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认识埃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力作
范文 摘 要:埃及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东地区不可忽视的地区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埃及社会保障的研究却存在空缺。李超民博士所著《埃及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遗憾,该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使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埃及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二是资料翔实、体例规范,该著搜集了大量一手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埃及社会保障评价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10459066)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2016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在西亚非洲地区,埃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埃及数百年来一直是阿拉伯国家的核心,是阿拉伯国家趋势的引领者。因此,研究中东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要从埃及入手。
因此,上海财经大学李超民博士的《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上海财经大学“211”项目支持课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36.4万字)一书可称得上是中国学者研究埃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力作。[1]
《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作者李超民博士,系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济系副主任。长期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各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应该称得上是国内比较著名的学者。在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上,李超民博士早期已有相当篇幅的论文发表。李超民博士的《埃及社会保障》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地區阿拉伯国家的专著。这本书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代表了国内研究埃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沿,有力的推动了国内有关埃及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并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埃及是中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阿拉伯国家。从历史上来讲,埃及数百年来一直是阿拉伯国家的核心。研究中东地区的社会保障,最重要的阿拉伯国家就是埃及。例如,从西亚北非国家的养老金制度的起源看,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最早,其制度渊源都来自法国殖民者。后期大部分马什里克国家和海湾国家都参照埃及的模式和经验,并进行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一书共分九章,全书将埃及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从历史渊源、社会立法、财政保障等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埃及的养老、医疗、贫困、慈善等问题。其中,第一章从埃及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入手,详细梳理了埃及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则从宏观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拨款等方面论述埃及的社会保障以及福利政策。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则具体论述了埃及的养老保险制度、埃及的劳动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埃及的医疗保险制度、埃及的社会贫困与社会救助政策、埃及的慈善与宗教捐助以及埃及的住房保障。最后一章作者目光对准了埃及社会中最为脆弱的群体——妇女、儿童以及失业青年。结语部分则力图从理论建设上论述埃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由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地方。
仔细品读《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一书,最明显的特点如下:
(一)体例规范
《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本学术著作,严格遵守了学术规范。对于该书的绝大多数引文,都以脚注、图注的形式表明。附录中的数据图表等也都标明了出处。该书引用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几乎每一页都有引文。作者几乎核对了每一个脚注,对于引用的外国资料,作者都注明了载体名称的具体信息。(包括期刊的国别,刊名、出版时间、年卷期和会议录的版别、页码)。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虽然包含了大量的人名、地名和其他名称,但是作者基本做到了规范和前后统一。
(二)资料丰富、翔实
该著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引用的文献多达数百种,其中绝大部分是一手资料。包括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新闻部、新闻总署的《埃及年鉴2000》以及大量的外文文献、网站等。其中,充分运用埃及官方网站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是该著的一个显著特点。本书作者李超民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对数据趋势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掌握十分熟练。作者还广泛运用包括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国际指标对埃及的社会保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丰富的一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资料不足的缺憾。同时,大量外文资料的运用使该著能够在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大大提升了著作的学术价值。
(三)全面性、系统性
以往研究埃及的的社会保障,往往从单一的方面入手。例如埃及的失业问题、妇女救助问题,这样的专题研究虽然有助于深入挖掘某一个具体方面的问题。但不免失之简单、片面。颇有头痛医痛、脚痛医脚之弊。而该著则从埃及的政府政策着手,以埃及的社会保障体质的体系为内容。全面深刻的论述了埃及的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涵盖了埃及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这本专著从埃及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开始,以时间为纵轴,以政策为横轴。将埃及的社会保障体制勾勒出来。仅以养老保险为例,作者详细介绍了埃及的老年、残障与遗嘱保险的法律框架,埃及退休职工的老年福利以及埃及军队中社会保障。从法律层面到实操层面,基本使得读者对埃及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四)重点突出
对于重点问题,该著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论述。例如第五章“埃及医疗保险制度”,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图表详细论述埃及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管理体制,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有相当篇幅的论述。作者用了将近1万字详细论述了埃及的公共医疗保险计划的运作机制,并以图表形式详细列出了埃及健康保险机构(HIO)医疗保障计划的各项待遇。同时对埃及的医疗保险的覆盖情况,埃及医疗保险的利用情况均有相当篇幅的论述。作者对埃及的医疗机构及其运作亦有深入的分析。大量图表数据的运用,使得该著的学术价值显著提升。也使得重点问题的论述显得更有分量。
(五)本书有自己的见解,立论客观、公允
本书研究的范围比较集中(埃及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作者广泛吸收了西方、中东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正因如此,作者不但在相关问题的研究得相当深入,而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例如,在谈及埃及的青年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时,作者结合埃及青年的角色性别倾向统计数据,提出了“埃及”青年的价值观相对较为保守,也较为清晰的论断。认为埃及不论男青年女青年都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有着清晰的看法。又如,在谈及埃及青年群体的发展状况时,作者搜集了埃及青年中残障比例、埃及青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以及埃及青年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受教育状况统计等等数据。几乎涵盖了埃及青年人口的健康、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以及劳动参与率等等指标,清晰的反映了埃及青年人口的状况。基于以上数据,作者提出了“埃及的青年人,既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埃及的人口红利”的观点。
许多国内学者认为,埃及的青年人数量多,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压力大。很多成为了城市的边缘群体,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但该著作者在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后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应该指出,《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一书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书仍然留下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该书的理论性较弱。作者对埃及社会保障的历史部分花的功夫与精力虽然都不小,但恰恰在这里仍有缺陷。作者是经济学出身,研究历史的时候难免在理论性上稍有欠缺。例如,作者在描述埃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只是简单讲述了埃及的地理、资源与人口分布等等面上的东西,并没有详细的讲述埃及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等关键性的因素。其实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很重视这一点的。又如在论述埃及的养老保险制度时,作者只是简单从当下政府的立法层面、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内容、政策范围等方面论述。几乎只涉及到了现状,缺乏论述历史基础以及埃及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些都造成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的欠缺,使得该书的学术性稍显不足。
其次,该书过于偏重实证研究,有罗列事实,堆积资料之弊。该著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几乎每一页都有脚注,每隔两三页就有图表。资料十分丰富,但过分密集的资料如果不能用相应的理论串联起来,就有堆积资料之嫌。例如,在论述埃及的劳动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时,作者详细列举了“埃及不同年份的失业与失业率变化”、“埃及2003年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分布与失业状况”、“埃及1999/2000——2004/2005财年乡村地区就业统计”以及“埃及不同地区1999/2000财年——2004/2005财年男女劳动力比率比较”,但作者掌握如此多的数据材料,却没有相应的论述,也没有阐发自己的观点。难免给人堆砌材料之感。
最后,该著在行文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该著的第129页“失业现象直接导源于”中多了一个导字。[[2]]第207页英文译名Amartya sen时只翻译了sen。[3]第208页“相对概念绝对贫困中少了一个逗号”。[4]第214页翻译泰尔时出现了“()”但却没有英文译名。[5]第267页“经纬分明”应做“泾渭分明”等。[6]
最后,在格式上也存在少數人名译音不准确、中英文注释规格不一等问题。
总体而言,《埃及社会保障制度》一书还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学术著作,该著的问世意味这中国学者在埃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超民.:埃及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李超民.:埃及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148页。
[3]李超民.:埃及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129页。
[4]李超民.:埃及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207页。
[5]李超民.:埃及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214页。
[6]李超民.:埃及社会保障制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267页
作者简介
梁明辉(1995-),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中东——犹太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6:28