所,通过文物的展示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讲解员介绍能够使游客自然而然吸收到意义深远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在图文并茂的情况下加深记忆。本文就探究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文化传播;教育
通常来说,文物博物馆就是城市中收藏、管理传统文物的建筑物或者机构,在文物博物馆之中收藏了大量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浓缩了当时历史社会的科学、政治、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在给予参观者视觉上的冲击的同时,使游客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氛围。一般来说,文物博物馆具有四个主要作用,既文物博物馆的收藏作用、展示作用、研究作用以及宝贵的教育作用。而这四个基础作用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文化的传播以及传统知识的教育,这也是文物博物馆建立的核心目标。
1 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及教育作用
1.1 文物博物馆文化传播作用
所谓的文化出出传播,也就是指文化能够从一个社会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传播到另一个社会,或者是说文化从一个群体发展、影响到另一个群体。而在文化的具体转播阶段存在着两种形式,既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而博物馆在传播文化的时候所具有的传播属性就是间接形式的文化传播,它虽没有直接的文化感念、知识点的传递,但是能够通过文物博物馆内文物的陈列、介绍、展示等方式达到间接传播文化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物也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现代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位于法国巴黎的的世界著名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他的出现对于现代博物馆进程有着推动作用。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大会上,对于博物馆的存在意义价值做出了明确的界定,阐明了博物馆“不追求盈利”和“永久性开放”两大特征,并且确立了博物馆“学术研究交流”以及“文化传播、教育”两大核心价值。也在这次大会之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渐渐的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进一步的促进了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发展。
1.2 文物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文物博物馆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众多收藏,使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天然的教育场所。博物馆将众多的珍贵文物汇聚到了一起,使博物馆具有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并且博物馆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在广阔的博物馆中参观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的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文物,进行欣赏、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到了传统知识,并对所感兴趣的文物产生一定的了解,不知不觉间提升了自身的文化水平。博物馆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受众教育程度的广泛性,博物馆的教育和一般文化学校教育不同,不需要参观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底蕴,博物馆能够使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社会层次的参观者都体会到文化知识的乐趣,博物馆的一个教育目标就是希望参观者在走进来之前和走出去之后,所思所想能够发生些许改变。文物博物馆所收藏的丰富文物,也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一笔宝贵遗产,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中小学要尤其重视博物馆的重要作用,结合课程安排,让学生亲临实境的参观文物、感受文物,必将会获得书本无法达到的直观感受,也能够保证学生真切、立体的学习文物知识。
2 加强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教育意义的策略
2.1 博物馆要充分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
我国相关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博物馆有责任也有义务制定相应文物展示措施,同时,博物馆也有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的义务。博物馆在制定文物展品保护措施的时候,应当尊重公众的文化权利,充分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比如在面对公众能否对文物进行拍照的问题上,曾有试验证明,闪光对文物展品的破坏程度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博物馆在文物是否被允许拍照上应当放松限制。此外,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文化设施,应当尽量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要求博物馆要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博物馆服务。
2.2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博物馆社区工作
每个地区的博物馆所面对的对象及区域特征都有所不同,博物馆应当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研究和分析区域内社区形态特征,获得更加丰富的、可靠的信息资源,根据区域内人口构成、功能布局和面积指标等基本情况,积极开展博物馆社会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博物馆社区工作实施计划。博物馆社区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必须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灵活地采取不一样的服务方式,帮助社会成员更好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3 加强馆内陈列展览服务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博物馆内的服务水平、陈列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大多数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以展板文字说明、标牌文字说明为主,让公众觉得陈列形式简单、呆板、沉闷,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多,可看价值不高。博物馆应当加强馆内陈列展览服务,充分利用現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展示更多的文化资源,将教育意义囊括其中。博物馆履行文化传播和教育的义务,促进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
2.4 与科技和网络相融合
传统文化积淀已经不能排斥和忽视网络和科技的存在,更不能脱离现代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其和现代科技网络发展相争,不如和他们相融。利用网络宣传博物馆发展理念,建立博物馆网络服务,方便人们熟悉和使用博物馆信息平台,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和吸引更多的人到博物馆来,拓宽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再在创新博物馆体制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更多的传播博物馆历史文化教育理念。
并且可以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科技的发展,增加博物馆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设置3D浏览平台,通过三维立体,细化和放大更多的博物馆展品,增加更多的公众服务体系,让到博物馆的公众得到更好的服务,使其切身的感受到博物馆的创新发展。
2.5 优化博物馆人力资源配置
引进人才,是博物馆发展的硬指标,人才是发展的根本核心和动力。对于博物馆来说,引进思想活跃,能力卓越,好动活泼的人才,更新当代博物馆人的理念,才是关键,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原本人才的开发利用,要善于调动已有的人才资源,人尽其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博物馆人才的创新度和积极性;从人才结构、人才素质等方面建设新的博物馆人力队伍,保障博物馆事业持续、创新、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博物馆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为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丽珍.探讨当代博物馆如何加强文化传播功能[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
[2]单霁翔.博物馆使命与文化公共权益保障[J].四川文物,2014(01).
[3]迟晓丰.浅析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J].新经济,2015(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2: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