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域文化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品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
范文 | 摘 要:加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品牌建设要立足本土,依托区域经济和文化,提炼具有地域文化的品牌理念,确立地域特色的品牌定位,打造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设立以区域市场为导向的品牌专业。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职院校品牌;可持续发展 1 加强地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意义 1、理论指导意义 一是实现地域文化育人功能,以鄂西生态文化圈为例,圈内有炎帝文化、三国文化、大洪山文化、三峡文化、明显陵文化、武当山道家文化、恩施土家文化、编钟文化等地域文化,同时,圈内有近10所高职院校,圈内地域文化与高职品牌建设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市场。二是品牌建设研究对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市场竞争中取得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事关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三是提高高职院校品牌的认识度、忠诚度,创造持续稳定、有形与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应用价值 一是开创了品牌建设研究新领域。把高职品牌建设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是品牌建设研究在领域上新突破。二是开启了高职品牌建设新模式,探讨地域文化背景下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发展模式、具体路径和支撑体系,从而构建高职品牌建设新模式。三是开拓了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以地域文化在高职院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活动的内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职院校,更好地彰显服务区域经济,实现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和“有机增长”。 2 地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品牌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理念缺失 高职院校自身所承担的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在其办学实际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体现,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关注大学内部的学术研究,关注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忽视地方大学文化与外部地域文化环境的联系。 2、高职院校品牌与地域文化互动的实际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品牌与所在地域文化缺少直接的互动,互动只是局限于高职院校为地域培养人才上。地域文化自身的市场化趋向日益显现,地域文化产业过分注重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忽视地域文化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建设,忽视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导致了地域文化与高职院校品牌发展相脱节,间接影响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创生。 3、高职院校品牌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不完善 受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摩擦、冲突的影响,高职院校品牌与地域文化的互动机制不完善,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品牌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3 地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1、提炼具有地域文化的品牌理念 实现高职院校品牌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必须要加强高职院校品牌自身的建设,弘扬高职院校精神,凝练高职院校品牌发展内涵,提升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是高职院校要依据地域文化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高职院校作为特定区域社会的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地,要始终秉承为地方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宗旨,始终坚持高职院校品牌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积极与地域文化发展实际相贴近,努力承担地方社会优秀人才的继续教育任务,努力造就一批新时代的地域文化人才队伍,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资源。二是高职院校与地域社会开展文化合作研究。高职院校在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人才优势,开展文化合作项目和文化专题研究既能丰富高职院校品牌,又能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三是高职院校要通过科学研究引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要利用先进技术和人才优势,兴办地域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引领整个区域社会的文化产业发展。 2、确立地域特色的品牌定位 高职院校进行品牌化建设,不能盲目的进行,必须首先对高职院校的品牌予以定位,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规划和方案,使所有的品牌建设工作围绕一个核心和一个共同的目标来进行,这样既能保证所有工作的准确性,有能够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所以确立高职院校的品牌定位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是头等要事。 3、打造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 把地域文化资源引入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教学环节,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使地域文化中的歷史文化资源成为大学精神文化培养的现实养料和力量源泉。结合高职院校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特点成立相关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将地域文化作为研究目标和方向,深化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如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地方名人研究中心、发展某些重点学科等。高职院校处于特定的地域文化熏陶之中,每一所大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融入地域文化的丰富养料,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并将它发展为优势学科,这是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湖北工程学院利用当地浓厚的“孝文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成立湖北孝文化研究中心,在“孝文化传统及转化研究”、“孝文化与文学艺术研究”、“孝德教育研究”、“孝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成果斐然。 4、设立以区域市场为导向的品牌专业 高职教育较之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具有区域性职业倾向性。高职院校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有利于高职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实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通过进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品更新、技术咨询、信息引进等方面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既可以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教学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购置先进仪器设备,从而提高了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校企合作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企业实现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潘春胜.浙江省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2]王东升. 关于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思考[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作者简介 肖新俊(1974—),男,湖北随州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