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上城区积极探索建筑工地党建网上+网下“智慧”模式
范文 陈燕
摘 要:近年来,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党委结合自身特点、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筑工地党组织建设和流動党员管理服务模式,引入“互联网+”概念,推出网上+网下“智慧”模式,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流动党员;工地党建;“智慧”模式
随着日异月新的发展,劳动力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促进了党员流动自由度的提升和流动形式的时空多样化。为破解流动难题,在“智慧上城”建设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党委结合自身特点、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筑工地党组织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模式,引入“互联网+”概念,推出网上+网下“智慧”模式,较好地避免了流动党员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管理的真空区,调动了工地流动党员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
1 工地党员基本结构和管理的现状
以上城区为例,一般建筑工地的党支部是以项目为单位而成立,内部党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一般是由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技术性党员、农民工党员等组成。多样化的党员流入工地是主要形态,大致上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没有土地后的农民工党员,长期在杭打工和生活,其户籍和党的组织关系仍留在农村,只有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才回家;二是部分有土地的农民党员利用农闲时间长期在建筑工地打工,一般是熟人介绍或转介绍,有一定的地域性,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回家,也没有转移组织关系;三是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的技术性党员,其中部分还是管理后备人才,在党内担当一定职务,并转移了党组织关系;四是在施工现场担当管理层、有一定职务的党员,其本身是在项目部党支部里发展为党员的。
2 “智慧”模式基本情况
自2015年以来,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党委以“党建扎根工地、治党深入现场”为宗旨,通过红色搜索亮身份、红色样板建制度、红色小屋搭阵地、红色文化聚人心、红色典型树标杆、红色服务送温情等“红色系列”党建内容,构建“建、管、用”三位一体党建模式,探索以建立支部、强化教育、结对帮扶的“筑巢+教育+帮扶”管理服务方式,确保了流动党员思想不散、学习不断、管理不乱,全面推进上城区建筑工地党组织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全区规模以上建筑工程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今年在此基础上,同步把工地党建工作向互联网平台延伸,积极拓展红色教育网上阵地、建立建设专业人才信息库,做到“制度保障到位、典型宣传到位、红色服务到位”,着重解决建筑行业工地党建基础薄弱、活动资源紧缺等困难,依托“上城住建”微信公众号和“红色温馨家园”网络平台建设,破解流动党员身份确定难、学习教育难、提供服务难的“三难”问题。
3 “智慧”模式具体做法
1.搭建无界信息平台,实现“网上网下”双同步。建立工地流动党员信息平台,重视把握网上和网下的关系,既利用网上高效、便捷的优势,也与网下队伍建设、载体建设、制度建设有效对接,增强实效。网下:以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主体,落实工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及时登记工作,形成党员花名册,确定党建情况季报制度。发挥施工班组的凝心聚力作用,班组长主动找党员,以丰富的班组活动吸引党员。网上:工地党组织安排专人管理“工地流动党员之家”后台,确保党组织基本情况和支部动态的及时更新,确保流动党员人数和基本信息的及时更新,运行好、维护好工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信息数据库。
2.构建交流互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同步。把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放在工地党建的重要位置,创新模式、丰富内涵、激发热情,营造流动党员互动交流、共学共进的浓厚氛围。线下:在工程实施中,党支部注重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将学习教育与重要工作、重要节日相结合,在“七一”期间,各工地党支部组织开展专题党建活动,观看红色影片、重温入党誓词、倡导互帮互助、开展技能交流和业务培训。同时,定期举办党的理论知识专题讲座和党报党刊、“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着力提高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在上城区住建局的正确指导下,项目部党支部采用“1+3”方法,即一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组,与3名民工建立结对帮带关系,开展“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的五带活动,引导全体参建者时刻关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线上:开设“e党课”,为工地流动党员建立电子档案,通过“上城住建”微信平台、党建网站、先锋QQ群等渠道,定期发送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企业发展宗旨、企业动态等信息,更新党组织每月学习要点、会议通知等最新动态,组织流动党员在线上自主学习讨论;各建筑企业也积极整合党建资源,借助工地红色网络支部、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网上培训,组织学习交流。如伟基建设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开设“微党建”栏目,公开党务信息、交流党建经验。
3.组建红色温馨小屋,实现“虚拟实体”双形态。各工地党支部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帮扶帮困、技能提升、文体活动等各项服务,既要用好实体形态的红色温馨小屋,也要建好虚拟形态的党建宣传阵地。实体形态:工地现场的红色温馨小屋是工地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地,也是营造浓郁工地党建氛围的活动园地。各工地都在办公区设立了标识明显的、配套齐全的红色温馨小屋作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参与志愿服务的阵地和场所。围绕重点工程建设,上城区以“送清凉”、“送技能”为主的“七送”主题关爱民工活动多次在各工地红色温馨小屋举行,2016年共组织开展了2期微党课、6期专题培训讲座和3次送温暖送清凉行动。上城区住建局还利用工地红色温馨小屋平台,成立小候鸟亲情俱乐部,给民工子女、民工学校共赠送书籍1500余册。虚拟形态。在“红色温馨家园——工地流动党员之家”网页上,宣传工地红屋建设典型样板,展示工地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为工地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学习样板;同时,借助工地党建QQ群、微信平台,为流动党员及时提供各类服务信息,不断激励流动党员发挥表率作用。
4 “智慧”模式取得的实效
1.实现智慧互联,工地务工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使工地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更为便捷,以“党员先行、党建落地”为目标的“线上”工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将繁琐的摸底调查化为智能的数据更新,提高了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管理效率,增强了工地务工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实现智慧服务,建筑企业与主管部门的联系进一步紧密。通过双同步提供红色服务,通过红色服务增强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利用工地红色平台,开展送教育、送技能、送关爱等活动,切实解决工地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并利用“共建平台、同送服务”的契机,不断紧密两者在工地党建工作方面的联系。
3.实现智慧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依托双同步建设,建立“党员培养成骨干、骨干培养成党员”的人才“双培养”制度,形成“以流动党员为表率,带动民工兄弟融入企业干事创业”的务工环境,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