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育和发展城市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
范文 | 马兰+程瑜 摘 要: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之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能源结构的变化、新能源的出现,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新的主导产业成为当务之急。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工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旅游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方面探讨了培育和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淮北市;现代农业;工业多元化;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淮北,简称“淮”,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但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产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加快城市转型,打造个培育主导产业的战略日益摆上议事日程。结合淮北的自身特点,选择多元复合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淮北实现华丽转身的必然选择。 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第一产业产业化水平 淮北长期的重工轻农的发展方式使得淮北产业结构二元化严重,因此要重视第一产业在淮北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林业、渔业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淮北位于黄淮海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因此适合发展农业生产。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小麦单产保持超千斤水平,粮食生产“十二连丰”。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8500亩。百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120余个,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已达6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走在全省前列。土地流转面积达55万亩,家庭农场增至1169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206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1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42亿元,增长6.4%。凤凰山、榴园、高岳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可见在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发展前景良好,可以作为第一产业的接续产业。淮北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动由初级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链条式、宽领域、高标准跨越,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优化种植业,适当调减粮食生产,积极扩大果菜菌、五早作物、中草药、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要提升健康养殖业,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推进养殖业规模化饲养和结构升级。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推广生物农药、绿色饲料、生态化养殖等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通过高效、集约、绿色等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筑牢三次产业结构基础。[1] 2 走工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促第二产业结构优化 前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较大,但其内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煤炭关联产业发展独大,影响其他工业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在前期资源开发中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鉴于工业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引擎,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寻找新的主导产业接续发展成为必然。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0.9亿元,其对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不容小视。因此,只有针对自身工业特殊性,结合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工业接续主导产业,优化二次产业结构,方可转型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 1.高起点谋划,大力推进食品工业向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发展。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2.43亿元、工业增加值75.29亿元,同比增长5.32%。累计生产小麦粉132万吨,饲料174.2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3.44万吨,鲜、冷藏肉31.8万吨,乳制品8.52万吨,白酒35358千升。从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0.5%,比“十一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5.2%,比“十一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淮北市要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凤凰山、百善等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粮食、果蔬、肉制品、方便食品、饮料酒等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提高食品产业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在推进产业发展上,要树立抓食品必须创品牌的理念,引导产业向绿色、有机、休闲、保健、安全、养生等高端化、功能性方向发展,培育若干特色品牌。依托“黄淮粮仓”打造“国人厨房”。在合作方面,要加强同国内外知名食品品牌的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国内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在产品生产中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业层次和商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食品包装、食品物流等配套产业,加快建设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2] 2.凝心聚力,着力推进机械制造业提质增效。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45.31亿元、工业增加值109.56亿元,同比增长4.7%。累计生产矿山专用设备22.77万台,变压器1027万千伏安,泵6608台。从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4.5%,比“十一五”末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2.2%,比“十一五”末提高14.4个百分点。海聚科技、美信铝业、淮北山河矿机设备制造一期、华中天力等相继建成或竣工投产,弘邦铝业、博瑞车业等一大批项目落户淮北。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淮北市应依托于煤电工业长期积累形成的人员、技术的良好基础,充分利用已有机械装备制造业自身较强的设备研发和加工制造能力,推进煤炭机械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发展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煤炭综采综掘设备、洗选加工装备、高端矿山装备等,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矿山机械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以矿山机械制造为主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强高效防爆电機、节能变压器、智能化断路器、低能耗电线电缆等电工电气产品研发与推广。积极发展新型车用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其他节能产品,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具有竞争优势的濉溪县电池产业集群。推进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等产业高端化发展。 3.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纺织服装和新型建材产业提升产品档次。在纺织服装方面,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14亿元、工业增加值23.51亿元;累计生产纱5.99万吨,布10667万米,服装5946万件。从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3%,比“十一五”末提高1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8%,比“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淮北市要坚持做高产业、做精工艺、做大品牌,依托华孚纺织工业园和杭淮现代纺织工业园,积极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和档次。加快扩大紧密纺比重,重点发展高档精梳纱线、色纺纱线、差别化纱线、纯棉和混纺高档提花面料、生态和仿真高档服装面料。扩大高档服装面料和宽幅家纺面料生产规模,探索发展功能性面料、环保型纺织品和智能化纺织品。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大力推广绿色清洁印染和小批量的柔性整理加工。支持创建服装自主品牌,积极引进高档服装和家用纺织企业,不断提升服装加工规模和档次。在新型建材方面,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0.89亿元、工业增加值41.09亿元;累计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291.28万吨,水泥947.35万吨,商品混凝土528.2万立方米,瓷资砖1471万平方米,钢化玻璃66.55万平方米,中空玻璃11.9万平方米,日用玻璃制品71626吨,耐火材料制品35.27万吨。从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3%,比“十一五”末提高4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看,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3%,比“十一五”末基本持平。淮北市要立足资源、能源优势,以循环经济为抓手,不断扩大煤矸石、粉煤灰、煤渣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大力生产保温砌块、蒸压砖、陶粒等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建设淮海实业集团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培育发展节能环保高分子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它新型建材。 3 以旅游业为牵引,大力培育第三产业 在当今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淮北市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潜力尚未挖掘出来的市场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并以此为立足点促使当地经济起飞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2015年,淮北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0.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旅游业为牵引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3.5%。因此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淮北市应加大对以旅游业为牵引的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第三产服务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1.强化资金投入,撬动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牵引作用。淮北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淮北市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165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1%;接待国内游客618万人次,增长21.3%。旅游外汇收入733.6万美元,增长14.9%;国内旅游收入33.4亿元,增长20.2%。成功举办第四届食博会、第六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和第二届葡萄采摘节。成功举办第六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和第二届葡萄采摘节。榴园村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全省绿色村庄示范村,“四季榴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顺利通过评审。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淮北市应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主导产业来抓,借鉴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山东枣庄转型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湿地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拥有相山风景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龙脊山风景区、南湖风景区、双堆集烈士陵园、临涣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及东湖风景区7处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5处;拥有口子国际大酒店及相王府宾馆等星级宾馆4家,其中五星级1家,3星级1家,2星级2家;旅行社34家;省级旅游农家乐9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3家。其中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湖正争创AAAA风景区),以“百湖相城、运河故地”为形象,突出生态湿地、运河文化和红色旅游三大品牌,克服困难,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培育和扶持旅游产业。着力开发柳孜运河遗址公园,重点打造隋唐运河古镇,不断挖掘临涣古城文化和濉溪石板街文化,不断宣扬以双堆集烈士陵园和小李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开发,同时开发淮北三山六湖九河(三山:相山、泉山、龙脊山;六湖:南湖、华家湖、东湖、北湖、中湖、乾隆湖;九河:萧濉新河、岱河、龙河、闸河、西流河、跃进河、老濉河、东相阳沟、西相阳沟)的旅游资源。因此在今后淮北应该加大对旅游业投入,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升交通、物流的支撑能力,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和繁荣淮北市的第三产业市场。[3] 2.大力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业。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淮北市的批发零售业以及餐饮发展较快。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或从业人员超过50人)服务业企业15家。在大润发、金鹰国际、宝迪、凤凰山农贸城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拓展经营领域的同时,随着快乐真棒天骄店开业、东方城市广场升级改造完成、万达广场的即将入驻淮北,将会进一步推进淮北第三产业的发展。淮北市应进一步规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业老字号和服务名牌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全面提高餐饮、住宿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大力发展贸易和物流业及金融业。淮北市临近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处于苏鲁豫皖四省的交汇处的市场和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应当抓住东部产业转移这一机遇,完善交通网络和市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专业流通市场和贸易市场,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性第三产业;同时加强宣传,逐步将周边各省的物资交换吸引到本市,繁荣市场,带动资源型企业剩余人员的就业,活跃当地经济。近年来,准北市金融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传统支柱产业,这对于发展商贸、物流等产业来说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淮北市可以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保险业务,積极与周边省份开展合作,为物流、商贸等对资金有特殊要求的行业提供短期信贷等针对性强的资金服务,吸引更多的资金向本市流入,刺激经济发展。 4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接续产业精品。 鉴于战新产业分布于一、二、三产,其高成长性备受国内外关注,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受益于此产业的不胜枚举,在此重点推介我市战新产业,希望引起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据统计,2011年,105家企业,166.5亿元产值;2012年,112家企业,236亿元产值;2013年,158家企业,334亿元产值,2014年底,全市163家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2.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5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增长18%。淮北市要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强劲增长,具有市场竞争性、成长性、可持续性都很强的特点,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淮北市在大力发展以上接续主导产业的同时,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替代产业的样板,重点扶持培育引进战略性产业,使其逐步做大做强,实现集聚发展,跨越快速超车或弯道超车,实现变道超车。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煤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高标准精准谋划全市产业发展规划,使得淮北市产业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一致,避免走弯路、错路,造成重大损失,错失发展机遇。国家“十三五”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大战新主要领域。要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在人、财、物上予以倾斜,促进集聚发展。要聚焦产业链条精准招商,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形成集聚发展效应。要高度重视高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极端重要性,着力打造各级各类研发平台,积极创造具有原创力的新技术、新产业,努力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强化金融政策支持,设立新兴产业发展财政性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构建“投、保、贷”一体化的科技融资体系,创新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和运行机制。[4] 参考文献 [1]姚传娟.新常态下淮北市转型发展问题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2016 [2]毕美家.依托农业产业化,促进食品工业崛起[J].求是杂志.2009 [3]丁晓娜.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格局下淮北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4]周婧婧.马跃.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 马兰(1981-),女,汉族,安徽濉溪人,文学硕士,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学及元明清文学。 程瑜(1978-),男,经济学硕士 淮北市发改委办公室副主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