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念转变探讨
范文

    内容摘要:要想实验农业现代化生产,就必须先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因此也相继提出了一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先关策略,各地方都在不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的认证标准,不过根据当前状态分析,培训效果还是不甚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最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培训理念出现误差,也就是说,在培训的过程中,过度强调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适应性特点,而忽略了胜任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保证胜任能力的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念必须要进行转变。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理念 转变策略

    目前,我国要重视农民的培训,培养现代农民,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从而对促进全面农村深化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发挥重要的意义。新型职业农业是将农民转变身份定位,转变为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对农业现代化,农业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重要保证。农业技术在推广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无法达到要求,培训的对象无法重视培训,对培训课程也不感兴趣,认为培训过于乏味,都是不切实际的内容。还有很多农民认为,培训只是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只是去玩一玩,走个形式。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一个矛盾点,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的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综合素养,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农民职业化,生产专业化的重要举措[1]。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给培训对象一种低效率、无用的效果,但是培训过程作为保证农民职业化、农业专业化的重要环节,需要坚持的推广下去,因此虽然效果欠佳但还是在质疑中坚持培训。

    二.新型农民培训效率低的原因

    大多数认为,培训的效率较低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属于惠农政策之一,组织以及单位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和管理手段。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率较低的原因归咎于缺乏管理,是一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缺乏认知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对相关组织和部位的无端指责。根据分析可知,培训效率较低是由于培训的手段和路径设置不合理,比如说培训模式的设计、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法的实施等[2]。不过,关于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都需要在合理的培训观念的指导下实施,若是无法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和培训目标,就无法指定合理的培训模式,内容等,若是没有正确合理的培训理念,那么从技术方面改变培训模式和方法,就会导致培训陷入误区,导致培训效率低下。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培训理念出现误差,不仅仅是管理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培训理念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操作、农业职业岗位适应性上,却无法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民职业操作方面的胜任能力。

    职业适应能力的管理心理学上有很多研究内容,不同的研究人员会有不同的研究结果,研究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同时对适应能力的理解也有差异。适应能力的理念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化,不过适应能力理念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突出的是适应,却忽略了农业职业岗位的胜任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培训对象是职业化农民,半职业化农民以及有生产经验的劳动人员,在实施培训前,所有人员都参与过农业生产实践,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知较强,具有基础的农二生产技术和产品经营管理的知识。在培训过程中,如果能够坚持在适应能力理念下进行培训,能够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生产现代化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忽略了在农业职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胜任情况[3]。第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基础,是农民是否能够胜任新型农业职业和生产专业岗位。胜任岗位,那么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突出适应而忽略了适应性培训,过度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适应性,也会导致培训模式不当,低估培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导致培训效果低下。

    三.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措施

    胜任力是由基准性胜任力、鉴别性胜任力两个方面。基准性胜任力是指知识和技能,而鉴别性胜任力是指能力和个性。基准性胜任力的特点为外显,鉴别胜任力的特点是内隐。相比传统培训模式最大差异在于,以胜任力为培训目标的培训模式,不是从工作分析出发的,是以工作成绩的差异作为分析点。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培训来说,这种效绩分析要从新型职业农民在专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专业化方面提出对胜任力的要求,从而分析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要求以及农民现有职业情况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课程[4]。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关于胜任力的概念,同时也为我国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思路,麦克利兰学家提出的胜任力,表示效绩优秀的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一般情况下,胜任力包括两个方面:1,基准性胜任力。2,鉴别性胜任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基准性胜任力的培养,相比传统的培训模式,胜任力培训更加注重工作实践,以工作效绩差异作为出发点。一般业绩人员和优秀业绩人员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制定培训模式设计和应用,最后还要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胜任力的理论从效绩差异方面分析,能够了解到结论和效绩有良好的表面效度。从人才的角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方向是要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三个阶段完成:,1,学习和掌握完整性知识,技能结构重点的初级知识,技能获得阶段。2,充分理解和解决不完整知识,技能问题为主的高级知识和技能获取[5]。3,专业型知识,技能获取以及创造阶段。新型职业职业农民的基准性胜任能力的培训主要目的,就是让培训对象能够快速、熟练的掌握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以及农村社会管理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及鞥呢,从而更快的适应相应岗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就是培养出符合当代发展的高素质农民,让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具备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也有利于帮助农民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准性的胜任力,不仅仅是对农业生产的适应能力,从农民的观念上就要从适应性转变为胜任力。

    四.小结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岗前职业培训,岗后职业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实施培训的目的也是要让农民了解职业农民的职业特点和需求,掌握基本的农业现代化、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树立农民职业化观念。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及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和新农村的建设都提供了理论及技能支持,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证培训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柱国,丁晓荣.地市高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探索与发展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5):63-66.

    [2]李秀芳.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J].现代农业,2019,(5):86-87.

    [3]杨霞.关于汉源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5):143-143.

    [4]大安市四棵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新型农民培训促农业长远发展[J].吉林农业,2015,(7):33-33.

    [5]邢鹏峰,张晋余.简述晋中市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训”工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95-295,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法探讨》(GS[2019]GHB053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邢斌,甘肃省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